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新编.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62814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3年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办公室党组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为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课题组先后深入到7个设区市、22个县(市、区),对我省流动党员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对全省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难点进行了梳理,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地各单位探索的有效方法和典型模式进行了总结,并以x精神为指导,研究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我省流动党员队伍的现状及管理问题 (一)流动党员队伍的根本情况 1、流动党员的数量规模。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一般指6个月以上)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

2、的党员。截止20x年x月,我省共有流动党员9x95名,占全省党员总量的2.3%。其中,在省内流动的党员60569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66.7%;流出到省外的党员29279名,占32.2%;从外省流入党员947名,占1.1%。 2、流动党员的流向分布。我省流动党员流向比较集中的省(区、市)是:XX省16984名,XX省2594名,XX省1827名,XX省自治区1440名,这四省(区、市)占流向外省党员总数的78%。外省流入的党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省(区、市):XX省123名,XX省89名,XX省84名,XX省74名,四省(市)占外省流入河北党员总数的40。 3、流动党员的身份及其从业情况。流动党

3、员队伍的主体是农村党员,共计44312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48.8%;其次是依托各级人才交流效劳中心和教育工委管理的流动党员,共计8756人,占9.7%;还有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党员4632人,大中专毕业生党员6947人,关停并转企业中的党员1392人,分别占流动党员总数的5.1%、7.7%和1.5%。流动党员主要从事工矿、商贸、建筑和效劳业,从业单位多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 (二)流动党员队伍的主要特点 1、工作不稳定,流动频繁。由于市场经济的开展变化和个人需求选择,流动党员随时有可能更换工作单位和地点,流动范围较大,地点不固定。即使在同一行政区域,党员在工作单位之

4、间的流动也非常频繁,大局部流动党员很难较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单位工作。 2、文化层次不一,差异较大。流动党员中既有文化素质较高的,也有文化层次较低的。高中及以上文化的19701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21.7%。农民工党员37x5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40.9%。 3、农村流向城市,方向单一。流动党员主要流向经济兴旺地区和大城市。据统计,由城镇向农村流动的为783名,仅占总数的0.9%;而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那么有37691名,占41.5%。这些农村党员的进城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4、年龄相对较轻,素质较高。流动党员队伍的主体是50岁以下的党员,其中,35岁以下的19259名,占流动党员总数

5、的21.2%,近1/3是大中专毕业生。这些党员年富力强,见识较多,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技能或经商、管理经验。 5、工作、生活缺乏保障,压力较大。由于工作、生活不稳定,流动党员的生活境况比较清苦,工资收入存在风险,养老、医疗、生育等缺乏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生活压力比较大。特别是从事矿业和建筑业的流动党员,由于生产条件简陋,还存在自身平安的风险。 (三)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效劳亟待加强 流动党员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变革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开展,这支队伍还会进一步壮大,他们不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也是联结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开展的纽带桥梁。但是,对

6、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效劳,近年来才提上议事日程,尚在探索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不稳定,外出后又多有变化,再加上缺乏公安户籍部门对外来人口中流动党员的登记及反响机制,使流出地党组织很难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如某市开发区的人才交流效劳中心党组织反映,近年来,有5x名人事代理党员外出后,未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占该中心流动党员总数的53.4%。 2、活动难开展。流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接收的流入党员工作变动频繁、居住分散、工学矛盾突出,也难以统一组织参加流入地的党组织生活。 3、管理

7、难到位。据调查,流动党员的党费收缴情况存在诸多差异。有的党组织由于不了解外出党员的收入状况,就规定流动党员党费收缴标准一律为每月5元,有的规定一季或半年一交,有的甚至一年后才补交党费,明显未按要求收缴。一些基层党组织反映,在预备期的外出党员,预备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大多难以按时办理。同时,流动党员的民主评议制度也难以很好坚持,存在许多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4、作用难发挥。一局部流动党员长时间疏于与党组织联系,未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逐渐淡化了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关心不够,没有发挥出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一是个别基层

8、党组织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这些党组织或存在畏难情绪,或认为流动党员数量少、抓不抓无关大局,还有的无视行前教育和日常联系等责任的落实;二是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机制,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还未真正落实,存在持证党员被拒绝接收的现象。省人才交流中心有15名流入北京的党员,以流入地基层党组织不予接收为由,申请退回流动党员活动证;至今该中心仍有180余名在京党员没有党组织接收。三是党组织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应流动党员的特点;四是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关心效劳不够,缺乏吸引力;五是一些流动党员由于疏于教育和迫于工作生活压力,党员意识比较薄弱。 二、加强和改

9、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益探索 (一)以活动证发放为契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摸底排查和根底信息工作 20x年春节期间,全省以流动党员活动证集中发放为契机,加强工作措施,明确组织责任,广泛开展了“双找活动。并利用播送、电视、报刊等媒体,连续滚动播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教育引导流动党员亮明身份。XX市采取公安、计生、劳动、工商等部门紧密配合的方法,抓住用工、居住、同乡三个环节,全力排查流动党员。全省各级党组织通过摸底排查、党员申领、现场发放、集体发放、入户发放、定点发放、专人邮寄和反向发证等各种有效措施,根本摸清了流动党员底数,完成了集中发放的工作任务。在此根底上,着力加强流动党员登记台账和信息库建设

10、,基层党组织全部建立了流动党员台账,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流动党员的摸底排查、发证工作和根本信息库建设为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夯实了根底。 (二)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探索共管机制 一是本着“方便党员、易于管理的原那么,建立健全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在本地按照“四个依托(依托“两新组织,依托各类市场、商贸中心,依托各类行业协会或系统,依托街道社区)建立党组织。目前,通过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多种方式,新建立党组织7013个,扩大了组织覆盖面。同时,在外地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延伸建立流动党组织,将党的基层组织从本地本单位向流动区域延伸和拓展。如,省建设厅在京施工的企业中建

11、立了195个党组织,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169个,辖流动党员691名。XX市XX县区探索推行“流动党员+建制民兵模式,依托现有的民兵劳务输出营、连,组织建立了流动党员党组织,制定了外出流动党员考评细那么,深化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各级党组织针对流出党员的职业特性、行业分布、知识层面等特点,探索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如,XX市XX县区探索实施了“一建三联六制的教育管理方法。“一建即在流动党员中建立党组织。“三联即根据流出党员的分布情况,分别建立联络站、指定联络员、填写联系卡。“六制即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建库制度、持证管理制度、定

12、期联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目标管理制度、走访慰问制度,有效地构建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的管理机制。XX市探索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流动党员管理效劳网络,明确了各级组织责任,增强了组织管理和效劳功能。 三是加强组织衔接,探索纵横结合的共管途径。许多地方和单位党组织对于加强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省人才交流效劳中心,通过研发应用“流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并与本系统的市、县两级党组织加强协作,根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人才交流系统中流动党员的无障碍接收和一体化管理机制。同时,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属地之间横向共管手段。如,XX市与山东、河南、陕西等流出地党组织建立了“党

13、建效劳交流网络中心,促进了两地党组织的有效衔接。XX市庞口汽车配件城党委通过建立流入党员与本地党员共同组建的党组织,切实将流入党员纳入组织,像本地党员一样同等对待和管理。 (三)适应流动党员特点,采取灵活教育方式 一是保证重点,增强针对性。党的x召开之后,各级党组织都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精神作为流动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方案安排,采取以小型活动为主、相对集中加检验自学效果的措施,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并将党的x报告、党章等主要学习资料送到流动党员手中。二是适应特点,增强灵活性。针对流动党员面广分散、时间上难统一的特点,党员教育在时间和方式安排上更加灵活。如,开展“专题教育周、“专题教育月活动,让党

14、员在参学日期上有更多项选择择余地;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班后学习、周末党课等活动,也深受党员欢迎;有些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开通流动党员小编站、设置党员教育电子邮箱和党小组qq群等,开展党员个性化学习活动,方便党员自主参加学习;有的基层党组织还印制了“口袋书,方便党员随身携带自学。 (四)强化效劳功能,激发和组织党员发挥作用 一是以人为本,增强党组织的效劳关心。在全省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普遍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效劳专用 的根底上,各地大力开展流动党员效劳中心、效劳站(点)建设,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维权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效劳,并为流动党员解决子女入学、大病就医等实际困难。目前

15、,全省已建立市、县级流动党员效劳中心1218个,乡镇、社区级效劳站13684个,根本形成了流动党员效劳网络。XX市XX县区在建立县、乡、村“三站一中心效劳机构的根底上,实施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效劳、活动“五位一体的工作新模式,使之成为“关心党员的平台,效劳群众的窗口;XX市XX县区建立“管理+效劳+鼓励的管理机制,每年对家庭困难的外出党员拨专款慰问,对农忙季节回不来且缺少劳力的流出党员家庭,组织人员进行帮扶,解除后顾之忧。 二是创新载体,组织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各地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了“创先争优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如,组织“打造诚信市场、争做文明商户、“党员示范店铺、“我为家乡献一策等争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XX县区白沟镇根据流入党员在不同区域工作的特点,对市场区流动党员开展了“五带头活动,即:带头文明经商、带头诚信经营、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维护市场秩序、带头关爱社会;对工业区流动党员实行了责任区管理制度,从而涌现出了一批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典型代表。XX县区近两年来先后有30多名流动党员荣获十佳个体劳动者、文明经商户等荣誉称号。 (五)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一体化网络管理平台 省人才交流效劳中心党委和XX市XX县区委组织部,近年来相继分别研发实施了“流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和“共产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