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市村委会干部队伍培养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推进乡村“三支队伍建设,解决好效劳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村委会干部队伍是乡村“三支队伍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效劳群众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为制定并实施村委会干部队伍“三年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我们采取全面摸底、问卷调查、进村走访、与民座谈等形式,对全市村委会干部队伍培养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 一、全市村委会干部队伍的现状 我市现有建制村2779个、村委会干部9298人(含村主任2779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总体情况。 1、政治面貌。党员7576人,占81.5%;非党员1722人,占18.5%
2、。 2、性别组成。男性成员7576人,占81.5%;女性成员1722人,占18.5%。 3、年龄结构。35岁以下341人,占3.7%;36岁至45岁2396人,占25.8%;46岁至55岁4246人,占45.7%;56岁以上2315人,占24.9%。 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067人,占54.5%;高中及中专3731人,占40.1%;大专及以上500人,占5.4%。 (二)村主任情况。 1、政治面貌。党员2211人,占79.6%;非党员568人,占20.4%。 2、性别组成。男性2632人,占94.7%;女性147人,占5.3%。 3、年龄结构。35岁以下88人,占3.2%;36岁至45岁5
3、95人,占21.4%;46岁至55岁132023人,占47.1%;56岁以上788人,占28.3%。 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27人,占44.2%;高中及中专1266人,占45.5%;大专及以上286人,占2023.3%。 二、村委会干部队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年龄结构普遍老化。村委会干部中,46岁以上的占70.6%,46岁以下的占29.4%,其中35岁以下的仅占3.7%;村主任中,46岁以上的占75.4%,46岁以下的占24.6%,其中35岁以下的仅占3.2%。村委会干部特别是村主任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二)文化程度有待提高。村委会干部中,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占94.6%,大专
4、以上的仅占5.4%;村主任中,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占89.7%,大专以上的仅占2023.3%。村委会干部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三)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具体表现为“六多六少。一是短期培训多,中(长)期培训少。二是政策理论培训多,专业技能培训少。三是封闭培训多,开放培训少。四是主职干部培训多,一般干部培训少。五是现任干部培训多,后备干部培训少。六是传统培训方式多,现代培训方式少。 (四)后备干部日益匮乏。各地普遍反映,由于村干部工作压力大、经济待遇低,绝大多数有能力、有技术的优秀青年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回村当干部;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离开农村进入城
5、市、城镇,村干部队伍出现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加强村委会干部队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培养规划,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全市村委会干部队伍的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并实施全市村委会干部队伍“三年培养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分步推进实施。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市村委会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文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效劳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转变培养模式,提升培养实效。一是由注重政策理论培养向注重实际能力培养转变。根据农村基层实际,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效劳群众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
6、培训。支持和鼓励村委会干部参加各类成人学历教育,提高文化水平。二是由注重封闭培养向注重开放培养转变。多组织开展一些外出考察、横向交流和专题研讨活动,开阔村委会干部的视野,拓宽村委会干部的思路,促进他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三是由注重主职干部培养向注重统筹兼顾培养转变。加强对村委会一般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三)整合培养资源,完善培养机制。整合组织、民政、农办、农业、扶贫、教育、人社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抓总、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的村委会干部培养机制,加大对农村党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力度,提高村委会干部培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 (四)落实培养责任,强化培养保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村委会干部队伍培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分类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打造一支基层群众满意的村委会干部队伍。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