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报告 今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先后派出6个调研组,深入到沿海2023个省(区、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天,沿海各省林业厅(局)的主要负责同志都作了发言,讲得很好,很受启发。大家深入分析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全面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大家以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印度洋海啸灾难的启示,紧密结合我国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的需要,查找出来的问题和研讨得到的对策,都十分全面、十分深刻,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为下一步调整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根底。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务林人进一步搞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表达了我们林业部门通过党员
2、先进性教育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会议开得很务实、很圆满,富有成效,到达了预期的目的。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经济社会开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海岸线很长的国家,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8340公里。同时,我国沿海又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区域,一直面临着海啸的威胁和风暴潮的危害。据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屡次海啸,1934年农历六月十八日夜发生在广西钦州的台风海啸,浪高6米多,康熙岭镇团和村房屋全部倒塌,死亡450多人。我国的风暴潮更是频繁发生,从1949年20x年的历史资料看,平均每年有6.9次台风登陆,每隔3年4年就
3、发生一次特大风暴潮,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据统计,1990年1999年的2023年期间,沿海地区因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34亿元,近几年每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超过20230亿元,呈现出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损失越来越大的趋势。尽快构建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这个方面,林业大有作为,承担着重要使命,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能和作用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客观要求。全面理解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功能和作用,是正确
4、认识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前提。那么,什么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它的功能和作用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但是,那些简单地把沿海防护林体系看做一条绿化带、一条防护林带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我认为,正确认识和理解沿海防护林体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从它的主体组成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是由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修养林、农田防护林和其他防护林等五类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综合体。从它的建设内容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是包括海岸基干林带、红树林、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和荒山绿化等,加上滨海湿地的“绿色系统工程。从它的功能和作用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
5、持水土、修养水源的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护卫滨海国土、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平安、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工农业生产平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从印度洋海啸灾难的教训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防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迫切需要。去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灾难,举世震惊,短短数小时内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发人深省。这场灾难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关于防御海洋自然灾害的广泛讨论。起初,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地震预报、海啸预警、海防设施建设等工程措施上,但随着对这次海啸教训的深入探寻,
6、人们发现沿海森林植被以及它们的好坏,对降低海啸的破坏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泰国拉廊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广袤的红树林保护之下,岸边房屋完好无损,居民生活未受大的影响,而与它相距仅70公里、没有红树林保护的地区,村庄、民宅被夷为平地,70%的居民遇难。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是海啸的重灾区,而其中的瑟纳尔索普等4个村子,由于海边有茂密的红树林,400多个家庭安然无恙。灾区中8块国际重要湿地反响的信息说明,海啸的能量经过湿地中红树林、珊瑚礁等的消耗后,进入村庄的海水只是缓缓上涨,随后徐徐退却,这与瞬间席卷无数村庄的凶猛海啸形成鲜明比照。这样的例子,在我国过去发生的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也很多。这些实例告诉我
7、们,虽然人类对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难以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方法,来减轻甚至抵消这些灾害的破坏力。 从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表达。科学开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兴旺、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密集,是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开展的“火车头,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20x年沿海11个省区市的gdp总量高达9.45万亿元,占全国的69.3%,在这里还分布有20230多个中心城市和630多个
8、港口。但是,我国沿海地区处在陆海交替、气候多变地带,海陆之间巨大的热力差异,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风沙海雾、低温干热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一直是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的最大威胁之一。1994年8月,在浙江XX县区登陆的9417号台风,造成1216人死亡,倒塌房屋2023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20多亿元。XX省在过去15年中,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2700多万人受灾,71万多间民房被损毁,农作物受灾面积220多万公顷。广东在过去5年中,由于榴莲、尤特、玉兔等台风登陆,对141个县1769个乡镇造成很大破坏,受灾人口超过3000万。另外,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开展,人们在吃穿
9、住用等根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对良好生态的需求、对优美环境的向往也越来越迫切。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表达。 从加快区域林业开展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沿海地区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林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兴旺的产业体系,这也是中央林业决定所确定的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林业开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具有较好的林业根底,又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根底,同时还要有民众的生态意识为根底。就全国而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兴旺、科教文化进步、人才资源丰富,并且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些都
10、是其它地区难以相比的,为沿海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奠定了很好的根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新时期实现林业跨越式开展的骨干工程,更是带动沿海地区林业走向现代化的根底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针对沿海不同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开展林业产业,这是沿海地区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课题,也是沿海地区加快林业开展的重大机遇。 从扩大改革开放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沿海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集中表达了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成果。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可以进一步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状况、美化人居条件、优化投资环境,有利于
11、展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促进对外交流和扩大开放。特别是通过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把广东的红树林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红树林连接成带,对维护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沿海地区的绿色屏障,是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中坚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的大局出发,对照构建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的要求,切实看到沿海防护林在区域经济社会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
12、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开展阶段。 二、总结成绩,分析问题,准确把握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开展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开展壮大。1991年,国家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后,开展速度明显加快。进入新世纪,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沿海地区林业建设的力度,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步入了快速开展的轨道,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成效。 一是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根本形成。据统计,过去2023多年来,沿海地区累计造林38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由24.9%提高到35.5%,增加了2023.6个百分点。新造或
13、更新海岸基干林带7884公里,使海岸基干林带总长到达17000公里,初步实现了合拢。根本形成了以村屯和城镇绿化为“点,以海岸基干林带建设为“线,以荒山荒滩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为“面,这样点线面相结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根本框架。 二是加强了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近年来,沿海各地认真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制定开展规划,出台相关条例和方法,滨海湿地保护力度明显加强。截至20x年底,沿海地区共有国际重要湿地7块,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9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43万公顷,同时建立了多处湿地公园,黄河三角洲、双台河口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
14、量明显上升,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三是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增强了沿海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2023多年来,沿海地区不断加强生态治理力度,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2023万公顷,土壤侵蚀模数下降25%。沿海地区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一些地区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已经得到根本控制。营造农田防护林2.2万公顷,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近50万公顷,控制率达80%以上,有效地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稳产增产做出了积极奉献。 四是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改善了沿海地区人居环境。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结合区域绿化美化,加快了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极大地改善了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不少地区根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城市园林化、通道
15、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根本建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生活环境。特别是很多滨XX县区已经成为林带纵横、绿树成荫、人居适宜、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提升了我国城市的建设水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归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沿海防护林的定位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开展的需要。沿海防护林工程启动之初,由于受到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把目标主要定位在绿化海疆、防风固沙之上。在编制工程规划时,主要突出了海岸基干林带、农田林网建设和荒山绿化,而无视了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红树林的保护开展和城乡绿化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工程规划执行中,一些地方
16、更是把沿海防护林简化为基干林带的建设。没有真正形成从滩涂红树林、滨海湿地到海岸基干林带、城乡防护林网、荒山绿化,这样一个多个层次、相互衔接的复合型防护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沿海防护林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不能适应新形势开展的需要。 (二)沿海防护林的总量缺乏,难以承担抵御海啸和特大风暴潮的重任。从森林资源情况看,沿海防护林工程范围内221个县的森林覆盖率为35%,虽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多百分点,但与沿海地区开展林业的优越条件相比,与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要求相比,应该说算不上高水平。特别是在11个沿海省区市中,有6个省份的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本省平均水平,应该说沿海防护林还有很大的开展空间。从海岸基干林带建设看,还没有实现完全合拢,特别是在一些泥质海岸的盐碱涝洼地和沙质海岸的风沙频发地,基干林带还是空白。全国约有3800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