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思考调研报告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是当前乡镇工作的重点,也是打造“和谐南部和构建丘区经济强县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调研组几名同志下乡镇,到机关,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摩、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等形式,就我县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此根底上,分析了原因,并对提高乡镇干部化解社会矛盾能力提出了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现状 (一)开展农村经济方法不多 带着农民开展致富的能力不强。 当前,农村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农民综合性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开展经济是全党的第
2、一要务,也是检验乡镇干部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如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对乡镇干部抓经济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广阔群众思富、快富的愿望日益迫切。但乡镇干部带着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不能成为群众走向富裕的领路人。调查反映, 一是大多数乡镇干部缺乏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不懂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那么,加之外出学习考察时机少,对新技术知识和技能有畏难情绪,不敢正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更不敢大胆地带着农民跳出农业谋开展,走出农村闯市场。有的抓市场经济工作是门外汉,只能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缺乏根据农村经济不断开展变化的形势提高驾驭市场
3、经济的能力,引导农民从更宽的领域发家致富。 二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但有些乡镇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视野不宽、思路不清、方法不多。有的开展经济局限于老套路老方法,不善于开展商品农业和工商业;有的守着“金饭碗去“讨饭,找不准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没有清晰的开展思路。不善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跟风。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知之甚少,市场开拓面十分狭窄,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是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但有些乡镇干部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艰苦创业精神不佳、开拓进取干劲缺乏。有的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热衷于创造“显绩,对乡
4、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考虑不多;有的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不善于带着群众找准路子、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热衷于向上级讨钱要钱;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当“太平官,得过且过,任职多年,山河依旧。 为民效劳技能欠缺。 乡镇干部为民效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没人做、没时间做、没心思做这几个方面。 “没人做,是指基层干部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效劳需要。目前很多乡镇机关干部加上七所八站,人员少那么几十,多那么上百。但经过几次机构改革,真正精通农业生产科技的干部少之又少,很多乡镇几乎没有科班专业人才。局部基层干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劲头缺乏,缺乏农民需要的专业技术,没有掌握适应当地和行业特点的一技之长。一
5、个乡镇的数十名乡干部,大多是组织管理人才,没有技术,学农的少,懂农的更少。不是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那么困扰群众的农技推广、科学种田、防疫减灾、种植结构调整等难题怎么能解决呢。 “没力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农民具有相应的创新观念、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等,也需要基层干部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效劳。而现在一方面很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灵,盲目从众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不少基层干部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规律,缺乏带着农民调整经济结构的能力,加之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乡镇干部难以甚至无法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效劳,这样,就会因农民有效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实现不了而产生矛盾。至于有的地方越俎代庖
6、充当调整主体,不顾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条件,以行政手段强迫农民调整经济结构的做法,更会因给农民利益带来损失使矛盾增多和加剧。 “没心思做,调查中发现,在乡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改革时期,乡镇干部在心态上是,“三等三看,即等改革方案,看是否真正执行;等改革过程,看谁肯真正下岗;等最后结果,看谁敢真正落实。在去留上是“三凭三不凭即凭跑、凭送、凭关系,不凭本领、不凭政绩、不凭实干。有人(官场背景)、有钱、就有岗,真干假干一个样。于是=/=的人干事,=/=的人混事,=/=的人坏事。极大地挫伤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根本没有心思抓农业生产,严重影响了乡镇当前工作。 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组织。 一是基层干部没有将劳务
7、输出当成一个产业来抓,缺乏有效组织,导致农民工无序流动。 二是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再培训无能为力,致使农民工大多无技术技能专长,学历低,盲目闯、碰运气,只能打些零散工、粗重工、况且工价低下,工作不稳定,收入无保障。 三是乡镇干部在劳务输出的组织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中间环节,没有中介效劳组织,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本钱。 (二)化解农村债务矛盾能力较弱 巨额乡村债务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最近十年间,=年分税制前,乡镇的财政根本上由县级统收统支,基层政府根本上没有债务,而=年后,乡镇财政普遍成为一级财政,在新税制下,“财权上收,事权下移,使乡镇逐渐沉淀了大量债务。据县审计局最终审计,全县乡镇负债=。=亿元,平均每
8、个乡镇负债=万元;村级债务=。=亿元,村平债务=。=万元。 上世纪=年代,乡镇为完成自上而下的诸如“普九、“村村通、“井池园等各种达标升级任务而负债达标。一个广泛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这种做法说:“采取什么措施我不管,政策不能违背,任务必须完成,否那么追究领导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想方法加重农民负担,变卖集体资产及向各方高息借贷。一位镇长说。 乡镇达标任务常常又分摊给了村干部。一旦村干部不能及时收齐乡镇下达的税费任务,就不得不通过变卖集体资产或借高息来上缴税费。村级债务因此形成。 乡镇负债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后欠下巨额债务,普九工程建设拉下大笔债务,
9、前任乡镇领导搞政绩透支,“寅吃卯粮又欠下一笔债务;加之乡镇年年垫税、提留尾欠不断增加、弃田抛荒、全家外出形成的税收悬空、老债务利息的自然增长等诸多原因,致使乡镇债务屡屡上升。旧债还不上,新债又增加,致使债务越滚越大。 巨额的乡村债务掣肘着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乡镇干部被沉重的债务缠着不得脱身,有时为了躲避债主要债,还不得不东躲某省,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来谋划开展事宜。一些欠债较多,没有归还能力的乡镇对开展前景失望,存在着“看摊子,守门户现象,多数干部对乡镇工作充满困惑和无奈。“现在镇政府每天都有来讨债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镇领导苦恼地说。 而农业税收的取消,又使这个既有
10、难题更加凸显,如何来化解乡村债务这个“结中结呢。很多乡镇干部一谈起这个问题就直摇头,表示对化解债务无能为力。 一是乡镇原有资产已经根本用于抵债。东坝镇一位镇干部说,“乡镇企业、山林、湖泊、水塘等资产,该卖的都卖了,该处置的全部处置了,有的是用资产抵,有的是经营权承包。现在山林湖泊几乎全都是私人经营的了,甚至包括堰塘。 二是招商引资、开展工商难度很大。“目前想迅速开展工商业有很大的难度,招商引资很难,一是条件有限,交通不便,别人不愿来;二是没有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三是没有税收优惠,沿海该交=万的税交=万就行了,这如何吸引别人来我们这里办企业。一位乡镇的领导对我们说。 三是不允许追收农民欠税。以前
11、局部农民拖欠的农业税,现在的规定只能挂在帐上,不允许追要,还债的途径就难有了。“乡村债务不但没有化解,利息还在增加,数字还在上升,这个包袱甩也甩不掉。 四是上级转移支付十分有限。一位乡长说。“我乡=人,属中等乡镇,国家转移支付=万元(不包括工资和民政上的支付),但 一是上级要代扣公路税、计生税、升钟水库水费粮以及区级上交款等,占总支付的=,大约=万元左右; 二是发放村干部工资,县上核定的村干部工资为=万,但实际要发=多万元; 三是还要解决上级批复的各种农民x金费、五保户生活费等支出,实际乡镇的活动经费缺乏=万元了,乡镇只有靠寅吃卯粮来维持运转,就更不用说还债了。 四是农民负担依然存在,乡镇干部有心无力。=年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升钟水库水费粮、世行粮等负担人平也有三四十元。大多数农民本身受益不多,同时认为取消了农业税就不得再交钱了,因此不愿交钱交粮,乡镇干部对此很是无奈。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