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丽乡村调研报告关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 调研报告 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阔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推进我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助力乡村建设,芦岗乡组织专门人员对辖区41个行政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 芦岗乡根本情况 芦岗乡区域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亩,其中黄河滩地面积4万亩,全部集中于芦岗乡南部黄河连坝堤两侧。辖区共有41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境内308省道和长石路东延线、阳泽路东延
2、、沿黄连坝堤、串滩路和天然文岩渠右堤相继建成通车,形成“三纵三横、环乡闭合的公路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乡域地形东西狭窄,南北跨度较长达19公里,处于在黄河、天然文渠之间,两河岸线各有10公里,形成“两河夹一滩的自然景观。境内林木繁茂,渠塘遍布,自然生态优美宜人,开展全域旅游独具优势,2023年9月被水利部批办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同时申报省级生态乡镇,是最具产业活力和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开展潜力的乡镇。 二、芦岗乡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做法 近年来,芦岗乡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水韵芦岗、水美芦岗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独具黄河古文化的水乡小城,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根底性、长久性、战
3、略性的工作来抓。芦岗乡以整治城乡卫生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核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乡区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形成村收集、乡清运的垃圾处理格局,实现村容村貌的标准化管理。继续实行“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并对包村干部、村干部、保洁员职责进行了再细化,严格落实奖惩;乡投资260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座,大型封闭式垃圾运输车1辆,大封闭垃圾箱2个,小型垃圾清运车7辆,配备垃圾箱255个,环卫工人221人。全年改厕任务已完成5606户,改厕整体推进村7个。 1、注重组织推动。芦岗乡成立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乡长蒋丙彦任总指挥,内设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将工作纳入全乡年
4、度重点项目,出台芦岗乡乡村整治工作方案芦岗乡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工作考核表,今年又出台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注重分类指导、示范引路,2023年以来召开了7场各类现场会,组织60多名村支部书记、村长等分5期赴周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进行观摩学习。各村结合实际,建立了保洁队伍,对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根本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通过乡村联动,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夯实工作责任,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注重整治环境。围绕五项重点任务(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各地积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农业面源污
5、染治理,推动生态示范创立、绿色乡村创立和村庄绿化工程,有力地整治了农村“脏乱差问题。美丽乡村示范村那么按照“三整治三提升(整治生活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旧房裸房,提升公用设施建设水平、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水平、提升经济开展水平)要求,提高整治水平。各创立村还突出根底先行,千方百计改善乡村水电路通讯等根底设施,有些村还建设村民活动广场、小公园,整治了河道等。 3、注重突显特色。各创立村立足条件优势、资源秉赋,保护好乡村原始风貌、村庄原有形态,挖掘文化内涵和生态特点,走差异化、特色化路子,形成不同类型的特色示范点。 一是依托天然文岩渠和黄河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杨桥、浆水李、崔占、杨占、马占5个村
6、,开展集娱乐、购物、水陆空观光、农家乐、湿地公园、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二是依托自然人文资源,激活大付寨古村落,开展集古建筑、农耕文化、生态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农耕文化旅游区。 4、 注重文化传承。大局部创立村能够注重保护和挖掘村庄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打造精品。芦岗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黄河水文化底蕴,作为沿黄滩区的芦岗,历史悠久,古文化积淀厚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古往今来留下了孔子周游列国,曾在此地一个村庄为弟子和村民布演礼义周礼,后此村名为习礼王村;三国时期,刘备、关羽争战途中,曾在这里一个村庄驻留喂马,即为现在的关公刘村;长垣七尚书之一的吏部侍郎许宗礼,祖籍是我乡
7、的三青观村;民国时期纪念杨庆坤、耿高升二位“河工在黄河上防洪献身,后人为纪念其事迹,把其防洪处的河坝命名为杨耿坝。 5.注重开展产业。一些村庄产业开展意识强,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庄,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产业,如杨桥村、双庙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有机特色农业,产品畅销效益较好。开展游游产业也是很多创立村产业开展的主要选择。如浆水李游园 三、芦岗乡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芦岗乡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呈现出了:设定标准高,建设内涵丰富;工作启动迅速,参与响应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聚力态势明显;总体成效显著,群众认同度高;边建边探索完善,实践丰富理论观念等特点,但是
8、从实地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需加强和改良的方面。 1.各村有差异,推进不平衡。从组织推动看,各村领导重视程度不一,造成推进力度不一,个别村创立工作进展缓慢;各村有特色亮点,杨桥示范村建设方面相对走在前;从创立村看,环境整治效果差异较大,有的连根本的卫生都未清扫清楚,有的观望等待、应付过关,重建设轻规划、重根底建设轻环境整治的现象自然存在。 2.规划不完善,特色不突显。乡村编制理念缺乏新度深度。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有的村对规划没有清楚的设计理念,对村庄原有的区位、经济、资源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村庄历史文化理解不够,对村庄开展需求认识缺乏,不注重对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使得
9、村庄规划千篇一律,导致实施主体对规划难以认同,无法有效激发规划实施的积极性。 从建设上看,“有新房无新村 现象比拟明显;不少村庄存在硬化过度等现象,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没充分展示。有的根底设施薄弱,有的那么贪大求洋、大拆大建,洋气有余,土味缺乏,有的种大树、搞不锈钢,甚至有的挖地造湖,脱离农村实际,城市化明显。 3.整治不彻底,保洁不落实。一些村“五清楚(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分清楚、粉清楚)不够清楚,示范村“三整治三提升不到位,脏乱差问题尚未全面解决。有的卫生没搞不到位,有的房前屋后生产生活用品乱堆乱放,有的村“清违工作不落实,有的裸房未装饰或处理,个别村鸡鸭没有圈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未有
10、效处理现象比拟普遍,连308线沿线局部村庄也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整治后回潮现象不容无视。 4.发动不到位,主体不主动。有些群众不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一些群众卫生保洁意识差,各扫门前雪,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存在“干部做,群众看现象,甚至涉及自身利益时就不支持、不配合、开口就要钱,宣传发开工作有待加强。少数乡村干部存在阶段任务意识,有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主动性、持久战精神缺乏。 5.产业不突出,开展缺后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产业开展和农民增收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根底。目前我乡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重视根底设施、污水处理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重点沿
11、线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建设的现象,对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业产业培育、提高农业可持续开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那么重视不够、投入缺乏。大多数乡村还没有支柱产业,现有的产业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专业合作社松散,农民增收效果不佳。 6.投入不集中,机制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乡一盘棋统筹,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当前除了省财政专项资金外,市县乡财力投入缺乏,部门项目资金没有有效整合,加上村财政薄弱,难以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的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涉农项目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难
12、以有效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集中连片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美化等根底设施建设,但是由于管护机制不健全,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效劳、自我监督等长效自治机制尚未建立,且对保洁人员履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组织领导与共管长效机制也待完善,怕美丽不持久。 四、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开展富民产业、促进城乡公共效劳均等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延伸
13、“点线面攻坚,不断提高串点连线成片上规模效应。必须突出重点,科学选点,分期分步实施,示范引导推动,形成特色亮点。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六项工作: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现阶段我乡的中心工作,要抢时间,抓进度,举全乡之力,打好攻坚。一是加大宣传,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村务公开、宣传橱窗、宣传图册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人人知晓、户户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气氛,让农民群众意识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的惠民工程,并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二是部门履责,做好效劳。相关部门要与各行政村多沟通、多协调,主动对接,并经常深入村内指导帮助开展工作,排忧解难,分担压力。
14、三是提高认识,精准发力。乡政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摆在当前第一要务的位置,党政一把手要熟悉流程,把握重点,围绕省住建厅导那么和省考核验收方法标准,及时补差补缺,亲力亲为抓落实。 2、强化规划引领,注重规划实效。以规划为龙头,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一要注重根底资料和民意收集。规划要因地制宜,注意多深入实地摸实情,多尊重村民意愿,多方便生产生活,并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社会开展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相衔接。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村庄山水、生态、人文、产业等实际,考虑旅游根本要素,注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融合,防止“千篇一律,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15、。三要简单实用便于实施。规划不能太抽象,要通俗易懂,简单管用,可直接实施。四要强化项目带动作用。通过规划生成项目,分期分批、分门别类地筛选好项目,争取上级的立项支持。当前可结合生态农业开发、精准扶贫、水利建设、环保投入、乡村旅游,做好做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文章。五要提高规划执行刚性。要加大规划宣传与督查力度,村庄规划纳入村规民约,切实强化执行。 3、强化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实施宜居家园建设行动方案,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要注重生活环境整治。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根本工作。要引导农民开展环境整治,严格按照“五清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具体行动上,真正解决好农村“脏乱差问题。二要
16、注重生态环境整治。要遵循“六不六多(不推山、不填塘、不搞村里的宽马路、不要过多使用水泥钢筋、不在门前屋后搞过度硬化,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做村级游园、多搞村庄绿化、多用乡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原那么, 到达“两特色(房前屋后菜地化、菜地似绿化“田园资源是公园、田间步道变绿道)目标,防止简单套用城市化做法。三要注重标准村民建房。划定农村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加强旧房、裸房整治,不要随意粉刷,管控好村庄整体风貌。 4、强化根底配套,提升群众满意度。从我乡村级实际出发,各行政村要在继续完善水电路通讯设施的同时,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三方面公共配套效劳缺位问题。一是建设乡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综合考虑人口数量、供水规模和建成区分散与否,合理选择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及排放标准和排放路线,合理建设布局乡村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重点在解决乡村经费投入问题上求突破,推广“村收乡运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