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新农村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65759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农村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新农村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新农村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新农村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新农村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3年新农村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新农村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一)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于20xx年xx月xxxx日,通过走访座谈,对城关镇马桥和刘竹园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和本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根本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农村开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大根底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

2、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地推进了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如何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崛起,全面实现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目标,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根本情况 马桥村位于利辛县城西约4公里,阜蒙河北岸,西和马店镇接壤,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共有人口4460人,辖23个自然庄,耕地面积4800多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64人。刘竹园村位于利辛县城西,和马桥村相邻,全村现有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2748多亩,辖9个自然庄,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35人。202322年两个

3、村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群众生活相对宽裕。 (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态势 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是镇、村两级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规划,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把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抓。二是深入开展了宣传发开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各个村都组织召开了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以及群众大会,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意义进行了宣讲。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三是城关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两委班子到外地考察学习,为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做准备。村两委首先重点是加强人居环境治理,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的困难,搞好村庄污水、垃圾

4、治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三)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 广阔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十分拥护,热情高涨。问卷调查说明,当问及当前村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上级政府解决时,有80%以上的农民提到新农村的规划和村庄道路的建设,认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农民很乐意参加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根底设施建设义务活动;95%以上的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表示满意。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新农村存在一些思想误区:一是认识简单片面。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狭义理解,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硬件建设,集中盖新房,村村通公路;另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从生产、生活到

5、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同步走。二是等靠要思想。认为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肯定会拨钱下来,因此水渠堵塞了等上面拨钱修,通村公路靠找上面要钱建,农田整修等上面安排,社会事业开展等上面给政策,从而无视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村干部反映,农民目前最为关心、询问的最多的就是,上面什么时候拨钱下来,拨多少钱。80%的农户认为:将来村里统一盖新房,现在自己建了新房要懊悔的,想盖不敢盖、等着村里统一盖,盼着上面拿钱盖的思想比较突出。三是畏难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基层干部有四怕:怕群众的思想难统一,难以合心合力;怕县市以下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担忧重走普九的老路,增加村级债务;怕公益

6、事业难组织,直接受益的群众热情高,间接受益的群众不热心,不愿出钱出力;怕农民收入难增加,普遍感到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缺门路和工程。极少数农户有四怕思想:怕惠农政策变,农资价格涨,农产品价格跌,会抵销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怕公益事业要自己掏腰包,农民负担可能借机反弹;怕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债务;怕干部瞎指挥,搞大拆大建,劳民伤财。四是急躁情绪。认为建设新农村只在喊口号,还没有大行动,应该在三五年就见效,最好有个实现的目标、方案。五是消极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换个新提法、新口号而已,换汤不换药,工作仍是按部就班,没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与

7、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我们在开展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无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镇村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加之近年来镇村加大了对重点产业开展、公益事业建设、根底设施等工程的投入和建设,使得镇村两级债务沉重,开展经济包袱沉重,经济开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二)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农业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型农业开展滞后,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根本上解决

8、他们的致富问题。大局部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三)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数量,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不注重拳头产品和品牌建设,盲目开展、机械效仿和低水平生产现象比较突出。 三、对策和建议 农业是根底,农民是关键,农村是重点。根底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那么天下稳;农民富,那么天下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大力开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开展。 (一)必须进一步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

9、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开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要利用村播送、会议、标语等手段,深入宣传好信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标准、要求、政策,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制约农村开展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镇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开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

10、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开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必须进一步抓牢主线,稳固和开展增收根底。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调整的着力点从局部面积的加加减减转到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上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开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来谋划农业,不断提

11、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开展培育以设施农业、标准农业、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体系的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种植、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开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要走特色化开展的路子,把特色做大、做优、做新,做出品牌,努力把粮食、棉花、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立产业集群村镇。 (三)必须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对一些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方法,大力开展规模养殖,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精细的管理方式,逐步开展状大起来,使他们不仅是科

12、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马桥村和刘竹园村共有种养大户20余户,在各方引导扶持下,效益显著,使一局部村民为此走上富裕路。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效劳的主体。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效劳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开展能力。 (四)必须坚持以点示范,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紧紧借助中央和省、市、县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以示范点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点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住宅、

13、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做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制定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要高起点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于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防止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到达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当前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狠抓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科学统筹资金,加快农村道路、学校、医院、给排水、供电、通讯等根底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必须进一步加大转移农民力度,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领域。近几年

14、,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呈加快趋势,务工经商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在县内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1万元左右,县外务工特别是在沿海兴旺地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1万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2万元。种田糊口敷日常、打工赚钱盖新房,正日渐成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围绕新农村建设今后几年,要继续重视农村劳动力资本开发,通过开展特色农业消化三分之一,开展非农产业吸纳三分之一,开展外出打工输转三分之一。一是加强外出务工的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就业的盲目性较大。要结合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务输转工程的实施,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注重劳务

15、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发育,特别要在劳动力务工集中的地方,以驻外办事处和本地人在外创办的企业为依托,提供农民工劳务信息和维权保障效劳中心,让农民出得去、能就业。二是大力开展非农产业。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骨干,农民就业的蓄水池。要进一步放活创业环境,鼓励千家万户创业,开展农村小型企业和农村效劳业,开展就业量大、市场有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进厂务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时机,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六)必须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和劳务中介机构,

16、开辟转移就业绿色通道。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阵地建设,以文明村建设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开展。要加强农村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阔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七)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效劳功能,不断完善农民新保障。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效劳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平安饮水水工程,推广农村改厕、改水,继续抓好镇村标准化卫生所、文化站、敬老院建设。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