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调研报告 沉重的打击 202223年初,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到达126人,其中县外97人,县内29人。5X8226;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潮,不可防止地对以劳务输出为支柱产业的村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负担加重。5X8226;12特大地震,使该村138户全部受灾,其中倒塌房屋31户130间,严重危房2023户38间,一般受损75户211间,需重建41户172人163间,重建户和维修户占到了72.5%。经测算,重建户户均需支出重建费用78万元,除去各方援助,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户均贷款2.5万元;一般受损户除去各方补助外,户均也需支出202300多元,使许多刚刚
2、走出贫困阴影的家庭又背上了沉重负担,面临再次返贫的危险。同时,农村群众文秘杂烩网的其它支出仍在不断增加,比方因为中小学校撤并,农村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每月生活费用最少在二百元以上,而高中、初中每月那么在三百元以上,一户一个学生每年就要二、三千元;再比方,婚丧嫁娶、修房造屋送礼本无可厚非,但近年来农村礼金水涨船高,一般最少50元,多那么20230元至数百元不等,普通家庭因此陋习去年平均就要送出2022元左右,加上看病花钱、产业开展投入等,使农民花钱的工程增多,负担加重。 收入减少。202223年,村务工总收入有望到达120万元、人均近1万元,但突如其来的地震和严重金融危机使大家的发财梦破碎。地
3、震当月,全村就有50名农民工返乡,年底前全村126名农民工全部返乡。202223年实际务工总收入34万元,人均才3000元,与202223年相比人均少4000元,与期望相差6000元,收入锐减。返乡后,劳力主要投入到灾后重建中,无重建任务的大多数都在为亲戚朋友帮助,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年底重建任务根本完成后,许多人自发外出找“活,却发现工作极其难找,有也是收入较低且无保障,大多数花了冤枉钱、跑了冤枉路,却没有着落,不得不返乡。 心理失衡。面对沉重的还债压力和经济负担,本想下功夫挣钱,却不料遭遇经济寒冬,突然没有了来钱门路,往年出县务工近20230人,今年春节期间才外出2023余人,许多群众对此
4、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对以后干啥心里没底。一些人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变得空虚烦躁、彷徨不安,使得本来平静祥和的村庄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家庭矛盾增多,邻里纠纷多发。特别是一些本就游手好闲的人整日游逛,无事可干,农村酗酒、赌博之风开始抬头,治安案件有所上升。 积极的变化 调研中发现,尽管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给村造成了沉重打击,使农民增收更为困难,维稳压力更加沉重,但在镇村组织的努力下,返乡农民工在就业观念、就业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可喜的积极变化。据初步统计,截止3月底,全村160名充裕劳力除去从事农业产业外已就业122名,其中县外务工28人,县内务工52人,自主创业就业42人。 技术工从“徒有虚
5、名变为“强势群体。去年之前,泥瓦工、木工、驾驶员等技术工用工价格较低,一般为50至60元一天,而从事煤矿、金矿等井下作业的体力劳动者日工资到达200元左右,因此许多技术工都放弃了所从事的专业,转向高风险、大强度、高收入的井下体力劳动,呈现“脑体倒挂的现象,也使大力推开的技能培训无人参与。去年“5X8226;12地震以后,技术工非常紧俏,工价大幅提高,日工资可达120元。今年赴县外务工的无一例外是技术工或熟练工,在县内周边找到相对固定工作的有70%是技术工或熟练工。有一技之长的劳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找到工作,劳动环境相比于井下作业更加平安稳定,收入相对较高且有保障,对此,许多务工人员
6、意识到了技能的重要性,开始纷纷主动找政府参加培训或“拜师学艺,谋一技之长,为今后就业打下根底。 农民自主创业从“不敢着手变为“大胆争取。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一些技术技能,对市场经济也有了一定了解,具备了创业的根底和愿望。但过去由于打工容易、挣钱无风险,创业热情不是很高,但现在外出务工越来越困难,创业也就成为当前不错的选择。村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就新建了1个免烧砖厂,新开了1个规模较大的石场,新增21台汽车,新增餐饮、维修、商店等个体户4户,共安置了40多个劳动力就业。 农业产业工程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开展。过去农村开展产业工程,农民思想上普遍存在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的
7、顾虑,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强,尽管行政全力推动,但效果很不明显。而今年,由于外出务工无好门路,大局部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众赋闲在家,加上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扬,有利可图,促使群众开展农业产业工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村新增5头以上养猪户21户,20230只以上乌鸡养殖户4户,蔬菜种植大户5户,养蚕专业户7户,还有12户方案明年种植烤烟50亩,40多户正在建设圈舍准备养猪,农业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开展势头。 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从“消极对待变为“积极参与。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工程投资有限,往往需要发动农民义务投工投劳,但由于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务工,许多根底设施工程很难推进到位。现在大局部劳动力返乡
8、,方案在本地开展产业,但苦于交通、水电等根底设施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实施,因此,“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农民的主流思想,许多农户开始强烈要求修建道路、水、电等设施。该村去年到现在,已新修村组道路1.5公里,农电改造800米,修建沼气池85个,年内方案还要修建、改建道路2.7公里,修建灌溉水渠650米。 有效的做法 调研中发现,去年农民工返乡潮出现之后,镇村两级组织就开始关注此事,主动采取措施,通过本地企业“扩容、重建工程“消化、增收产业“转移等方式主动安置返乡农民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是建立帮促机制,加强教育引导,着力转变返乡农民工的择业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镇村首先在全村开展了摸底调查,对返乡
9、农民工个人专长、择业意向、产业根底、家庭困难等方面的根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在此根底上建立帮促机制,采取分片包抓、结对帮扶的形式,将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产业开展、解决具体困难等责任细化落实到了村干部和无职党员的人头。同时村“两委采取召开村民会议、上门入户、田间地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为农民工分析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新政策、新措施,引导他们适应形势、看到机遇,积极就近择业或者开展农业产业工程增加收入,改变了群众的择业观念,增强了开展信心。 二是抢抓重建机遇,扩张本地企业,积极拓展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地震发生后,村“两委就敏锐地看到了重建带来的机遇,依托村内优质石材
10、资源,由村支书带头、村民入股创办了一家年产值1300万元的石料加工企业,主要为重建工程XX县区水泥厂、略钢公司等工业企业供应石料,目前石料厂经营形势良好,除专业技术人员外还吸纳本村返乡农民工6人,带动开展村内27户会驾驶技术的群众购车辆、跑运输。村上还利用闲置场地招商新建了一家年产值600万元的免烧砖厂,不仅低价供应当地重建用砖,还吸纳了本村5名农民就业,带动了7、8台汽车跑运输。同时,村上抓住重建机遇,选择有头脑、懂技术的人有组织地在本地邻近乡镇承揽工程,带动20余名农民工增加了收入。 三是落实产业工程,强化组织效劳,有效推动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为鼓励农民开展产业增收致富,村“两委一方面狠抓
11、龙头带动,以位于该村的荣源生猪养殖公司为龙头,成立了村养猪协会,建立了2023万元的开展基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互动开展模式,带动村内5头以上的养殖户25户,年内方案开展到7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半数以上。同时利用我县独一无二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乌鸡,正在新建一家年养殖能力5000只的标准化养殖场,可带动周边30余户群众。另一方面围绕户均有12个增收工程的总体思路,积极创立党员干部示范户,并利用示范户对群众情况清、底子明、号召力强的优势,在工程选择、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上进行示范引导,带动58户以务工收入为主的农民工家庭确立了新的增收工程。 深刻的启示 村的情况是县乃至西部贫困地区返乡农民
12、工问题的一个缩影。正确理解地震和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的冲击,解决他们的就业和增收致富难题,不仅是调整农民增收结构、推进农村经济转型的一次难得机遇,也必将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起点。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必须站在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提高认识,正确引导,通盘考虑,统筹解决。 启示之一。强化基层组织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前提。乡镇和村级组织在破解农民工问题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大有可为。特别是村组干部具有农民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他们大多数能力强、点子稠、路子宽、威信高,又最了解务工群众的情况,在农民工心理疏导、思想教育、产业开展、转移安置工作上的亲和力强、方法操作性强。要建立健
13、全工作机制、责任机制、鼓励机制,促使村组干部和优秀党员积极发挥好参谋、推手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多地将农民工的就业安置问题在村一级消化。要发挥好基层综治、调解、司法、公安机构的作用,宣传法制,调解矛盾,化解纠纷,确保农村社会治安稳定。要发挥好各类产业协会、基金组织、专业合作社、互助团体等中介社团组织的作用,精心呵护好这一新生事物,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进行有益的引导和管理,促其在农村经济开展中有所作为。 启示之二。扩大扶贫扶持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因素。作为西部地区的国家扶贫重点县,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捆绑、四结合、五到位的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多年的努力也
14、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立地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扶贫的步伐跟不上外界开展的步伐,农民脱贫致富的底子很薄,仅5X8226;12地震一场灾难就使成千上万的家庭花光了家底,背上了沉重负担。因此,必须适时调高贫困线标准,切实加大对山区贫困县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造血功能。特别是对这次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地方,应特别增加扶持资金,帮助恢复根底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减免或代偿农民建房贷款,解除农民沉重负担,防止因灾返贫。同时,应建立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基金,扩大和提高农村低保,增加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农村中小学寄宿生补助金额,较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 启示之三。拓宽就业渠
15、道是破解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面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严峻形势,必须改变外出务工独大的现状,利用灾后重建机遇和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推进根底设施建设的机遇,盘活本地用工需求,将外出务工、本地用工、自主创业、从事农业产业等就业形式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要加强用工信息的交流,组织农民工有目的地外出务工,提高保障;要出台导向性政策,对聘用返乡农民工的企业给予各种优惠,促其更多地使用本地农民工;要下功夫研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拿出专门资金予以扶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确保多渠道化解农民工就业难题。 启示之四。培育新型农民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大批有文化、有素
16、质、懂技术、懂政策的新型农民作为中坚力量。从202223年下半年开始,我县就在全县逐步推行了以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必须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深入学习宣讲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法制教育,提高村民的政策水平、道德水平和法制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民工的就业愿望和村情实际,制定长期的农民工培训方案,整合各渠道的补助政策和培训工程,突出市场急需的专业技能和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培训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到达一人有一技、一家有一业的良好效果。 启示之五。壮大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