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化惠民是党和政府近几年亲民政策、爱民政策的表达,也是“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根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城乡百姓、普及群众的民生工程。为此,区政协文教法制委员会以及所属各活动组的局部政协委员,在XX县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参观XX县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以及观看相关“文化惠民演出的方式,就我区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现将金州XX县区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情况的现状、思考以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文化惠民工程工作的根本情况近年来
2、,我区以建设文化XX县区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开展成果为宗旨,以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为抓手,采取最根本、最经常、最广泛、最有效的实施途径,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惠民工作,最大限度的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具体表现在:一是五大文化惠民工程落实百分之百。按照上级部署的时间节点,我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综合文化站建设、播送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五大工程。二是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百分之百。我区区街村(社区)三级公益文化设施标准高、功能全、全覆盖,自2023年起所有公益文化馆(站、室)、图书馆(室)、博物
3、馆等全部实现免费开放,群众能够就近参与文化活动。三是惠民文化活动免费参与百分之百。各场馆站室自我开展的各类讲座、演出、培训、展览等全部免费,每年区街村(社区)三级累积举办演出约1200场、展览展示近300场、电影放映近1700场、讲座培训辅导30000余次,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四是文化骨干队伍免费培训百分之百。按照“群众共创共享原那么,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和自主管理的方式,大力支持培育民间艺术团体、中介机构等新型文化类社会组织;整合XX县区内艺术院校、文化团体和各协会力度,实施了“街团文化共建工程,挖掘基层的文化资源、培养基层文化骨干、锻造基层文化队伍、激发基层创作热情、提升基层
4、艺术水准。五是文化民生幸福指数提升百分之百。市民文化大讲堂、百花会、文化XX县区行等品牌文化深入人心;金州故城、大码头等一批文学精品力作广受好评;金州农民画、剪纸后继勃发;局部艺术团队应邀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大剧院、林肯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34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成果名列全市之首;文化市场标准有序、繁荣稳定;文化与科技、旅游、现代效劳业“无缝对接的产业格局成为XX县区经济快速开展的又一增长点。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中,市民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在我区的文化惠民工作中,具有很多的亮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每年均有文化工作列入
5、“双十民生工程,屡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化工作,出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展的相关政策,理顺了管理机制和财政投入体制,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和街道积极开展工作,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逐级得到落实。二是投入持续增加。近三年来,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乡文化建设,总投资近3亿元,促使城乡根底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三是部门协调配合。文化建设不单是文化部门自己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为我区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加强协作,互通有无,共谋开展
6、,形成了大文化的建设格局。四是品牌特色突出。在落实文化惠民工作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并在原有根底上力求创新。对于辖区的各街道、村、社区,也要求其积极开展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创立,突出各自资源优势,打造一街一品,防止千篇一律,从而形成街街有精品、村村有特色的良好格局。五是惠民重在实效。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开展的每一项文化惠民工作都要注重实效。不能走过场,更不能摆花架子。要真正使百姓受益,群众满意,要确保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我区文化惠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尽管我区文化惠民工作成果显著,但与XX县区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五个XX县区中“文化
7、XX县区的工作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投入缺乏,投资结构单一,公共文化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和总量需要提高。二是管理滞后,现有设施利用率不高,各个街道、社区的设施配备、使用不均衡,效劳水平偏低,群众参与覆盖面不够。三是人才力量薄弱,无法满足需求,文化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急需提高。四是责任意识不强,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需要补充和完善。 三、加强和推进我区文化惠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在保底的根底上,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和总量,并根据当年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状况同步提高投入比重,尤其是在设施投入、
8、活动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同时,要改变单纯靠财政投资的单一格局,鼓励社会、个人捐赠和赞助,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投资公共文化惠民事业,探索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新格局。 (二)加强标准管理,提升文化惠民工程效劳水平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思路转变,建立起基层文化繁荣开展的自发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尝试自己探讨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使群众变成文艺创作者、表演者。要丰富文化内容,掌握群众需求,建立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内容。打造文化精品和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公众文化需求,提升公众文化素质。在不断补充、完善各类文化设施的根底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挖掘使用潜力
9、。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要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规定,调整充实好文化管理的专职人员;要优化文化人才政策,有针对性地引进招录适合我区实际需要的文化人才;要加大对业余文化队伍的支持力度,通过培训,造就培养一批乡土文化骨干和文化活动的热心人。加快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四)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全方位的考核机制一要强化责任。做到“四纳入:即,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开展规划及年度方案;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考核。二要建立评价体系。完善公众根本文化需求的反响机制、公共文化效劳的公众评价机制等,防止被动应付、敷衍塞责的局面,形成职能部门和公众的双向互动效应。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对设施的运行、专兼职人员的配备、经费保障、效劳功能的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促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大开展、大繁荣。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