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7090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职业性别隔离、性别歧视等是其主要表现。结合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从文化政策、公共政策、法律建设、教育改革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矛盾,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政策近年来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本是社会建设的新力量,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极大压力。其中,女大学生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这种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由

2、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开展障碍。一、 女大学生就业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女性可撑半边天,她的社会角色并不局限于妻子与母亲,女大学生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分享了国家重要的办学资源,其中不乏精英,但女大学生却一再面临就业难的为难处境,这于女性本身和社会开展都是不利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打击女性投入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和家庭婚姻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最终也会转为社会本钱,阻碍社会开展。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开展,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开展,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却一再反映了社会中性别歧视、权利保护不健全等问题,违背了男女

3、平等和同民同工,同工同酬等制度,不利于社会文明建设,不利于和谐文化的构建。实现充分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目标和任务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一就业率低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23 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80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局部是女大学生;2023 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达338万,其中女大学生占44%,超过100 多万不能及时就业,女大学生占大多数。 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23年省内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中,截至06年9月1日,2023年本

4、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36%,相比去年的95%的就业率,这个数据不能不让人担忧,在涌流于各大招聘会的就业大军中,女大学生因为各种因素成为了就业弱势群体。二就业领域受限制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受局限,女大学生就业比拟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如文秘部门、服装制造、餐饮文娱等,女大学生的就业面并没有随着女性教育程度提高而合理拓展,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建筑运输、水利电力等就业门槛较高的行业中,女大学生就业人数偏低。在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中,女大学生不管从行业上还是职位上,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都低于男生。三性别歧视,提高录用标准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用人单位从招聘要求上都优先招收

5、男生或只招收男生,在聘用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性别要求。用人单位以双重标准衡量男女求职者,造成起点不平等,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女生,否那么难以得到同男生一样的就业时机,而且在相貌、身高、户口、出身等问题上,用人单位往往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女生,特别是来自农村较乏人际能力的女大学生更容易遭歧视。四就业质量低在已就业的女大学生中,就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由于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受局限,特别是在扩张速度快但技术含量低的第三产业部门中,女大学生只能得到较低的工资,即使在较好的岗位上,女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也低于男生。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从传统文化观念看,存在性别歧视和职业性别隔离中国自进入农业社会以

6、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这样的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设置了一套文化模式和评价体系,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开展。在这种思想意识中,男性理所当然地取得有限的劳动时机和丰厚的报酬,男性在重要的行业领域中掌握了主导地位,女性被局限于低层次的劳动,被视为难以担当具考验和挑战性质任务的柔弱角色。因此,社会中仍存在性别歧视,也人为地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二从法律制度看,有法难依,尚待健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 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

7、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为什么在现实中仍有大量人为设置的障碍导致女大学就业难呢?原因在于这些法律大多是原那么上的规定,而且并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可以推进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保护女性就业的责任部门,缺乏可操作性标准和有力的违法惩治措施,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性别歧视等不公平对待时没有有效的救助途径,而且在证据方面,女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很难掌握到或做好证据保全。 三从劳动市场看,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存在较高的劳动本钱约束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面临改革和开展的需要,劳动市场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企业追求低本钱高

8、利润必然也在雇用劳动力方面精打细算,而雇用女性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本钱,这点成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性的主要原因。从女性生理来看,女性担当生育后代的角色,在女性生育哺乳期间,其工资福利由单位负担,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都面临结婚生子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回避这样的年轻求职者;而从长远考虑,女性工作时间短,对其退休金和培训费用的支出又高于男性,受这些劳动本钱的约束,女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一再冷落。四从教育看,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迅速开展,女性也享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机,但是,在女性关心和女生成才教育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这种对男女生理心理因素的差异和各自优

9、势的无视,确实掩埋了女性可开掘的潜力,没有最大地开展女性的优势,在模式化的教育中,个性开展和素质提升没有落到实处。而在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缺乏相关就业技能和心理指导,家庭及自身的期望值、就业规划等不够合理,造成了女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选择被动等难题。五从自身看,女大学生也受心理和观念上的误区影响女大学生除了女性心理影响外,其实也受到了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限制,在思想上往往不够自信也不够独立。女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较男生而言比拟保守,追求稳定且往往带有点浪漫色彩,有些女大学生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而高不成低不就,有些女大学生那么是过早地将目光锁在婚姻家庭中,局限了自身的开展,缺乏社会竞争力。四、 解决女

10、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一文化政策方面创造良好的文化气氛,使性别平等观念真正深人人心。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视男女平等观念确实立和弘扬,营造关爱女性、尊重女性个性开展的良好气氛,在对杰出女性事迹的宣传中,教育下一代,改变老一代观念,打破社会性别定轨带来的偏见,真正地使女性地位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体现,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开展。 二公共政策方面1、降低用人单位本钱负担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发挥一定的指导和标准作用,政府应考虑在财政上为用人单位减负,降低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的本钱负担。合理的解决方式应当是推行生育保险制度,通过社会统筹方式将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所产生的负担社会化分摊,使企业不致因招收女工而带来

11、效率和效益的损失。女性在家庭和生育方面担当的责任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感谢,女性在这方面的付出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因此女性为此给劳动带来的本钱应该由全社会分担。2、开展社会效劳活动,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政府应该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社会效劳活动推动女大学生就业,比方开展维权宣传讲座,接受女性就业歧视等的投诉,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对困难女大学生就业给与指导和援助。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广泛开展便民效劳,支持女大学生就业。三法律建设方面1、制定促进就业法律法规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保护女性就业的内容比拟欠缺

12、,在宪法、劳动法等部门法中劳动权利保护只有大体上的规定,缺乏以明确女性就业权益,有必要制定促进就业法律标准,细化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具体到歧视的概念和侵权行为的构成等内容。女大学生就业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保障充分行使合法权力,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填补这方面法律空白。2、明确侵权法律责任,增加可操作规定虽然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性别而提高录用标准,但是并没有明确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应负起怎样的法律责任;加之没有可操作性的维权程序规定,没有专门的权益保护监管机关,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权益受损害屡屡发生,因此立法部门应该在相关立法中明确用人单位侵权的法律责任,增加可操作性的规定,使法律能真正得到实施

13、,提高其严肃性和实效性。四教育改革方面1、因材施教,开展个性教育在高校教育方面,应该重新面对客观上性别差异的问题。在淡化男女差异以求共同的良好开展的意识下,教育却逐渐无视甚至无视女生的智力体力特质和开展的潜能与优势,容易造成模式化、低质量,降低了女生的竞争力。因此,学校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改革上,一方面尝试根据女生的特质开展特色课程,开展女生的个性教育,培养内外兼修的优秀女性;另一方面根据女性的性格心理优势,提高女性在擅长的领域的技能水平。2、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设就业信息渠道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社会需要并及时反映到教学工作中;组织各种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提供交流的

14、平台,为女大学生展示风采创造条件;建设就业信息渠道,及时提供女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时机。3、指导女生职业规划,加强女生心理教育对即将面临找工作的女大学生,学校应指导其做好职业规划,开拓其就业思维,培养其理性思考和选择能力。为女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为其顺利走上社会走上岗位进行心理调适和思想教育,提高女大学生面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解决能力。五女大学生自身方面1、 自主自强,追求自身价值体现女大学生应该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树立自主自强意识,追求自身价值体现。要开阔眼界和胸襟,与时俱进,坦诚面对人生和理想,增加奋斗精神和拼搏勇气。2、 打好知识根底,提高专业素养女大学生应该发挥耐心细致的优点,在学习上勤奋努

15、力,只有掌握知识拥有智慧的女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尊重,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积极应对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女大学生要成为专业人才,提高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必然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社会经济开展中发挥更大作用。3、 培养实践能力,积极适应社会传统教育造成女生动手能力差,社会经验缺乏,不少用人单位对女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持疑心态度。因此女大学生应该加强社会实践,踏实肯干,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还应积极适应社会,不能逃避于自己设想的完美世界,多与社会接触,加强人际交往,学习女性成功者的经验,展示优秀女性的风采。4、 内外兼修,提高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应学会认识自身优缺点,提升综合素质,努

16、力做到内外兼修:品质与学识、优雅与智慧、魅力与气度只有在突出女性优点的同时,不断提升其他方面的竞争力,才能灵活应对社会潮流。除了学习,应重视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根本素质,进一步开展才艺技能等其他素质。5、 端正就业观念,开阔就业思维对于即将找工作的女大学生来说,端正就业观念很关键。观念不同,一切事物的判断选择也很不同。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克服安逸享乐的惰性,理性地选择就业,无论是职业的类型、所处的城市、开展的前景等等都应该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作判断,不能好高骛远又不够努力自信,更不能被动、逃避。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的职业,女大学生应该放宽就业思路,不要局限于一小局部选择,不要停滞在拥挤的路上,当出现困难时不妨及时调整,多方面思考开掘,一定能找到适宜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