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2267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开办产业化扶贫工作报告 镇位于县城西2023公里处,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辖40个行政村, 5.1万口人,到202223年末还有19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7850人。自去年我镇被确定为全省第三期扶贫开发重点乡镇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把切实改善落后面貌、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全镇脱贫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调研,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根底上,确定了我镇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资金扶持拉动,基地示范带动,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生产这一传统主导产业,走出一条“龙头带动,农企对接,基地化开展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新路子,形成了支柱产业快速开展,龙头企

2、业不断壮大的双赢局面。 一、立足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扶贫规划 镇是大棚蔬菜种植传统乡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大棚蔬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0%,是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围绕蔬菜产业,全镇已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建有蔬菜批发市场13处,蔬菜深加工企业5家,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蔬菜生产有着较好的产业化开展根底。但由于传统种植习惯、资金短缺等种种原因,我镇的蔬菜生产一直以小弓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益不高,实现大棚蔬菜升级改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全镇广阔干部群众的共识。全省苍山会议后,我们根据三年规划和苍山会议精神,特别是省办黄主任讲话精神,对三年规划进行了充实和完善。2

3、02223年新开展大棚蔬菜4000亩,工程区内新开展大棚蔬菜2022亩,带动村新开展大棚蔬菜2022亩,其中,大棚蔬菜升级改造200亩,建设有机蔬菜基地300亩。2023年新开展大棚蔬菜4000亩,工程区内、两个行政村新开展大棚蔬菜2022亩,作为、森食品的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新开展大棚蔬菜2022亩,到2023年新开展大棚蔬菜面积到达1.2万亩。 二、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奠定产业化扶贫根底 实施整体推进的产业化扶贫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整合资金,聚集投入,重点支持,以求连片突破,整体提高扶贫开展水平。202223年是三年扶贫开发的开局之年,直接关系到整个扶贫工作目标是否得以顺利实现。为

4、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两个示范区冬暖式蔬菜大棚建设这一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落实工作责任。为了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我们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管理区书记、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区的组织协调与督导工作。工程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相应组织。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保证了扶贫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和持续性。同时我们加大舆论宣传,通过召开村干部群众发动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上级扶贫开发的政策,宣传镇党委政府在技术、效劳、销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宣传蔬菜大棚升级改造前后的效

5、益比照分析。组织工程区两委成员、蔬菜种植带头户外出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他们进行蔬菜大棚升级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坚持以改善生产条件为目标,加大根底设施投入。加大农田水利根底建设是增强农业开展后劲,实现增产增效的根本性举措。针对以上两个工程示范区农业根底条件差的问题,我镇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以扶持资金为“引子,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开展的根底条件。一年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在工程区内新修生产路20余公里,打深水机井12眼,架设农电线路2023000米,埋设地下管道8600米,整理土地260余亩,累计投入资金160余万元,改善了贫困群众

6、生产生活环境。整个工程区根本实现了田成方,园成片,旱能浇,涝能排,水、电、路桥相配套的生产格局,农田水利根底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工程区的规模开发,持续开展打下了坚实根底。 三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促进大棚蔬菜生产升级。一是对每个冬暖式大棚新建户按大棚面积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奖励补助,解决农户资金困难问题;二是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无偿为农户提供种苗,并全程跟踪,搞好技术效劳;三是在工程区多方争取引进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等各项涉农资金,镇政府加大投入,完成了整个工程区的水、电、路等根底设施配套工程,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四是搞好土地流转,由镇村两级成立专门工作组,深入农村挨家挨户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7、成功流转和两个工程区土地460余亩,为工程区的整体开发和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四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镇虽然是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但近几年来,蔬菜开展科技含量低,群众一直固守着传统的小弓棚种植模式,又加之冬暖式大棚投入大,局部群众对其效益情况了解不够,心里没底,一直持观望态度。为克服群众的保守思想,镇党委政府号召工程村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建立高标准冬暖式大棚。村党支部书记褚庆运在本村第一个开工建设,并发动自己的兄弟姊妹建了四座冬暖式大棚,村两委成员每家一座。村支部书记彭存军从未种过大棚,却带头建了两个冬暖式大棚。党员干部的带动示范,现身说法,极大的提高了广阔群众的积极性。在

8、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村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45个,村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36个,开展传统小弓棚3000个。 五是以点带面,膨胀蔬菜产业规模。在努力建设示范区的同时,我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大棚蔬菜的推广工作。今年以来,全镇在工程区已推广阔棚蔬菜2022亩,其中新开展500亩,新开展400亩,新开展600亩,新开展500亩,并辐射带动、村新开展大棚蔬菜2022亩。在下一步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我镇将继续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示范区,积极扩大推广区,通过三年的扶贫开发,实现大棚蔬菜的升级改造和产业规模膨胀,使大棚蔬菜生产这一传统优势,真正转化为规模优势、经济优势。 三

9、、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创新产业化扶贫模式 搞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带动是关键。我镇的三年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实践“公司+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坚决不移的走“引龙头、建基地、带农户、进市场的产业化扶贫之路。 食品是我镇2022年引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年加工脱水蔬菜1万吨,产品出口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地,年产值1.2亿元,利税202300多万元,是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去年党委政府又积极协调土地、资金等问题,促使其与加拿大森国际贸易共同投资8000万元,成立了森食品。工程建成后,年加工各类脱水蔬菜3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2022多万元。工程正在建设

10、过程中,就与世界品牌500强企业、美国第二大食品供应商、第一大调味品供应商美商康家集团签订了5000吨大蒜粉供货合同。两家企业具有很强的蔬菜收购、储藏、加工能力,公司为出口需要,有建设蔬菜基地的迫切需求,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把我镇扶贫开发重点村纳入了公司蔬菜生产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的投入,大力开展有机蔬菜生产,提高蔬菜生产的附加值。 为扎实做好农企结合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企“双赢,近几年来,特别是202223年扶贫开发工作工程开展以来,我镇一直围绕公司生产所需原料蔬菜扩大种植规模,引导农户与公司进行契约式生产,开展订单农业。为进一步促进农企结合,今年由政府、龙头企

11、业按1:1的比例,共同出资365万元在、汶凤两个村为食品公司建设洋葱自属基地500亩,同时在石花峪等村为该公司新建辣椒生产基地1500亩。镇政府和村一起负责做土地流转工作,按每年每亩700-800斤小麦的标准给予农户补偿,价格随行就市,农户将土地出租给食品公司使用,一租五年。公司根据生产需要自主组织生产,从种子、技术、农资、管理等方面实行“五统一。出租土地农户按照公司的要求继续在已出租的土地上进行生产,由公司支付工资,出租土地农户由农民转变为工厂工人。这样,食品公司自属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既解决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本钱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技术操作和管理难

12、以统一,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难题。目前500亩的自属基地已全部流转出来,水电路等各项根底设施建设工程也已规划完毕。 按照产业化扶贫三年实施方案,三年内为公司建设3800亩有机蔬菜基地,202223年已建设300亩,2023年建设1500亩,2023年建设2022亩。同时,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按照“自愿成立、自我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那么,以食品为依托,成立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各重点村也相应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团体会员,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公司的要求,帮助农户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公司统一供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两年内共建设“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13、的标准化基地6000亩,其中2023年2022亩,2023年4000亩。 四、健全效劳体系,营造扶贫开发良好气氛 科技成果应用少,科技转化率低,农民科技素质差一直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开展的重要因素。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化扶贫进程,让广阔农民切实感到实惠,实现脱贫致富目标,镇党委、政府在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加大舆论宣传的根底上,积极致力于效劳体系健全,为产业化扶贫开发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工程区组织重点村干部群众到XX县区、寿光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坚决群众开展高标准蔬菜大棚的信心。先后聘请青岛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的教授进行专题讲座。针对群众在蔬菜大棚开展过程中遇

14、到的技术问题、管理种植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说指导,增加群众的感性认识,同时聘请本县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授课和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先后举办培训班8期,参训人员4000余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6000份,编制了县扶贫开发蔬菜产业化培训手册5000册,并刻录了vcd光盘5000份,无偿分发给广阔菜农。 二是利用互助资金,壮大开展规模。利用上级扶贫互助资金与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贫困村村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成立了、等2个村的村民资金互助协会,开展会员381名,筹集互助资金481300元。目前,协会共为53户会员发放借款26.5万元。互助资金协会的成立极大的提高了贫困村、

15、贫困户自我开展和持续开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快了工程区蔬菜大棚开展进度,扩大了开展规模。 三是搞好有机认证,完善流通体系建设。在广泛宣传有机蔬菜种植的根底上,镇相关部门帮助龙头企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创省级龙头企业,注册商标,搞好各类蔬菜的有机认证工作,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品牌效应。新建、改建了6处蔬菜交易市场,扩展了流通渠道,提高了蔬菜生产的收益。 通过三年扶贫开发建设,到2023年,全镇将新开展大棚蔬菜1.2万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到达3.7万亩,人均到达0.72亩,全镇蔬菜产量将到达28万吨,人均蔬菜增收272023元,工程区内人均增收4025元。全镇贫困人口将大幅度减少,根底设施将有较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显著提高,进一步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