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雨露计划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范文.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63857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雨露计划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雨露计划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雨露计划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雨露计划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雨露计划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雨露计划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范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雨露方案培训新机制调研报告 雨露方案培训是指农村劳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开展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力转移就业步伐为目标。转移培训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的原那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长期培养“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的要求,扎实提升“雨露方案培训水平。根据调查:农业人口64.69万人,农村劳动力29.76万人,在外务工劳动力17.3万人,目前暂未转移的充裕劳动力仍有7.74万人。当前转移农村充裕劳力是开展农村经济的关键,为此,必须破除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的体制障碍,不断创新和完善新机制,顺利实施转移培训及就业工作,对此作了一些

2、有益探索: 一、目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县属农业大县,全县社会、经济的开展离不开农村劳力就业问题。据此,通过深入10个乡镇20个重点村,对局部贫困群众、移民户、产业开展大户及群众代表进行了走访、座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作了些调研,发现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现状: 1、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5%以上,高中占20%,大专以上占5%; 2、劳动技能差,体能型的劳力占农村劳动力的85%以上,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向技能型的转变有待提升; 3、就业观念落后。有56%以上的农村劳力,把自己长期拴在土地上,靠单一的种养增收。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向第二、第

3、三产业开展者少之又少,于是出现了“田种的好,家庭经济收入少这一说法,没有先学技术后就业的意识; 4、38%的劳力还缺乏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转移就业的需要。常期生活劳作在农村,自由散漫,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意识缓慢,缺乏进取心,抱着“政府要我培训,而不是“我要培训的思想。特别是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好高骛远,缺泛脚踏实地的思想,对一些较艰苦、市场需求量大的岗位不感兴趣; 5、局部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作环境,因而工作变换性较大,适应能力不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创业受到诸多瓶颈制约。通过调研发现,农民创业面临诸多的困难。

4、首先是资金短缺问题。绝大多数农民经济根底较差,自主创业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农村贷款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信用社,据了解,即使在银行宽松的时期,农民也很难从农村信用社贷款,即使费尽周折贷到了,一般都在万元以下,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开展产业较难;其二是缺乏迅捷、宽广、可靠的信息渠道。尽管有线电视、 、 等在农村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来说远远不够;其三是缺乏系统的科技。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很难受到正规的科技教育,如有获得各部门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仅仅是短期的、片面的。其四是缺乏信心。大局部农民在创业上,没有敢闯敢试的勇气,经不起折腾,严重影响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2、培训时间短,深度不够,培训

5、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农村培训大多是短期,内容的设置方面都比拟简单,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内容单一,适合劳动技能含量低的工种,不能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专业技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转移就业的问题,但是要想让农民真正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仅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除必要的理论、根底知识培训外,还需较长的时间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3、大龄劳力转移难。由于受文化水平和年龄限制,全县4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较低,只占转移劳动力的9.5%,大龄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困难。 4、资源、培训、就业三大系统还没有完全连接互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缺乏必要的就业组织,培训与

6、就业没有很好地衔接,真正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5、企业社会保障体系较差。当前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大局部企业未给职工办理社保、医保;有些企业工作时间过长1天工作时间达十五、六个小时,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福利偏差;一些企业季节性生产明显,就业岗位稳定性不强,致使转移后的劳力工作不专心,就业不稳定,再次产生未转移现象。所有的这些都关系到农民转移就业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建议及对策 1、建立常设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协调机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运作,而且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县成立了“农民学

7、院并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建议要长期坚持有专人抓、专人管,集中办公,统一管理,负责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统一规划、协调、督导、考核等,使之成为我县培训转移长期稳定的运作机制,全县一盘棋,多方共同形成合力,必将大大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2、宣传力度有待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农民对转移培训不清楚,特别是非重点村农民对国家免费培训的信息知之甚少。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体,将农村培训惠民政策宣传到农户。 3、创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劳新机制。一是必须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

8、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劳动力就业效劳网络,同时开展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效劳机制,确保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得到安置就业;三是完善培训基地与企业合作机制,开展订单式培训。要尽可能的与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培训基地根据企业需要什么技工,就设什么专业,培训多少学员。这种培训有三个优点:针对性强,使农村青年上岗前就可以了解到岗位情况,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有利于双方选择,企业和青年可以根据培训情况决定是否应聘和录用;免费学技培训,不增加农村劳力的经济负担;四是要加强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跟踪效劳和管理。 4、加大培训投入,努力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综合素质。要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能培训,建立起各种培训机构,以市场为导向设定培训时间、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能够用法律知识保障自己的权益。这些知识的培训,在现有的培训扶持政策标准下,有些贫困农民尚无能力参加培训基地的培训,尤其是一些高技能工种的培训,政府必须加大培训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 5、逐步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保障制度,农民转移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涉及诸多方面问题,根据需要的迫切程度和可能性逐步完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