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居委会研究报告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根本组成单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开展,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社区管理和效劳体制方面,如何形成对社区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与效劳的体系,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建设工作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载体,在这一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开展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开展水平。 近年来,XX市作为全国社区建设特色模式之一的“青岛模式的发源地,对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开展建设工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而XX县区作为XX市社区建设的开路先锋,更是在此项工作上下了大力气。本文以
2、XX县区社区居委会的开展建设为例,系统回忆了其20年来的建设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力图从中反映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现状和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和分析,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正文 XX县区地处XX市沿海一线,面积30.01平方公里,辖2023个街道办事处、7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万,是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旅游中心,也是202223年奥帆赛场馆所在地。 作为国家第一批社区建设试验区,XX县区早在1987年就开展了社区效劳工作,1996年又率先提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全区以迎奥运为契机,不断加大社区组织、社区资源、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通过
3、以文明、生态、康乐、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四型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XX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回忆20余年的社区建设开展历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建设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建设,是整个社区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其中,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工作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载体,其开展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开展水平。 一、XX县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开展历程 (一)社区居委会的规模调整 自1987年开展社区效劳始,其后的2023年间,随着社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原来的居民委员会逐步暴露出规模过小、功能不全、资源匮乏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社区建
4、设的开展。自1998年开始,XX县区依据“便于效劳管理、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便于民主自治的原那么,兼顾地域性、认同感等要素,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居(家)委会规模调整。1998年,率先按照每居700户的规模,将全区居委会由255个调整至230个。在XX县区的带动下,XX市也于1998年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居(家)委会规模调整。2022年,XX县区进行了第二次社区规模调整,全区由原来的230个居(家)委会调整为12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平均规模为1571户。2022年,结合街道办事处规模调整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XX县区进行了第三次社区规模调整,将社区居民委员会进一步调整为78个
5、,平均规模为2800余户。社区规模调整有效的整合了社区资源,为社区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变迁 1987年,XX县区在居委会层面率先开展社区效劳工作,主要内容为“尊老爱幼、上门效劳,为有困难的群众做好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开展,这些简单的效劳内容渐渐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要。为此,XX县区结合区域实际,倡导以“社区大效劳,推动社区建设大开展,提出依靠街居组织和社会力量,大力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的思路,并强调了居委会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999年,XX县区先后在珠海路和云南路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建立全国第一个新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
6、、社区居民大会为决策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社区协商议事会为协调和监督机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根底性作用,社区居委会的功能也随之向自治和效劳这两个主要方向开展转变。 2023年,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此根底上,国家民政部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区这一新的社区建设目标。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开展和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广阔居民群众的利益、关注和诉求逐渐开始向社区转移,并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这不仅要求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的社区组织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效劳,更要求其能做好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工
7、作。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XX县区开始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组织指导下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体制,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社区居委会的职能表达出范围广、针对性强、灵活度高、效劳与自治功能特别突出的特点。 二、XX县区社区居委会开展历程中的变革与探索 (一)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一次探讨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 为了落实国家民政部关于“社区建设试验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体制的指示精神,1999年底,XX县区进行了社区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珠海路街道燕儿岛路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由“一个大会(社区居民大会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两个机构(社区居民委员
8、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两支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组成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体制新框架。其中,“一个大会是每个社区由全体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的社区最高权力机构。“两个机构中的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大会的执行机构,履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效劳、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工作;社区协商议事会那么由社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组成,对社区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并献计献策。后又进一步开展为社区民主议事委员会,由居委会主任、社区工作助理、物业公司代表、驻区单位代表、派出所和街道干部、居民代表以及驻社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共商社区建设大计,搞好社区事务协调。 为适应现代化
9、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开展要求,从2022年开始,全区对方案经济时期成立的家委会进行了全面改制,按照便于管理效劳的原那么,结合地域因素,将原有的家委会改制或撤销后合并至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 第一次社区体制改革理顺了社区工作机制,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依法管理社区事务,提高了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奠定了根底。 (二)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二次探讨社区效劳网络的初步建立 XX县区的社区建设工作是在社区效劳的根底上逐步开展的。早在1987年,居委会层面就率先对社区效劳进行了探索。1999年,XX县区社区效劳中心启动了社区效劳超市工程,效劳内容涉及家电维修
10、、家庭陪护、家政等多个方面,全区所有街道办事处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均开通了求助 ,受到居民普遍欢迎。 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二次探讨,初步建立起XX县区社区效劳网络,明确并强调了社区居委会的效劳功能,提升了社区效劳水平,对拓宽社区职能范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三次探讨大社区体制 2022年,XX县区从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多中介、强自治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这一目标出发,对街道办事处体制进行调整合署。在此根底上,在原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进行新管理体制试点,建立江苏路社区公共效劳委员会,从而在街道层面进行组织再造和体制创新,彻底改变原街道办事处的功能属性、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使政府的公共管理
11、与公共效劳、居民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效劳、中介组织的社会化效劳,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实现有效地交汇和对接,实现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 从组织体系和运转机制上看,江苏路社区公共效劳委员会体制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大体系,即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建立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效劳体系、以居民委员会为主导的社区自治体系和以中介组织为主导的社会支撑体系。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居民委员会为主导的社区自治体系。这一体系的特征是大社区理念,一级自治,具体表现为自治的彻底性、广泛性和标准性。“彻底性表达在公共效劳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区域性自治组织。六个社区居民
12、委员会是大社区框架内的组成局部,通过参与公共效劳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广泛性表达在社区居民、驻区单位都能参与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公共效劳委员会的组织和活动中来,享受平等的权利,共同决定社区的问题。“标准性表达在社区建立了一系列居民参与自治的平台和工作机制,包括居民公决制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居民议事听证制度、民情快递制度等,使社区居民在行使自治权利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大社区理念确实立以及社区参与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的形成,为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使共驻共建成为切实的行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建设的资源。 (四)社区体制改革的第四次探讨社区
13、管理网格化和物业小区“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1、社区管理网格化。随着社区规模调整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XX县区社区平均规模已接近3000户,最大的社区有6000余户。以现有的社区工作者数量,很难应对日益繁多的社区管理及效劳工作。社区管理网格化,就是以社区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完善楼院协商管理会、成立和谐社区效劳队等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加强居委会与物业、业主委员协调为突破口,对社区管理的对象按照物件、事件、时段进行定位编成,做到责任人与管理区域、管理要素、管理时段一一对应,使社区管理效劳到达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 2、物业小区“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目前,XX县区物业管理户数已超过7万户。物业管理在改善居
14、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社区的许多工作无法进入小区,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矛盾突出等问题,不仅阻碍了物业管理的良性开展,也使物业小区游离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大势之外,不利于和谐社区的整体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物业小区建立小区党支部、小区协商议事工作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组成“四位一体的组织网络。小区党支部把效劳居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召开党组织会议时,既研究党建工作内容,也研究小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事项,并通过牵头协调具体事务,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业委会代表业主依法行使权力,监督物
15、业公司的工作,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小区协商议事工作委员会以“四位一体联席会议为沟通平台,研究决定小区重要事务,并在小区公示栏及时公布会议决定,将四个组织的工作置于小区全体居民的监督之下。 通过社区管理网格化,XX县区将14.7万户非物业管理区域划分为778个网格,组建78支和谐社区效劳队,使非物业管理区域的保洁、治安、平安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四位一体组织网络的建立,破解了社区工作在物业小区无法开展的难题,扩大了党在物业小区工作的覆盖面,使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合作、互动的形式积极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管理,实现各方权利与义务的共享,取得了矛盾共商、难题同解、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为辖区内的和谐社区整体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五)社区居民自治的开展与探讨 XX县区通过政策指导、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对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根本任务、工作制度等进行标准和统一,从制度上、程序上、范围上保证居民自治组织的归位、放权和还权问题,解决社区居委会行政功能过多、自治功能不强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居民有序参与、畅通民情渠道,保障居民群众在社区事务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实现居民自治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 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先后出台关于开展社区民主日活动的意见、XX县区社区居民议事听证暂行方法、关于建立社区民情快递制度的意见、关于深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