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6063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3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 一、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开展情况 2023年,尽管工业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创新驱动加速年活动,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采取有效举措,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企稳缓升的开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31亿元,同比增长12.1%;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67.32亿元,增长11.9%; 3.工业投入1526亿元,增长18%,其中20230个工业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72.2亿元; 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980亿元,利税703亿元,增长4

2、%,其中,利润428亿元,增长0.8%; 5.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38.75亿元,列全省第四; 6.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全年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市级33家,累计认定三级企业技术中心264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85家、市173家; 7.两化融合“十百千工程。全年新增省级示范企业7家,累计14家,新增试点企业44家,累计12023家; 8.民营经济开展。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1240户,净增500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5306万户,新增个私注册资本418亿元; 9.预计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4.2%以上。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严峻的经济形

3、势,及时召开“工业保卫战誓师大会,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切实加强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测,鼓励企业增产增收,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工业经济呈现企稳缓升的态势,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在苏南五市中位居第二。一是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措施。积极贯彻落实关于确保当前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意见,制订配套“资金管理方法,兑现扶持政策,开展了市场开拓、增量培育、工程推进、央企对接、要素保障、金融支持、“双送效劳、环境创优等八大行动。二是倾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超额完成“常州名优产品万里行行动方案,全市共组织开展了各种展示展销会44场,参加展出企业8000多家,总成交额12023亿元,签约合

4、作工程350亿元,其中组织千余家企业参加“常州名品东北行和“常州名品华南行展示展销活动,签约34个合作工程,总金额120亿元;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南昌、郑州、济南、重庆等城市的展销活动;借助名品万里行活动平台,推介常州农副产品和旅游景点,提高了常州产品的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聘请国内著名电商专家,组织开展企业电子商务培训,43家企业共83人参加培训,泰富集团和丽华快餐参训后已在专家指导下开展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三是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跟踪效劳,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要素方面的矛盾,促进企业增产增收;逐月汇总分析困难企业减员、欠薪、拖

5、欠社保及税费等情况,对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及担保机构进行监控,做好预警预报,防止诱发社会不稳定事件。四是努力培育新增长点。全年20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新增产值918亿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3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华润包装、盛洲铜业、新阳公司等3家企业营业收入首超百亿元;三星以上工业企业20232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入库税收超亿元五星企业达3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9家。 2.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一是实施转型升级方案。按照xx市工业转型千企升级五年方案,下达2023年xx市工业转型千企升级重点目标任务书及考核方法,通过组织引导、季度督查和年终考核,努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二是不

6、断优化投资结构。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力推进工业有效投入,工业投资增长18%,其中生物医药行业增长74.6%,高耗能行业投资受到遏制,冶金行业投资仅涨长5%;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投资力度,全年设备投资超千万元工程达20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额列全省第四,技术改造工作名列全省前茅。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市累计拥有企业技术中心264家,列全省第三,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85家、市级173家;加快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组织企业上报省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工程286项,列全省第一,其中新兴产业试点示范建设工程121项、重点创造专利新产品、新技术工程71项、“四新技改工程

7、84项、首台(套)推广应用工程2023项;组织装备制造企业与日本爱知县共同开展技术交流,学习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和tps管理模式,4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四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加快“两高一低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承担国家、省目标任务的11家企业的落后产能主体设备已全部关停,全年淘汰落后炼钢产能80万吨、水泥产能90万吨、印染产能1.31亿米、铅冶炼产能2万吨、铸造产能5.5万吨、铅酸蓄电池产能20230万千伏安时,妥善安置3000余名职工,超额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并代表XX省通过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现场考核;推进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关停并转化工企业124家。 3.智慧城市

8、建设全面启动。一是推进智慧城市试点。抓住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契机,市政府与省经信委签署共建智慧城市框架协议,与三大通信运营商省公司和江苏广电签订共建智慧城市及云计算中心协议;制定并组织实施xx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和常州智慧城市开展规划,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标准标准、“智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智慧城市第一批8个试点工程建设,其中三大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二是推进两化融合“十百千工程。全年新增省级两化融合产业效劳示范园2个(累计3个,全省第一)、示范区2个、试验区1个、示范企业7家、试点企业44家,位列全省第三,提前半年完成为期三年的两化融合“十百千工程;两化融合工作走在全省

9、前列,全国两化融合示范园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三是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效劳信息化平台(含村居廉线)建设不断完善,顺利通过了省纪委、省经信委和省民政厅联合组织的全省首家试点验收,实现城乡社区覆盖率85%;智慧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已覆盖50个社区、2023万用户;全省“四有一责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四是推进信息产业开展。编制完成xx市促进工业软件开展行动方案,成立全省首家嵌入式软件产业联盟;瑞声科技、江苏华威世纪、祥明电机等3家企业入选全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江苏国光入选全国软件百强企业。五是推进信息根底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国家试点,根底通信管道集约化建设形成“常州模式,启动住

10、宅小区信息根底设施集约化建设试点。六是推进信息平安工作。信息平安工作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囊括全省首届信息平安技能竞赛专业组和业余组第一名。 4.央企对接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在京成功举办央企对接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xx市-中央企业对接合作恳谈会上,与113家央企现场对接,签约合作工程33个,工程总投资718亿元;全年我市与央企共签订合作工程37个,工程总投资775亿元,创历年之最。二是加快推进在常央企工程建设。一批在建工程进展顺利,华润包装60万吨聚酯工程竣工投产,国网检测中心一期工程建设竣工,东风汽车涂装车间完成工程量90%、冲压车间建成投产。 5.节能降耗工作难中求进。强化节能目标管理

11、,明确重点,上下协同,强化属地责任,有望完成省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一是加大节能工作组织力度。下达年度各辖市、区能耗控制指标,并与市监察局联合下发2023年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监督检查实施方案,会同监察局、发改委、统计局对各辖市、区节能工作进行督查。二是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加大节能执法力度,对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行动的80家企业和年耗能2022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监察企业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强力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技改工程建设,中天钢铁能源管控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实施60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完成66家企业的节能审计、70余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三是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节

12、能新技术应用,为申特钢铁、东风农机等企业争取到国家、省专项资金;加大节能产品推广力度,组织企业申报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工程和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新科空调、中韩科技等6家企业产品列入国家节能惠民工程产品推广目录。四是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全年重点用能单位淘汰高耗能用能设备200多台(套)。 6.民营经济开展不断提升。一是奉献份额持续增大。落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全年规模民营工业完成产值5932亿元,增长17.4%,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65.7%,11家企业入围全省民营企业(集团)百强。二是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

13、发机构,已建研发机构625家,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284家;品牌化开展战略成效显著,新增著名商标30件,居全省首位,著名商标52件,新增XX省名牌产品30只;申请专利39391件,增长68.2%,其中创造专利2023123件。三是产业集群集聚持续推进。整合武进、戚墅堰两区资源,成立xx市轨道交通产业园,成为我市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常州空港产业园入选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郑陆不锈钢管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xx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7.无线电管理水平再上台阶。一是标准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频谱资源,全年完成行政许可8

14、2件,型号核准初审3件,指配频率28个,回收频率24个,新设台站394台,撤销台站248个;顺利完成新老版台站数据库平稳转换。二是开展无线电台站核查。全面完成国家台站和我市水利系统核查工作,全年完成274家设台单位24611个台站核查,完成高速公路常州段21个收费站、42个ect道口的现场核查,完成消防、边防系统的台站核查和辖区内地球站、电信短波电台的现场实测,被评为省无线电站台核查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加强无线电日常监测。强化对全市无线电发射设备生产企业的管理,对新设无线电台站设备和在用无线电设备进行检测;做好日常频率频段监测和干扰查处,开展高铁gsm-r系统频率保护;切实做好各类考试期间无线电

15、平安工作,全年保障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二级建造师等各类考试12次。 8.效劳企业工作彰显实效。一是开展“效劳企业促进开展活动。组织百名机关干部效劳千家企业,完善挂钩联系制度,送政策、送效劳,帮助企业化解困难和矛盾。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工业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确保扶持资金落实到位;积极向上争取,全年帮助企业争取到国家、省工程资金2.2亿元,其中长海玻纤公司技改工程获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5852万元,是迄今我市获得资金扶持最大的单个工业工程。三是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协调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编制和实施“有序用电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企业用电协调,加大

16、电力执法,做好平安电力创立工作;圆满完成春运组织协调工作,累计发送旅客664.9万人次。四是效劳体系逐步完善。加强效劳平台建设,全年新增星级效劳平台21家,公共技术平台1家,市中小企业开展促进中心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效劳示范平台,全面建成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企业效劳中心体系;经过近2年的运行,“常州企业在线已获得广阔中小企业认可,在线企业7695家,发布5.7万条供求信息共11.1万个产品;创立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市3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年培育289家企业进规模。五是融资性担保机构平稳开展。开展经营许可证年检,加强日常监管,全年为3464家企业提供担保总额215.7亿元,在保责任余额179.6亿元,增长8%,担保代偿达5.72亿元;全年开展2023多场银企对接,举办中小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