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城乡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一、实践与成果 (一)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工程。xx县把城市品位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巨大的无形资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建筑精品、景观精品、亮化精品,使每座建筑、每项工程、每个景观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以江畔高层建筑为标志的80多处建筑工程,形成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城市景观;完成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沿江风景带、东、北出城口牌楼、人参仙子等景观建设和主题雕塑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将清水河引入XX县区的城市;完成77栋楼宇、1450家商业门房、15处公共设施亮化,主街、楼体和沿江亮化率到达95%、90%和20230%。 (二)城乡同步建设,适应开展要求。
2、几年来,xx县在财政收入缺乏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吸引一块、土地出让增加一块、集中使用整合一块、发动社会支持一块、县级财政投入一块等方法,筹集资金40.5亿元,完成城乡建设工程632项;硬化城市路面69万平方米,硬化率到达82.3%;楼房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到达18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村到达62.2%,通村公路率到达79.3%;改造泥草房近4000户,我县的泥草房改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到达20.5平方米,砖瓦化率到达71%;全县城镇化率到达39.4%。 (三)突出改造配套,提高城市功能。针对城市根底设施陈旧,功能弱化问题,xx县集中精力狠抓根底设施改造配套。新建热
3、网管线2500延长米,改造3000延长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用户1200户,供热面积到达50万平方米,XX县区大气污染指数降低9.5个百分点;新建变电站13座、新建和改造电网线路18.5千米,XX县区输电线路老化、容量缺乏、用电半径过大问题一次性得以解决;新建给水管线202300延长米,排水管线4350延长米,解决重点XX县区5000多户居民生活难题。 (四)倾力关注民生,改善居住条件。为加快两棚一草改造步伐,xx县制定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相关配套政策。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万平方米,入住居民400余户;廉租房租金补贴标准由每户每月60元增加到150元;制定了拆一还一
4、、产权调换政策,保证被拆迁人都能住上楼房,并对低保户、残疾户给予特殊照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方案用35年时间根本消灭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 二、体会与问题 在加快城乡建设中,观念的更新,将给城乡建设注入巨大活力。xx县的工作实践为我们留下深刻体会: 一是城乡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为打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开展的特色城市,xx县委、县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积极推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设工程,把群众期望的公益事业办实办好,赢得广阔市民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热情支持。 二是城乡建设必须树立规划先行理念。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为从根本
5、上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特色城市,xx县十分注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聘请专家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做到50年不落后,几代人不拆迁。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建设就难以在更高起点上稳步推进。 (一)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物业管理矛盾相对突出,呈现出管建脱节。 (二)城中村改造问题。按照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安置特色化、行为市场化的要求,城乡别离还比较明显,与城市融合度还不紧密。尤其是近郊农区变XX县区、农民变市民工作难度较大,失
6、地农民利益补偿、生产生活、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地方财政支撑力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开展的需求,运用市场化手段运作资金还有一定局限。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加注重城市定位。找准城市建设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营造城市资产的独特个性和优势,不断增强城市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断做大做强旅游品牌、产业品牌,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要突出城市性质定位,明确城市开展方向;要突出城市文化定位,全面展现城市灵性;要突出建设理念定位,正确处理好新城与旧城、当前与长远、功能与特色、地上与地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
7、现代化城市。 (二)更加注重城市经营。牢牢把握政府对城镇土地的管理权限,通过竞价出让、股本经营、土地置换、成片开发等方式,促进土地价值转化增值;大力经营城镇再生资本,对城市局部公益设施,实行有偿转让冠名权;大力经营延伸资本,充分利用政府公共管理的专营优势,对路桥、路灯、广告、公交线路、出租车牌照实行有偿使用。通过经营城市,把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财富,再反哺城市建设。 (三)更加注重城市宣传。把宣传城市作为开展注意力经济的重要手段。采取网站发布、节会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大力开展以市容市貌整顿为切入口的环境整治活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成员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四)更加注重城市民生。将城市建设与民生所需相统筹,与社会保障相统筹,与就业创业相统筹。充分利用好城市经营收益和公益建设资金,突出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拆与建的和谐、城市开展与民生保障相结合,适宜人居与促进创业和人的全面开展相统一。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