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基于道德风险理论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发生机理分析.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65868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基于道德风险理论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发生机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基于道德风险理论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发生机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基于道德风险理论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发生机理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基于道德风险理论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发生机理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道德风险理论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发生机理分析: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银行的信贷业务,其信贷风险具体也包括操作风险、担保风险和道德风险。其中道德风险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很多贷款毕业生违约原因与其思想层面的动因有很大联系。因此,为了说明国家助学贷款存在信贷风险的深层原因,我们有必要运用道德风险理论进行分析。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道德风险 机理分析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项业务的开展在我国时间不到20年。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一开始便表达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过程,不像兴旺国家的助学贷款那样根本上是市场开展的自然结果,因此在开展过程中,其隐含的矛盾也随之

2、曝露,其中道德风险问题尤其突出,因此,为了说明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风险的深层原因,我们有必要运用道德风险理论进行分析。1 道德风险的定义、特征1.1 道德风险定义所谓道德风险,就是指当事人在履行自己义务的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及合同实施障碍等原因导致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一种时机主义行为。理论上讲,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它一般存在于以下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当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道德风险对社会的影响那么是宏观

3、层面的,其不良后果往往会使社会信用陷入崩溃境地。道德风险广泛存在于保险活动、借贷活动以及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经营活动中。1.2 道德风险的特征1.2.1 内生性特征。即风险的雏形形成于经济行为者对利益与本钱的内心考量和算计;利益的驱使是道德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1.2.2 牵引性持征。凡风险的制造者都存在受到利益诱惑而以逐利为目的的情况。1.2.3 损人利已特征。即风险制造者的风险收益都是对信息劣势一方利益的不当攫取,换言之,风险制造者Riskmaker与风险承当者Risktaker之间的不对称信息存在。2 道德风险在国家助学贷款工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2.1 申请人的道德风险表现2.1.1 “

4、虚假贫困骗取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贷款的学生制造虚假信息已经不是个别情况,局部地区的“假贫困现象非常明显。一般来说,贷款利率越低,归还期限越长,隐性补助就越大。所以贴息的助学贷款事实上学生只需要归还50%的利息,其实际利息就远远低于任何贷款的利率。但是这不应成为被利用的对象。2.1.2 毕业后“失踪,逃帐、赖账。由于助学贷款的发放是在学校进行,其归还的时间却主要是毕业离开学校后。所以经常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借贷人出现逃账,赖账等等。在学校无法掌握借贷学生联系方式的时候,商业银行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就容易变成呆账坏账,从而只能核消。我国四大银行为了行使自己的追索权都付出了相当多的人力财力,而这些却是不合

5、理的存在。2.2 高校的道德风险表现在贷款学生确实发生拖欠归还的时候,学校可以采取的方法也非常有限,一般常用的是拒绝办理毕业生的毕业手续和延期发毕业证的方法。虽然在执行上确实有待商议,但是强迫性的粗暴简单的处理方法表达的是学校没有太多精力可以分配到助学贷款的实施上。更重要的是,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借贷人,学校并不承当联系义务,所以学校和老师均没有连带责任。因此,在向金融机构提供成绩和品德鉴定的时候,由于见证人或银行的代理人往往是学生辅导员与申请人借款学生往往关系亲密,所以审查经常只是走走过场,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这就为助学贷款不能确保按时还款埋下了风险的隐患。2.3 银行的道德风险表现作为政策性

6、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虽然其追求自身利益方面的意图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也面对着巨大的还贷风险,尤其是其信贷人员可能徇私枉法,误报贷户信息,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另外,银行在发放助学贷款的时候无法摆脱其自身的局限性,所以在公平上不能保证。可以看到,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上,银行都明显倾向于名牌高校,看重的就是名牌高校的就业优势。贷款的回收有高校就业率作为保证,风险要低于对其他学校的贷款。所以这样的判断就造成了不同的高校学生享受的助学贷款不公平的出现。这也可以看作是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来自银行方面的一种另类意义上的道德方向吧。3 道德风险在国家助学贷款工程中的发生机理3.1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学生-银行间的风险

7、成因3.1.1 国家助学贷款缺少实际财产的抵押物。与一般商业贷款不同,国家助学贷款没有任何现实的财产作为抵押,而仅仅是以贫困生的信用和未来不确定的收入做抵押。如果贷款的贫困生毕业后不讲信用,或者毕业后收入不高,贷款的按时归还就成了问题。不仅如此,贫困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能否顺利就业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十分严峻的条件下,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贫困生更是如此。在当前就业状况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偏短、还款方式不甚合理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借款学生毕业后的还款压力非常大。如果再加上借款学生信用意识不够强,很容易导致其拖欠或逃避债务的违约行为。3.1.2 借贷双方信息

8、的不透明、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行为。越是信息不透明就越容易造成信用市场出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可能被放大。作为委托人的银行信息本钱高于申请方的借贷学生。而由于法制环境的不完善,信用环境的混乱,所以局部申请人完全有动机来隐瞒事实,使得银行无法获取真实的信息。在面对还款能力出现差异的时候,银行可能做出逆向选择,即在判断是否受理贷款的时候,不再严格按照是否贫困的标准,而是按照是否具有足够的还款能力,这在相当程度上,伤害了助学贷款政策的公平性。3.2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政府-银行间的风险成因3.2.1 政策性贷款天然的风险。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政策性贷款,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对有可能辍学的贫困家庭提供的

9、资助。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大学生违约率较高,且呈现出上升趋势,贷款风险越来越高,而国家规定银行使用各自现有信贷资金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并自行管理。在这样高的风险率情况下,假设政府部门不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那么会降低银行的贷款积极性,不利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因此政府需要积极给予银行政策性的扶持。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开始着手解决此问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政策扶持力度还是不理想的,银行方面的压力依旧巨大。3.2.2 “隐性补贴风险。国家助学贷款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国民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而设立的助学贷款工程。即使申请人全额返还了国家助学贷款,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与贷款现值之间仍然有差距,所以这局部差距就是国家

10、的“隐性补贴。在长周期的还款方式上,银行不能控制如此之远的通胀,更无法预测国家的补贴政策,所以银行在执行时,将会本能地退缩。参考文献:1陈燃,车巧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J.河南教育高校版,2023:23-24.2冯静.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制度构建J.知识经济,2023:100-101,104.3刘雨亭.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23:346.4袁本新.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问题和对策以广东省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3:14-16.5董雪梅,刘玉玮.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研究J.档案学通讯,2023:78-82.作者简介:黄震艺1972-,男,广东河源人,助理研究员、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