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人保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 现向区人大主任会议报告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我区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开展的关键要素,深入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按照“十一五开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倾力打造一支素质较高、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贯彻执行“一极两轴三区四带开展布局、全面实现“拥湾枢纽,生态商都战略定位奠定了人才根底。 一、目前我区人才队伍的根本状况 (一)人才队伍总量进一步壮大。截至年2023月,全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以及各类技能人才(技术工人、技师)总量达63524人,占全区户籍
2、人口数的21%(202223年底全区户籍总人口30.24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273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202300人,专业技术人才21401人,技能人才30150人,分别占全区人口总量的0.42%、3.54%、7.2023%、9.96%。 (二)人才队伍素质逐步提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19548人(其中本科为第一学历的120230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395人(第一学历的为231人),博士研究生学历的14人,分别占全区人才总量的30.77%、0.62%、0.02%;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528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929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2301人,分别占全区人才总量的2
3、4.2023%、14.63%、1.58%。 (三)人才队伍分布与结构趋于合理。从产业分布看, 一、二、三产业人才资源现有数量分别为150人、2462023人、38766人,比例为1:164:258,第三产业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30015人,36至50岁25556人,51岁以上8953人,分别占人才总量的47.25%、40.23%、12.52%,中青年成为人才队伍的主要力量;从职称结构看,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2023:15,人才结构总体呈金字塔形的正态分布。 (四)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逐步提高。依托科技创业平台、都市工业示范园、文化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相关产业园区及
4、生态商住区、现代商贸区、交通商务区三大开展区域,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聚集地,在化工、制造业、物流业、房地产、生态旅游、园林建设、现代商贸、现代效劳等重点开展领域,初现人才聚集效应,为下阶段新纵深开展储藏了人力资源。 二、近几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一)不断加大引进力度,壮大我区人才队伍。年以来,我区连续实施“千人引才方案,突出发挥人才市场主渠道作用,先后组团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大中型人才交流会22023余次。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我区也坚持面向全社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人员、社区工作者、计生协理员等在内的公开招聘活动。特别是年以来,针对我区在大拆大建工作中凸显
5、出来的建筑规划、财经审计、工程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问题,先后分六次赴南京、济南等地,重点面向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建筑大学等著名专业院校定向招聘急需专业毕业生,累计招聘67人,全部具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近五年来,全区累计引进本科及中级职称以上人才589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以上人才8人,具有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才387人,具有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的人才5495人。目前,无论是在教学一线,还是在执法前沿,无论是企业生产线上,还是火车北站、世园会等工程现场,到处都有各类人才在发挥着核心骨干作用。 (二)加强人才培养教育,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首先是抓好高校教育
6、。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大同驻区的酒店管理学院、外贸职业学院、恒星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协作办学力度,利用大专院校的资源优势,加强我区各类人才的培养。自年至今,酒店管理学院、恒兴学院、外贸学院三家高校累计培养各专业毕业生约1.5万人。其次是抓好人才再教育,广泛开展各类培训。例如在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针对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加强公务员依法行政、应急管理、公共效劳等核心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平均每年组织各类干部培训均在1200人次以上。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方面,紧紧围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业务知识稳固、提升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各专业继续教育,累计组织培训1.6万
7、多人次。此外,我们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人才教育和培养。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设立社会力量办学机构44所,先后有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等高校到设立教学点,通过远程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为各类人员充电学习创造条件。 (三)完善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近年来,区政府在人才工作保障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费方面,以鼓励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科技三项经费额度逐年递增,年投入已到达1200多万元;坚持实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奖励制度,累计有83人次被评为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其中先后有4人次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组织完成了岗位设置工作,全区已有164家事业单位设置
8、管理岗498个、专业技术岗3728个、工勤岗273个,围绕这些岗位部署开展的岗位竞聘活动,为专业人才发挥专业技能创造了条件。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人才工作的责任部门,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目前,已有530多家企事业单位同区人才交流效劳中心签订了代理协议,其职工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组织关系等均由人才交流效劳中心代理效劳,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在各用人单位,特别是近年来开展迅速的维客集团、中能集团、帅潮集团等企业,在落实人才鼓励机制,促进人才开展方面的做法更是值得称道。帅潮集团设立的“企业突出奉献奖,每年颁奖一次,鼓励着技术人员研制生产出12大系列20230多项新技术产品,其中33项填补国家
9、空白。 三、当前人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开展环境尚存在诸多缺乏。我区局部企事业单位在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认识上与先进区市相比还有差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气氛不够浓厚,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唯学历、唯资历、唯身份现象。 (二)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明显。主要表达在。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人才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2.2%,特别是研究型人才匮乏;传统产业人才比例偏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效劳业等新兴产业人才普遍短缺。 (三)人才鼓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人才评价和奖惩鼓励机制,局部领域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企业单位重引进轻待遇,引得进却留不住,导
10、致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四)人才产业集中度不高。我区现有的各类优秀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四所驻区高校和2家科研院所及个别大型企业,产业一线的高端领军人才比重低,产业开展的科技支撑能力较弱,制约了高新产业聚集效应的开展。 四、未来三年人才工作设想与展望 (一)壮大、优化人才队伍,实现人才队伍合理布局。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人才开展规划,建立人才供求预测机制,围绕我区新战略定位和开展目标所需,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努力在高端领军人才引进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二是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网职能整合,把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核心人
11、才交流效劳平台,将“人才网升级到“人力资源网,推进市场间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大人力资源市场。 三是创新引才思路,鼓励“借脑开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进思路,聘请国内外专家来开展短期工作、短期讲学、短期研究,鼓励他们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合作等多种形式来我区创业、开展。 (二)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鼓励人才建功立业。 一是加强鼓励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人才鼓励专项基金,制定鼓励优秀人才建功立业、鼓励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人才和在人才工作中做出突出奉献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为各类人才学有所用、人尽其才创造条件。 二是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要把人才开发
12、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项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创业扶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三是完善人事代理机制,进一步强化人事代理功能,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社会化人才效劳体系,积极推动人事代理向更深层次延伸。 (三)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一是深入开展创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XX县区活动,完善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覆盖全区的教育培训网,形成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机制,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二是整合优化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驻区大中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党校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构筑我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人才开展长效机制。 三是推进名师、名医、名家培养方案,培养一批专家型、科研型、创造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带动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