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及对策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但各种障碍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极大地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深入剖析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化障碍及其原因,找到消除障碍的对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外化为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我国社会开展的
2、主导价值,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底,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开展趋势下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依托。但各种障碍因素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极大地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由此,深入剖析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化障碍及其原因,探索消除内化障碍的对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开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的涵义及特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的涵义 内化是人类所进行的一种必需的社会活动,是内化主体对内化客体的反映
3、、理解、择取、整合、内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内化活动,人类的文明成果才得以传承、延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内化活动,是内化主体(社会成员)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内化中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观念的活动过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障碍一词的含义为“挡住道路,不能顺利通过。通常用来比喻阻碍个体实现预期目标的各种事实或现象。心理学意义上的内化障碍,是指个体在知、情、意、行等环节的不融合,个体在注意、选择、内化、整合、形成信念过程中的一方或多方受阻,造成内化内容不被接收、不被理解,致使个体无法顺利内化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
4、碍,是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生的、阻碍内化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内化的各种因素或事实,导致内化主体无法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了内化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严重影响了内化主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的特点 发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内化障碍现象,不同于一般内化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主要受情感、利益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多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障碍。在智育内化中,内化主体虽然也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仅限于接收速度的快慢,接收质
5、量的上下和接收数量的多少,从“知到“信的转化根本上不会存在明显的障碍,接收与认同、信仰是直接同一的,接收了某一知识也就认同、信仰了这一知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那么不同,内化主体即使接收、认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是受情感、利益、逆反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内化障碍,并不一定从内心认同、信仰它,接收与认同、信仰很难到达直接同一2p239。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具有随机性。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特别是社会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群众传媒、社会舆论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内化过程中每一阶段随时都
6、会形成内化障碍,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再次,广泛性与复杂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的重要特点。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6每一个人都是受一定社会关系制约的“现实的人,都是必定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孤立的人。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造就了人的复杂性,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导致内化障碍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另外,社会、同辈群体环境的负面影响,新出现的情感、利益的影响,使内化主体对本已内化的思想产生了疑心甚至否认,内化障碍反复出现,也削减了内化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7、的效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形成的原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实效,对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的现象及原因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以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顺利进行。 1.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者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任务要求教育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多数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优秀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道德境界,但也不乏有些教育者观念陈旧僵化,理论学习懈怠,工作不思进取,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不透,把握不深,做不到合理
8、科学的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不到对社会成员进行及时有效地解疑答惑。而且,社会现实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缺失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的教育者,他们具有明显的功利实用的价值取向,一味地追求个人私利,根本无敬业奉献精神可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 2.受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固有习惯使然,受教育者作为内化主体其自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些高尚的理论,离自己太遥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人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能够产生认同思想,却做不到知行合一;有些人对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口头上
9、积极、形式上表现,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去接受和认同,理所当然地也不可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还有一些人反感抵触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执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就与自身无关,并不能解决自己生活、工作的实际问题,只是由于国家开展需要而进行宣传的,因而不愿意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效果大打折扣。 3.传播载体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现在根本上还是条幅宣传、照本宣科、理论传授的老旧模式,无视了内化主体人的主动性、互动性,内化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比较冷漠、无兴趣可言,缺乏积极参与和情感体验的冲动。即使内化主体有一定的价值需求,
10、但往往欠缺鼓励互动平台,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把“标杆弃之一边,盲目追求,很难做到正确看待和理性分析发生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不能正确解读国家的方针、政策,做不到科学区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引领作用的正常发挥。 4.内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渗入,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渗透,严重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开展趋势日益迅猛,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纷乱复杂,一些利益矛盾、教育不公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就业难的问题凸显。社会成员面对现实问题不能解决而困惑时更容易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
11、的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做到确信不疑。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兴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怪异的生活方式、极端的思维方式、流水线的工作方式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加之局部社会成员的鉴别力较差、抵御能力不强,极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实效。 三、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障碍的应对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广泛认同内化,成为普遍的社会群体意识,才能成为国家、民族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引领力量。由此,必须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情况,逐步消除内化障碍,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 1.全面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者要丰富自
12、身理论素养,注重积累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规律和特点,娴熟的运用教育规律引导社会成员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潜移默化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有效实施。教育者要注重率先垂范,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深刻领会其精髓所在,积极主动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涤荡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精神,坚决共产主义信仰,切实做到以身作那么,能够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以自身的先进模范作用成为广阔人民群众的行动楷模和道德典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要使受
13、教育者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引领价值选择、促进社会开展的现实意义所在。通过事实、案例等社会实践的参与,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上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使受教育者内心认同、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澄清理想信念的迷茫与混乱。同时,还应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设置互动交流、认同内化的渠道,以教育者的现身说法和亲历体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服力,减少和防止内化障碍的发生,促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实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对社会开展起到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
14、 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培育过程中,面临着继续提炼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关键任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表达人文关心的诉求,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群众的精神追求,与现实社会的人情世俗相契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进一步明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和功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要注意从价值内容上能够表达出社会主义特性和人类性的有机统一,从价值主体上能够表达出标准国家和标准公民的内在一致,从价值根底上能够表达出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历史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表达不仅要通俗化,还要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形式,结
15、合能够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元素,使社会成员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4.营造良好的内化环境气氛 良好的环境气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全过程产生着重要的客观作用。充分发挥客观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努力营造促进社会成员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气氛,通过环境因素的优化和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实现,发挥其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引领和行为标准作用。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和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积极背景;充分发挥“精神领袖和典范楷模的熏染和感召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提供良好的群体心理环境,增强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正合力;利用有特殊意义的物理环境和特殊场所,唤起人们积极的情感,发挥积极情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剂作用,使社会成员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开展息息相关,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信仰、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奠定精神基石。 参考文献: 1李青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障碍的心理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2,(8). 2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