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基层法制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那么和价值体系,是人类追求生活秩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本质表达。在农村基层加强现代法律文化建设,是在农村推进法治的根底和系统工程。 多年来,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律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在一些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律文化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冷
2、淡,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开展。当前,阻碍农村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由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根深蒂固,一些地区至今仍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应具有的民主政治气氛,一些农民的权利意识和平等竞争意识淡薄,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标准。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
3、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往往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方法息事宁人,习惯于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那么,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是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农村的法律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气氛的影响十清楚显。农村局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开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与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极为匮乏,文化活动品味不高,有的地方甚至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至于不健康书刊、黄色录像的泛滥,常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严重地
4、影响了社会风气,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有的青少年无事而滋事以至轻微违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恶者横行、弱者受欺的治安状况使善良农民少有平安感。 三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在农村,地域的间隔、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这就使得区域性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律文化的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落后、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机关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使得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气氛。其消极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导
5、致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形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影响了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 要改变当前农村基层现代法律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改善: (一)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气氛,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 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开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 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
6、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法律权威的树立,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让公民自身受到法律的关心。农民最为关切的是涉及他们自身的权益,教育农民全面深刻地理解法律“治官、治吏的功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就从物质利益入手保证了实行法治能够得到农民最有力的支持。如负担过重是各地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要通过普法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坚决抵抗巧立名目收取农民钱物。由于农民不熟悉建房、征地、社会保障、方案生育、水利山林、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效劳人员要深入到农民之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抓住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宣传、咨
7、询和效劳,把民事纠纷的调处引导到依法解决的轨道上来,如此才能让法治精神在农民心中扎下根。 再次,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践证明,结合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最易为农民所接受。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有线播送、有线电视、网络、学校、农贸集市等,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调解各种民事纠纷,并抓住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快开展农村的社会文化事业,改善农村的人文环境,引导和x富农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增加农民生活的精神内涵,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 大力开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局
8、部,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是其重要组成局部。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应该是现代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当是继承民族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文化,它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先进文化引导农民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播进步的思想理念,弘扬民主平等的法治精神,建构日新月异的法治文明。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开展,应当逐步加大对各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 要倡导培育健康的乡村文化,减少渲染暴力、色情等西方腐朽文化对农民的侵蚀。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法律文化,要能够积极促进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积极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开展,积极推动
9、执法环境的改善,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村乡镇的执法者更好地公正执法、严肃执法,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更好地学法、知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弘扬这样的法律文化,就是弘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现代法律文化只有与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在开展和完善中不断x富自己的内涵。 (三)改善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的依法管理,加大对机关干部权力的法律制约和监督,在法治实践中努力树立法律正义。 执法环节对农村法治环境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普法与执法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农村的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从执法这个环节入手,才能尽快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
10、行法治的信心。虽然经过了长期普法、屡次培训,但至今仍有一些地方的机关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对法治的理解常常偏于自上而下的“治,即更多地将“法作为治理老百姓的手段,未能很好地维护农民应有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乡镇、村干部的法律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考核,不过关的坚决不让上岗,以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从依法办事做起,建立起农民对广阔机关干部的信赖,逐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要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广阔机关干部,畅通监督渠道,让他们的一言一行有利于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要强化多方位的执法监督,加大对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进一步标准乡镇一级的行政行为,纠正执法中的偏差,这是改善当前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取信于民、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政务公开,这对方便社会各界和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让农民享受到实行法治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参与法治实践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现代法律文化的社会气氛才能在千百万人的实践与参与中逐渐形成。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