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亭村创立绿化示范村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一、根本情况 全村共有200户,665人。共有山林面积5747亩,耕地面积668亩。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栽培香菇等。202223年度人均收入达4192元。目前,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2人,其中支部委员2人。 202223年下半年开始,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根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村庄整治工作开展创立“绿化示范村活动。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阔村民的自觉主动积极参与下,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按照“绿化示范村
2、创立规划要求,以开展经济为动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开展,村庄环境全面改观,“绿化示范村创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宜林荒山绿化率达20230%,建成区村庄绿化覆盖率35%,农户庭院绿化比例95%,呈现出一个布局合理、管理有序、根底设施较为完善,通道整洁,环境优美、村庄与周围环境协调,村民富裕、村集体强大的新农村。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绿化是人们生理、心理的健康需要,是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标志。在创立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原那么,针对本村实际,扎实地开展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组织,科学规划 建立
3、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其他两委成员为成员的“绿化示范村创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根据规划建设工程要求,分项落实到各成员具体抓好实施,建立工程落实分工负责制,切实把“绿化示范村建设作为一项根底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人员到位。在此根底上,积极争取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充分运用林学、美学、生态学和可持续开展理论,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标准划定绿化面积,对周边村集体生态林、通道绿色走廊、河堤绿化、居住区绿地等进行分类指导、分类规划,着重表达生态特色、讲究科学性和个性化特征。一是规划在村委综合楼周围设立公共绿地;二是村民庭院绿
4、化尊重个人意愿,由村里无偿提供葡萄、柿子、石榴等适宜种植品种;三是充分利用路旁、宅旁和河道防洪留用地上进行绿化。使村庄形成一种“先见绿,后见村的绿色景观。 2、广泛宣传,提高村民绿化意识 加强“绿化示范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加强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村民群众树立绿化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把绿化示范村建设与“百千工程、“先锋工程、小康文明村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发动全村社会力量,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积极自筹资金,齐心协力搞好“绿化示范村建设,积极发动村民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在房前屋后、村头村尾进行植树,发动全村村民参加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9%。 3、因地制宜,加强绿
5、化建设 一是科学合理开发山地。目前全村开展生态公益林面积四千多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5.2%,村两委将继续加强林业管理,稳固生态公益林,力争更好的开展;提高笋竹两用林培育效益,将笋竹两用林培育作为一个中线开展工程,加强笋竹两用林的开发与管理,提高笋竹两用林的产量和效益;重点鼓励开展香榧产业,要将香榧种植作为一个长线投资工程和“特色养老银行工程,加大村集体经济对香榧产业的扶持力度,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适量香榧,到达户均五亩的面积。二是202223年对村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河道进行了整治,选用四季常青花木品种种植。整村的绿化建设做到乔、灌、花、草等合理配置,中心村建成宜绿化地段的
6、绿化率达20230%。 4、长效管理,稳固绿化成果 村两委专门成立了村庄绿化管理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并且制定了斗潭村村庄绿化管理方法,及时对村前村后的绿化地进行整理,对花草树木进行修剪、施肥、浇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将村庄绿化管理纳入村规民约之中,倡导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村群众的公共行为准那么,建立健全护林公约,对破坏村庄绿化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及时给予教育处分。 5、加大投入,鼓励群众庭院绿化 村两委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为村民提供绿化苗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阔群众庭院绿化的积极性,实现了广阔村民利益与责任的完美统一。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对全村的古树名木均建立了档案
7、,设立了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养措施,确保了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高亭村村民委员会 202223年2023月 第二篇:高埂村平安示范村创立方案XX县区高埂镇高埂村 关于深入开展XX市平安社区创立活动的 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动和组织高埂村各方面力量参与平安示范村的创立活动,全面提升我村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村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开展,根据高埂镇关于深入开展XX市平安社区(村)创立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镇党委政府关于平安建设的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开展观,以构建和谐村为中
8、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细胞工程、“大联开工程和“雪亮工程为支撑,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加强不稳定因素的前期预防,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托党建引领,推动村自治能力的提升,不断夯实村效劳功能,完善村立体化治安防控系统,丰富村法治、文化活动,美化村环境,提高村自治水平和效劳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归属感、平安感和满意度,实现我村社会稳定、治安安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工作目标 依托平安示范村的创立契机,到2023年底,把高埂村建设成为一个组织机构健全,自治能力显著提升,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效劳管理更加标准,普法宣传教育扎实开展
9、,邻里更加和睦,文化气氛更为浓厚,群众归属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的“平安示范村。 三、组织领导 高埂镇高埂村关于XX市平安示范村创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王九彬(党支部书记) 成 员: 方步刚(主任) 梁忠伟(民兵连长) 梁红秀(妇女主任) 罗红英(会计) 陈念华、高娟、汪秋梅(村服人员) 四、创立标准 (一)村组织健全。三级党建网格健全完善;村组织领导班子配备结构合理;村组织指导辖区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党支部,开展组织活动;村委会下属各专门委员会组织健全、职责清晰;村委会有独立账户,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标准;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职能与村自治职能别离,村委会的自治职能与经营管理职
10、能别离;村有调解委员会、专职治保巡逻队,有综治专职干部;村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平安创立领导小组健全完善,综治组织覆盖面达20230%;村综治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警务室、法律效劳工作站健全;科学划分村网格,有专人负责网格内根底工作,网格覆盖面达20230%。 (二)自治能力提升。制定完善村民议事监督、村务公开和村村委会工作报告制度;制定并公布村自治章程、村民公约和共建制度;开展以评议会等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活动;民主选举村民小组长,并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民小组长。 (三)防范体系完善。人防方面,有专职治保队治保员,履职效果明显;物防方面,院落有围墙、栅栏设施,符合物防标准;技防方面,充分利用现代
11、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村技防管理水平,确保道路视频监控系统正常有效运转,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监控到位;联防方面,治保队责任落实,作用发挥明显,治安指导督查有力。不断开展壮大以治保队为骨干,以人民调解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平安志愿者等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 (四)效劳管理标准。建立村综合效劳中心。明确民政、综治、计生、文化、信访、流管等根本岗位设置和各自职责;细化并公布村便民利民效劳工程和监督 ;建立村实有人口、出租房屋、辖区企业单位工作台账,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流动人口信息维护率达85%,发证率达95%,村房屋、出租房屋、用工单位信息维护率达20230%,根底信息维护合格率达95%
12、;志愿者、共青团、妇联参与村事务管理作用明显;村委会积极培育义务巡逻、民间调解等类型的社会组织,增强效劳管理的社会功能;多渠道帮助解决群众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就业、医疗、低保、救助等公共效劳工程,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高埂村定期组织和村民开展邻里互助效劳,对优抚对象、孤寡残弱、特困家庭的包户帮扶面达20230%;高埂村村民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和使用率达80%;加强村特殊人群的效劳管理,建立开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患者、违法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信息档案,健全开释解教人员安置帮衔接机制和村矫正机制。加强对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管,严防脱管、漏管。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效劳和
13、救助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开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失学青少年等关爱帮扶专项活动;高埂村环境优美整洁,卫生保洁制度健全。公共场所周围无乱堆杂物、存留垃圾、人畜粪便和污水。 (五)普法宣传落实。有固定的综治宣传阵地,综治、大调解、信访等政策知识宣传全覆盖;“法律进村、“以案说法进村等宣讲活动定期开展,群众参与率高,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根据案件发生的季节性、区域性和被侵害对象的特定性等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群众防火、防盗意识宣传,实现群众接受普法教育率达20230%。 (六)矛盾调处及时。高埂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完善,调解室单独设立,按照司法行政机关“六有标准标准
14、打造,有专门人员办公;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化解制度流程健全,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20230%。人民调解、劳动争议、法律援助、计生、流口等力量得到有效整合,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公安派出所专门机关在村建立工作站,确定工作联络员,重大疑难纠纷集体参与、协调联动、合力化解,实现疑难复杂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请村贤达、“五老七贤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担任村特邀调解员,作用发挥明显;调解员积极性高,责任心强;维稳信息员队伍健全,工作网络覆盖面广,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掌控,第一时间报告,村保持和谐稳定。 (七)文化气氛浓厚。村各种群众性队伍和团体管理制度化,活动经常化;村有健身娱乐小广场、多功能活
15、动室、图书阅览室、村平安文化宣传等文化活动阵地;建立学校、村、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方案地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参加村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和幸福家庭评选、表彰、授牌活动;村有群众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等,进一步丰富村文化。 (八)群众满意率高。村未发生刑事案件,未发生因民间纠纷激化酿成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未发生非正常越级上访事件;未发生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无刑释解教人员和村服刑人员再犯罪;无民事纠纷引发非正常死亡;村民对村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 (九)组织保障有力。把平安村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一项根底性任务来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做到有方案、有总结、有检查催促;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整合村工作人员、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驻村单位和群团等力量,开展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平安和谐联创;充分运用播送传统媒体,积极利用互联网、 等微博、qq群等新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