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一、总体思路 为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工作,我区及时调整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思路,即按照省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采取分类指导、梯次开展、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力争在农业大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上有新突破,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开展上有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机制体制的探索上有新突破。通过全面推进,初步构建起田园式风光、集约化生产、城市化生活、社区化管理的具有都市特点的繁荣和谐新农村根底框架。 二、重点任务 (一)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培育特色产业,扶持农民创业,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和农民稳定就业,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一是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
2、业。立足于区位、资源、特色等优势,加速开展农业产业化,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开展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按照组团开展的要求,重点开展奢岭、双营、主XX县区和山河四个组团,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居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区域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培育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夯实根底。重点抓好“五大产业。即抓好以梅花鹿为主的精品畜牧业、以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农家乐旅游业和以生态采摘为主的林果业、以农产品为主的加工业。通过产业的开展,为农民增收创造现实条件和长远根底。三是培育创业主体,挖掘农民创业潜力。千方百计鼓励农民利用技术、资本和资源进行创业,着力培养出一批小老板、农场主、牧
3、场主和经纪人,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开展和分工分业进程的加快。我区把今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创业年,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一批典型,推广一批经验,取得一批成果。力争经过几年的分类开展,使134个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到2023年,全区初步建成融入城市型新村15个,城郊效劳型新村15个,中心集镇牵动型新村30个,资源开发型新村25个,特色产业主导型新村41个,企业带动型新村8个,根本上使x新农村建设各具特点,全面提升。 (二)科学制定规划,加强根底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 一是制定规划。按照产业开展、村屯布局、根底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开展等要素,分期分批分类制定高标
4、准的开展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二是稳固完善提高省市区三级示范镇村典型。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使这局部建成村的新农村建设更加完善,带动和典型作用更加突出。三是加快根底设施建设。加强屯路建设和改造、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抓好改厕和村屯绿化美化工作。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分三批实现村屯三通(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七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生活能源洁净化和农村信息网络化),到202223年,有20%的先行村实现“三通七化。通过根底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变,让农民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三)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在示范和引领上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培育和开展
5、产业典型。按照我区确定的农业开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农家乐旅游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典型。通过典型的引导,解决区域开展特色和农民增收问题。二是打造新农居典型。按照功能设置,分区建设,实现人居与生态环境相和谐。三是重点扶持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使一批功能相对齐全、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和小城镇初具规模和具备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农民集中居住,推进土地集约化,加速土地流转。四是农村社区化管理。在农村引进社区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效劳作用,满足农民对公共效劳的需要。 (四)统筹协调,配套建设,全面开展,建设和谐新农村。 一是培育建设主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打造农民教育体系,积极引进新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完善
6、区内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农民夜校建设,形成“三位一体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今年,我区农民夜校开展到50个,农民大院开展到20个。二是丰富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满足农民求乐、求美、求康健的需求,重点强化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人心、聚人气,形成合力,增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推进农村民主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开展。创新和探索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新模式,继续推广“三驾马车管理模式,到达全面铺开,特别是要完善屯务理事会,让农民真正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管理。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水平,为农民就医创造方便条件;探索和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解决
7、农民的后顾之忧;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为农村学龄儿童提供优质的义务教育。 三、保证措施 我区从五个体系建设入手,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开展的中心工作来抓,高度重视,纳入日程。成立新农村全面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副书记和主管区长具体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保证人员编制、车辆、经费。各乡镇(街)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组织,设立专门的办公机构,保证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的顺畅。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一是出台产业开展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首批推进村的产业贴息,推进特色产业开展。二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8、今年省市拿出一局部专项资金支持全面推进县区新农村建设,我区一定按照要求做好配套,同省市资金一起集中使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提高乡镇、村组和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奖补资金采取现金和实物的形式进行兑付。三是建立农民创业政策体系。结合省里全民创业政策,制定x农民创业政策,引导农民形成创业高潮。四是创新用人机制。为了鼓励村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今年我区在村级选拔特别优秀的支部书记到乡镇政府中任职,在工作岗位不变的根底上,工资由财政解决。在村级组织考评体系建设上,采取述职的形式加强群众监督,对考核优秀的基层组织给予奖励,对测评不合格或群众意见较大的进行调整。五是建立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以政府出资的
9、形式,试点成立村级保洁员队伍,建立村屯卫生环境管理的常态机制。 (三)构建多元投入体系。一是捆绑使用支农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把农业、水利、交通等专项资金相对集中用于新农村建设。二是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新农村建设。通过冠名、给予政治待遇等方式,鼓励家乡出去的成功人士投入家乡新农村建设。三是市场化运作建设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和城市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利用惠农政策筹集资金。充分利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安华农业保险、村村通等国家政策性投入,吸引农民参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建立部门帮扶体系。按照“家乡人包保家乡,哪个村出来领导干部就负责哪个村新农村
10、建设的原那么,有重点地选择74个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保全区134个行政村,按照三年一届,确定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纳入部门岗位责任制考核范围,形成城乡联动、合力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气氛。 (五)严格考评监督体系。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任务和职能进行细化、明确,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各乡镇(街),作为工作督导和年末考核验收的依据,严格兑现奖惩,保证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两年来新农村建设,我们感觉还有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推进步伐。主要表达在: 一是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业生产本钱提升,挤占了农民
11、的局部应得利益,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很大;受市场粮价波动影响,靠粮价上涨拉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局部农村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二三产业比重较小,农村经济开展后续力量缺乏。 二是局部群众思想认识尚未完全到位。有些农民认为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无非是对农村政策的翻版,换汤不换药。不能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缺乏主动精神,思想消极,认为新农村建设与我无关,应由国家投入,是国家的事,是政府和领导的事,陷入了政府包办代替的误区,产生依赖心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开展相对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开展相对滞后,农村公路只建不养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村的医疗卫生效劳站、幼儿园、道路、
12、饮水等公共根底设施还不配套完善,村屯文化大院设施不配套,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有不少村屯没有文化大院,由于农村社会事业开展的滞后,使城乡差异更加明显。 四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匮乏,投入机制需要创新。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新农村建设缺乏资金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的投入机制上,多元投入,不均衡投入,基层没有整合资金的权利,很难形成资金的拉动效应。这两年政府虽然建立了新农村投入渠道,但存在着资金不到位的问题。202223年,市里发文规定,对市级试点村按照省里的投入标准(50万)进行投入,对及到达标准的新建农民夜校(三有3万,五有5万)给予补助,至今也没有验收兑现,造成基层
13、群众意见很大。同时,也存在政策连续性不强的问题,在XX市农业产业扶持上,菜蓝子规划中有x的菜田基地工程,但运行了两年已经取消了。目前x菜业举步为艰,希望市里对x蔬菜副食品供应基地建设给予更多的扶持。 五是市级包保单位工作不经常的问题。第一年,各包保单位能够按照要求与所包村对接,并有所动作,但随后的两年,除个别包保单位能够一如既往帮扶试点村外,开展工作的很少。 六是设立新农村常设机构问题。省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都已经单独设立,形成常设机构,但市里没有统一要求各县(市)区配套专门机构,新农村办公室人员不稳定,工作衔接不连贯。希望能够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统一形成新农村建设办事机构,给予编制,加强力量。
14、 应该说,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大政方针,新农村建设需要破解的机制体制问题很多,需要市里从宏观上研究,为基层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一是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除上专项新农村投入外,市里要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努力加大对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用到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工程上,集中财力改变农村开展滞后的现状。特别是要解决两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陈欠问题,树立政府的公信力。 二是要城乡联动,形成建设合力。要加快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机制,全市各部门涉及农村工作的
15、都要围绕新农村转,真正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在省市区三级包村单位保持不变的同时,研究新的包保体制和制约机制,真正使包保工作落到实处。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类团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深化村企结对共建活动,引导企业特别是广阔民营企业在帮助农村开展经济、开展农村事业。 三是要抓紧更新农民思想观念。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气氛,在全市上下形成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要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守法的生活观,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农村的新风气。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发生在农民身边的生动鲜活的例
16、子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更新农民的传统观念,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性农村保险等。要扎实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结合“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工程,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新农村。 四是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体制。要深化农村费税改革,不断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开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为新农村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