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农村有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为精确把握我县农村有用人才资源状况,摸清全县农村有用人才总量和结构等状况,进一步做好农村有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依据人社部要求和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县从2023年起连续开展了4次农村有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主要围绕全县的矿业、林业产品加工、花卉苗木、茶叶、蔬菜、水果、养殖等产业开展,对全县大局部地区农村有用人才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及数据上报工作,为下一步争辩探究加强农村有用人才队伍建设奠定根底。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根本状况 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农村有用人才培育和开发,农村有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作用发挥日渐明显,有力地
2、促进了农业增效、农夫增收、产业壮大、农村进展。四次农村有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共抽取13个乡镇92个行政村,共调查统计出各类农村有用人才1841人。 1、按类别划分。一是生产型人才624人,占人才总数的33.89%;二是经营型人才534人,占人才总数的29.01%;三是技能效劳型人才111人,占人才总数的6.03%;四是科技带动型人才273人,占人才总数的14.83%;五是社会效劳型人才299人,占人才总数的16.24%。 2、按性别划分。男性1738人,占总数的94.41%;女性103人,占总数的5.59%。 3、按年龄划分。40岁及以下的514人,占27.82%;40岁以上的1327人,占72
3、.08%。 4、按文化程度划分。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人,占96.2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9人,占3.75%。 5、按职称或技术等级划分。获得高级职称的3人,占0.16%;获得中级职称的45人,占2.44%;获得初级职称的252人,占13.69%;没有猎取职称或技术等级的1541人,占83.7%。 6、按培育渠道划分。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345人,占18.74%;代继或师承的104人,占5.65%;自学的573人,占31.12%;其他途径的819人,占44.49%。 7、按身份来划分。党员457人,占24.82%;非党员1384人,占75.18%。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农村有
4、用人才的不断增加,特殊是生产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涌现,为农业、农村经济的进展、农夫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几次调查统计的状况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严峻制约着农村经济进展,必需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 1、有用人才总量少。抽取的13个乡镇共有农业人口133706人,劳动力67842人,而有用人才分别仅占1.38%和2.71%。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农户仍处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水平,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2、人才观念滞后,社会整体气氛不浓。对人才的概念存在模糊生疏,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敬重农夫劳动、敬重农夫制造、敬重农村人才的气氛不浓。 3、获县级以上嘉奖人数少。曾获
5、得县级以上嘉奖的农夫技术人员39人,仅占农村有用人才的1.58%。其中,曾获地市级嘉奖的2人,占0.11%,曾获县级嘉奖27人,占1.47%。 4、文化程度偏低,进展突破意识不强。调查统计中觉察,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有用人才占96.25%。 5、文艺人才偏少,农夫文体生活贫乏。调查统计中觉察,全县文体艺术类人才21人,仅占1.14%。农夫文化生活并不格外丰富。这与农村生活环境、农夫素养等因素亲热相关。 6、技术人才少。通过人事部门组织评定技术称号的农夫技术人员仅占农村有用人才的16.3%。其中,农夫高级技师3人,占0.16%,农夫技师45人,占2.44%,农夫助理技师和农夫技术员25
6、2人,占13.69%。 7、农村人才老龄化严峻。40岁及以下的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数的27.82%。 三、产生问题的缘由分析 1、重视不够,工作力度相对较弱。一些乡镇领导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人才工作缺乏刚性的要求,也就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工作中对农村有用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恰当的评价,缺乏必要的鼓励。农村有用人才培育还处在自然进展的层次,放任自流的现象比较明显。 2、农村有用人才外流比较严峻。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已成趋势,特殊是思想比较解放、有确定科学文化学问的青年农夫,纷纷进城务工或创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供应的学问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失衡,使农村有用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严峻缺乏。
7、3、农村有用人才开发资金投入缺乏。在农村有用人才培育方面投入很少,有些乡镇拨出一局部经费,但也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农村有用人才培训不经常、不系统、不全面。由于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鼓励效劳措施,一些农村有用人才难以发挥技术优势,不易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四、针对我县农村有用人才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 要紧紧抓住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重头戏,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效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供应人才保障,加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要营造深厚的人才
8、开发气氛。要实行多种渠道,大力宣扬农村有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展中的先进事迹和发挥的乐观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营造一种“敬重农村人才,疼惜农村人才,关心农村人才,向农村人才学习的良好气氛,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制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让全社会来了解、关心、支持、重视农村有用人才开发工作。 (二)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农夫素养。 当前,要突出解决农村有用人才自然成长的态势,逐步走上有用学问、应用技能培训提高的轨道。要整合培训资源,按需施教,培育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适合当前生产力进展的农村有用人才队伍,把人力资源转变成人才资源,使人口包袱转变成人才财宝。一是要制定培育总体规划。
9、把农村有用人才培育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进展总体布局之中,统筹考虑,同步推动。二是要培育特色产业紧缺人才。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进展目标,依据“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培育推动农业特色产业进展的紧缺人才。三是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大力进展职业教育。在坚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围绕农村经济进展实际,大力进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和鼓舞学校毕业、高中毕业的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与农村建设或效劳于我县新兴的矿产、林产、绿色食品等工业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鼓舞职业教育的进展,让农村学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四是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
10、。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县、乡、村级组织有用技术小编络,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县里重点培训乡、村科技干部和致富能手;乡、镇、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村级组织那么可实行科技示范、经验传授为主的方式,对一般群众进行有用技术、致富技术的传授推广。综合利用基层党校、农夫学校、农广校、农科教中心等教育资源,关心农村有用人才系统学习农村有用技术学问和涉农相关政策;通过组织文化下乡、农夫文体艺术竞赛活动,不断丰富农夫的文体艺术生活。从而,使农村有用人才队伍素养有普遍提高,实现从传统农夫到现代农夫的转变。五是组织科学技术下乡。充分发挥“政府牵头的作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把信息、技术送到企业车间,送到田间地头。 (三)建
11、立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创新农村人才职称评审机制。依据农村人才特点和实际,转变效劳手段和方式,针对农村山区信息比较闭塞的状况,准时主动将相关政策规定和申报要求传到达各企业和乡村组织。要确定不惟学历、不惟资格、不惟身份、不惟年龄的“四不惟政策,在评审过程中更多地留意实绩、效益和社会奉献率。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充分激发农村有用人才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进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有用人才评价机制。村、乡镇要实行确定的形式,针对不同专长的农村有用人才发放如“生产能手、“种植能手等证书或牌匾,提高农村有用人才的社会认可度,营造敬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气氛。三是建
12、立农村优秀人才选拔机制。要制定出台优秀农村有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方法,对农村有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赐予明确规定。依据程序、标准,每年组织合理选拔,真正把农村中能带着农夫学科学、用科学,走向致富之路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在实施新农保后农夫退休享受农保金时,对获得初、中、高级别农村有用人才职称的人员,赐予发放适当的退休津贴,激发农村人才的工作热忱。 (四)留意示范引导,发挥领军作用 要明确“一人带一业,一业富一村,一村带一方,辐射周边乡、镇、街道的农村有用人才长远工作思路,构筑农村有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有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成为创业
13、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其带头致富、带着致富的乐观作用。一是引导农村人才开展科技推广。充分发挥农村人才传授农村有用技术“灵敏机动、通俗易懂的优势,乐观引导科技水平高、具备技术职称的农村拔尖人才“立足农村、效劳农夫,开展“传、帮、带,带动更多的农夫奔小康。二是引导农村人才搞好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其技术过硬、敢于示范的特点,引导办实体、办企业,做给群众看。通过示范引导,让农夫学有典范、赶有目标。三是引导农村人才关心农夫致富。通过政府给政策、帮困难等方式,鼓舞农村人才为农夫致富找路子。通过引导,农村人才和农夫以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进行合股,把农村有用人才分散起来,真正形成人才智力优势,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关心农夫致富增收。同时,乐观引导各类农村人才进村入户,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关心解答疑难问题,有效地解决农夫的实际困难,增加农夫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进展。 开发农村有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农村有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一项战略任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资源配置的新形势,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争辩新状况,把握新规律,探究新方法,创立新机制,从而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开发农村有用人才工作新突破,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奉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