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市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和谐开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因此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那么,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广阔干部群众刻不容缓的主要任务。 一、根本情况 及成效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西靠成都,南连重庆,东接南充,北邻绵阳,距重庆150公里、成都140公里。古称遂州,别称斗城,自东晋以来历为郡、州、府、专署的治所,川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川中重镇、“小成都之称。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
2、射洪、蓬溪、大英三县,1993年全面完成乡镇撤并建,有112个乡镇、220237个行政村,幅员面积5325平方公里,总人口386万。现我市2区3县均设有规划和建设局(正待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xx县、xx县、安居居另设独立的规划局,xx县、xx区有专门规划机构,但属于统一管理。大英、射洪设有村镇建设管理所,其它区县无专职村镇管理机构,但都有专职人员管理。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开展战略,根本形成了以市XX县区中心城市为龙头,二级城镇(射洪、蓬溪、大英、安居4个县城)为重点,三级城镇为支撑的城镇网络体系,全市城镇化水平达38.4,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以“五化三优一畅通为主要内容开
3、展根底设施建设,新建乡村道路1282.8公里,提前两年完成农村公路“十一五规划建设任务,根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做到了城市与村镇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步推进村镇地下管网、街道改造、绿化、给排水、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村镇功能逐步完善,农村沼气化率达69%,成为全省沼气化建设示范市。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根本实现“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重点推进乡镇街道绿化、重点区域亮化和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美化等工作,全市乡镇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达标率分别到达98%、95%、90%、92%。以“两池六改、六清四化为重点,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改房、改院、改水、改厕、改圏7.03万户,通水、通电、通路、通 、通电
4、视19.44万户,新建庭院经济2.6万户,建成xx区熊家大院、xx县板栗村等30户连片的生态和谐家园示范点163个,建成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16个,形成了国家318线船山保升至安居玉丰段、船山永兴至蓬溪大石段、城南高速遂宁段沿线等等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同时加快了农村集中居住环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升20个生态高效型、体验观光型、休闲度假型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卓筒井、金华山、文井、玉丰、龙凤等5个旅游主题古镇已完成规划设计并启动建设。编制完善了省道205线、国道318线、遂渝高速、遂绵高速、成南高速等“老五线沿线村庄规划,正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抓紧编制遂资高速、遂广高速、遂巴高速
5、、遂内高速、遂安大道机场干道等新“五线沿线村庄规划。尤其是大力开展“五创联动,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已成功创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即将接受检查验收。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和依据,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开展小城镇的重要根底,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我市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盤棋,从本地实际出发,本着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加强环境保护的原那么,地制宜
6、、合理布局,设计出不同规模、不同功能、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建筑群体,以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功能。 (二)突出重点,搞好根底设施建设。开展小城镇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开展。为此,我市切实将根底设施建设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生命线工程来抓。一是抓市政根底设施建设,解决了水、电、路、通讯、住宅等问题,做到水流其畅,道路平坦,照明辉煌。二是抓好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店、市场、文化体育等根底设施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而不凌乱,建筑集中而不分散。此外,还注重对根底设施的管护工作,教育广阔群众,提高城镇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觉维护公共设施,从城镇建设和人的素质两方面来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 (三)
7、因地制宜,开拓小城镇建设新路子各乡镇紧紧围绕市委、市府的总体思路,结合本乡镇特点,广开门路,各唱各的“拿手戏。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那么,积极推进建设特色乡镇工作。全力打造沱牌特色种养业示范镇、明星中华侏罗纪主题旅游镇、卓筒井特色旅游镇、龙凤旅游古镇、金华子昂文化旅游镇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乡镇。同时大力发扬“四个结合: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开展乡镇企业相结合。以乡镇企业为启动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行联片开展,形成养殖园区、种植基地等规模企业开展,既节省土地资源,又便于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开展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具有辐射力大,吸纳力强,集散度高的特
8、点,依靠市场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开展。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开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根据本地资源优势,狠抓招商,吸引外资建成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带,带动经济开展。四是小城镇建设与开展个体私营经济相结合。利用集贸交易和乡镇农贸市场,结合“农家店、“便民店等,培育新的商贸个体经营企业,壮大了小城镇建设的规模,拉动了全镇的经济增长。 (四)强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各乡镇本着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原那么,结合实际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快了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
9、。分别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法。环境卫生管理方法等标准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标准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那么,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筑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大力实施“两池六改村容村貌整治、“五化三优一畅通和环境美村工程,使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安、城管等部门还不断加大对小城镇治安管理力度,为小城镇的发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多渠道筹资,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那么,采取入股或租赁的方式兴建根底设施,根底有没有有偿使用的收益局局部配给投资者,已有的根底设施也可以有偿
10、转让,或作为股份参股。二是充分利用一切优惠政策,从政策里面“找资金。三是发动和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部门。专业大户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赞助一些资金。四是加大工程争取力度,向上争取资金。各级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加大跑工程力度,加快了水、电、路等根底设施建设速度。五是采取积极的土地政策,通过盘活土地原存量,发挥土地效益,聚集建设资金。在坚持节约用地和合理用地的根底上,大力推行小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采取拍卖土地使用权、出租、出让等形式,将收益金和于城镇建设。七是争取各级金融机构对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切实搞好小城镇建设。总之,要积极疏通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等多
11、种投资渠道,以确保小城镇建设断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上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缺乏,重视不够,工作抓的不够得力。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阔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开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缺乏。有的乡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开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开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规划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不健全。各乡镇没有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有个别乡镇只是口头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
12、无章可循、无序开展。二是总体规划缺乏连续性和权威性。大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被束之高阁,本地建设只由当地政府领导随意决策,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没有编制详细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标准,特色不突出,根底设施不配套。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中、省、市均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建设。乡镇、村办企业招聘的管理技术人才和进镇经商办企业的农民,户籍管理混乱。二是征用土地手续多,时间长。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
13、、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镇有后顾之忧。 (四)建设资金紧缺,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1)县乡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分灶吃饭、自筹平衡,乡镇财政普遍很紧,且大多数乡镇属于吃饭财政,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2)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要求较高。(3)从小城镇建设工程中收取得土地出让金、根底设施配套费、城县维护建设税等很少用于小城镇根底设施配套建设。(4)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缺乏,制约了小城镇的开展。 (五)基层管理机构薄弱,管理水平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我市乡
14、镇建设管理机构普通存在人员机构不健全的问题,现我市只有大英、射洪设有村镇建设管理所,其它区县无专职村镇管理机构,城建管理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经费少,城建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连惯性。 四、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开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开展的桥梁和纽带。开发建设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开展,缩小城乡差距。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开展意识,切实把推进小城镇开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列
15、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确定科学的小城镇开展战略我市范围不大,总人口不多,各个乡镇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开展程度各有特点,所以对小城镇建设不能等同要求,同步开展,否那么,势必会造成投入缺乏,人口分散,互相制约,都难以形成规模的局面。从全市来看,如何准确把握小城镇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展小城镇应从全市城镇化开展的大局出发,突出开展重点,立足产业特色,完善根底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聚集效应,保持小城镇均衡布局,稳步开展。 (三)工程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大力开展县域
16、经济工程建设激活小城镇经济,产业开展增强小城镇活力,特色建镇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开展。各乡镇,特别是重点镇应因势利导,发挥优势,及时把规划工程化,把城镇规划落实到工程之中,通过工程建设实施城镇规划。要通过重大工程、集群工程形成支柱产业,创造就业时机,吸纳农村人口,壮大城镇规模。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工程,把乡、镇、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引到小城镇来,形成聚集效应。小城镇要合理确定适应本地开展的工业类型和工程,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开展的战略,推动乡镇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开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要搞活市场流通,加快小城镇各类市场的建设。按照商品资源状况、商品流通规律和小城镇的特点,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