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调研报告 一、双井村脱贫攻坚工作根本情况 黄羊洼镇双井村位于黄羊洼镇北部,辖区总面积为3.5万亩,其中:耕地1.5万亩、林地1.5万亩、草地0.18万亩;辖12个自然营子、14个村民组,全村共有687户2342口人(少数民族7口人),常住450户18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317人,未脱贫40户92人,已脱贫86户177人,标注稳定脱贫16户48人。贫困发生率3.9%。贫困户中因病致贫56户121人,因残致贫20户45人,因学致贫6户18人,因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60户135人。主要问题是贫困户因病致贫脱贫难。 截止2023年9月,未脱
2、贫2023户25人,预脱贫29户66人。边缘户6户14人,脱贫监测户28户75人。2023年新识别8户18人,返贫3户9人。截止目前贫困人口发生率为2.22%,比上一年度下降1.68% 脱贫标准为两不愁三保障,人均年收入高于3600元。 双井村到户产业养羊2023年29户68人到户羊272只资产收益39户65人。2023年养羊50户124人到户羊449只,资产收益63户12023人。2023年为23户54人实施到户羊246只。2023年资产收益66户120人。危房改造工程,c级修缮42户(一般户24户,贫困户6户,低保户12户)鉴定d级危房42户,重建36户(一般户2023户,贫困户19户,低
3、保户7户),鉴定d级危房未建6户(自己有平安住房3户,无人居住3户) 产业指导员2023人,参加2次培训,跟随工作队入户开展工作。 村集体收入,承包机电井,新安装了光伏发电。 本村有生态护林员5人,全村分5个区域各自负责。 旗级公益岗7人。 异地搬迁8户22人。后续产业有劳动能力的在大棚干活,没有劳动能力的享受资产收益工程 资产收益金二次分配公益岗12023户235人,在各村负责卫生清洁。工程召开村民大会,贫困户全部参与并按劳取酬。平均每人400元。 二、贫困状况分析 1、致贫原因复杂。有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致贫原因、情况复杂,增加了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特别是缺技能
4、、缺资金的贫困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技能培训,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贫困户需要政策兜底、资金兜底,对于地方财政存在一定困难。 2、收入渠道单一。由于双井村村农业开展程度不高,对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村里群众主要依靠农业收入,收入构成单一,增收困难。 3、存在贫困制约。由于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常年干旱少雨,根底设施建设本钱高、水利等为主的根底设施建设滞后。 4、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由于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缺乏,思想相对保守,开拓进取精神缺乏,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参与扶贫产业开展和根底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增加了脱贫攻坚难度。
5、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群众内生开展动力缺乏。二是产业开展结构调整较缓慢。暂无龙头企业和经营合作社作支撑,现有经济作物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优化,需投入科技和人才力量,延伸农业产业链开展链条。自然条件恶劣,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同时生态环境、根底设施薄弱,人居环境、医疗条件差,村民自身开展动力不强、文化素质较低,虽然近年来在相关扶贫政策的带动下,产业开展、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修建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群众持续稳定征收上还需再下功夫。双井村长期以来都以种植玉米、荞麦、谷子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地块分散,面积规模少、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四是村容
6、村貌整治效果不够理想。大局部群众生态环保意识不强,乱堆乱放的现象常有发生,严重影响村庄的干净整洁。各村虽有一定的公共设施,但由于有些设施不达标,设施不全等,导致村容村貌脏、乱、差。五是根本医疗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双井村虽然有一个村卫生室,但由于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有限,村民很多疾病还需到镇上或市里就医。 四、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实现适龄学童零辍学。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硬件、软件条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扶贫与扶志及扶智相结合,消除“等、靠、要思想。积极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力争群众脱贫致富,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
7、摆脱“精神贫困,防止落入“坐着等救济的陷阱,从思想入手,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有力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志气。 (三)大力加强人员技能培训,保障家庭就业全覆盖。结合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技术特长情况,根据岗位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向和培训方案。 (四)严格执行村庄规划,积极推进配套根底设施建设。包保帮扶点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创新,以根底设施升级、公共效劳提升、产业优化开展等为重点,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等自行设计和组织实施“n项行动方案,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域品牌。 (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能动性,加大地块盘活力度。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社会力量参与经营承包开发迁出地土地、林地;探索实施兜底收储政策,对搬迁新市民尚未流转的承包地、林地,采取以政府出资收储的方式,统一流转到政府平台公司,再通过政府平台进行流转使用,既有利于盘活贫困户土地资源,又可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也可防止新市民回流。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