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村干部何玉辉贪污违法的检举报告 尊敬的政府领导: 您好。 我是XX省XX市XX县区上梧江瑶族乡新华村村民袁继财。针对我村党员干部及本村支部书记何玉辉贪污腐化,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妄自尊大,滥用职权,横行霸道,欺压百姓,道德败坏,借职务便利私吞国家下发扶贫款和物资(水灾款、旱灾款、雪灾款,国家扶贫水泥80吨,油和大米,村民集资购置高压电线、变压器全都被村支部书记何玉辉私卖独吞),乱收高压低改架线费、搭线费,盗卖变相霸占村集体林木自开加工厂,变卖村委会办公房子,村支部书记何玉辉截扣并取走村民低保金归私人所有,工作作风以及个人作风等一系列问题向政府举报。 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及村支部书记何玉辉,他的
2、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本村村民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和公信力度。他无法无天,违法乱纪,无所非为,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个人私利,购置3套房子,购置3台轿车,为儿子升迁职位送红包等等。仅凭村支部书记工资可以买3套房子3台轿车吗。这样的人还配当村支部书记吗。还配当共产党员吗。 以上都是事实,恳请政府领导明察、核实,还老百姓一个交代和村民最根本的生存权利。 第二篇:XX县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我市村干部职务犯罪的调研报告最终版XX县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我市村干部职务犯罪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国家为扶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开展,出台了不少富农、惠农相关政策,城市的开展亦对农村
3、征地的需求加大,使得村干部更多地参加到协助政府进行征地补偿款发放、参与惠民政策的落实工作中来,而村干部犯罪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村干部的职务犯罪行为会直接造成农村群众民主权利、农民合法利益的损害,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的开展、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极有必要在通过办案大力打击职务犯罪的同时,对我市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进行总结,对防治对策做进一步归纳和探索,以更有效地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预防和减少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的开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我市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根本情况 自2023年至202223年,我院共立案
4、查处涉农资金职务犯罪类案件达27件48人,其中村组干部职务犯罪案件4件11人,人数占到22.92%。 二、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从案件主体来看,涉案村基层组织人员多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民小组长,其中村支书涉嫌犯罪3人,村主任涉嫌犯罪2人(无村支书同时兼任村主任的情况)。村民小组长涉嫌犯罪6人。 (二)从发案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土地征收补偿款的发放、惠农补贴的发放领域。发生在土地征收补偿款发放领域的典型案件有如:2023年查办的XX县区西埌镇坡心村村组干部罗某伟、黄某权、李某章、李某才、罗某桂五人私分侵吞征地款一案,罗某伟等五人利用职务便利,私分XX县区土地开发中心拨给西埌镇坡心村村2
5、023组、11组、14组和坡心村委会的征地补偿费、征地经费近46多万元。又如,我院于202223年查办的XX县区西埌镇共和村村组干部邓某生、邓某东、苏某某、邓某辉四人私分侵吞征地款一案,邓某生等四人利用职务之便,在XX县区政府征用独木岗工业区土地过程中,将XX县区土地开发中心在原征地协议书的根底上增加的补助款20多万元进行私分。发生在惠农补贴领域的典型案件有如:202223年查办的塘岸镇六和村村干部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骗取国家沼气池补贴款一案中,时任XX县区塘岸镇六和村支书的凌某某,与XX县区扶贫办原副主任黄某、承包建造沼气池的刘某经过事前商量、相互勾结,通过虚报20233座沼气池建造数套取补助
6、资金12023400元进行私分,凌某某从中分得赃款2023000元。 三)从犯罪手段上看,主要采取隐瞒、冒领、造假骗取的方式。一是村干部利用经手征地补偿款的便利条件,对群众隐瞒补偿款项,新开设集体帐户,持村委会证明要求将征地 补偿款拨入该帐户,后或取出私分或转存入个人帐户到达侵吞的目的。二是村干部直接利用手中的权力,采取虚报工程骗取公款,如前所述XX县区塘岸镇六和村支书的凌某某通过虚报沼气池建造数套取补助资金一案。 (五)从案件表现形式来看,多是串案、窝案。从目前查处的村干部贪污案件情况来看,一是利用职务之便,村支部书记、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等多人共同贪污,其中村支书、村主任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7、二是勾结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如凌某某一案。窝案、串案成了村干部职务犯罪一个最鲜明的特点。这一点也提示了有关部门,加强对村委会班子的监督是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重中之重。 (六)从犯罪后果来看,社会危害性较大。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往往直接触及或伤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且极易激起民愤,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假设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 三、诱发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 (一)自身政治素质、法制素质不高。在违法犯罪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中,多数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甚至还有小学文化程度,平时也不注重学习,不具备其履行职务所必需具备的专业和政治水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水平较低,效劳意识不强,
8、不管惠农措施有没有落实、村民有没有实际获益,认为当村干部工资低,难得有点意外收入,收到一点的好处就要给人家面子为人家办事。二是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薄弱,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正确区是非,合法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如在国家扶贫、惠农工程工程验收时有需村委会出具证明,村干部在利益的驱动下或出于熟人情面为不法分子出具虚假验收证明材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协助犯罪,情况严重可依法构成共犯。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混乱。通过对举报线索涉及的村财务的审核,发现存在着以下三点现象,一是钱帐不分,白条入账。普遍存在的是财务管理分散,村书记、村主任、会计手中一大把条子,报销时白条入账,导致
9、村财务状况混乱。二是会计手续不齐备,有的村账目完全是口袋账,左手收钱右手支钱,甚至出现了村干部把个人的钱和村里的钱放在一起,最终导致账目混乱。三是资金管理混乱,收入不入账,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完全流于形式,村干部尤其是村书记、村主任掌握着对村事务的决定权,随意公款吃喝,侵占公款用于消费送礼或私分。上述这些现象,给村干部侵吞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到位。两务不公开,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方面是导致群众无法监督,村干部履行职务失去制约,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是群众对国家给予的补偿款的数额及款项的发放不清楚,引起猜疑,激发干群矛盾。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10、,流于形式。村会计受村主任领导,在实际的工作中受村主任的制约,很难严格执行相关的会计制度,不能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有的村会计与村干部同流合污,完全失去了监督作用。二是财务公开制度未落到实处,村委会只公开愿意公开的局部,很难让村民信服,容易形成新的矛盾。三是在外部监督上。上级管理部门对村资金的分配、使用没有形成统一有效地管理和制约机制,缺少严谨标准的程序。在款项的发放过程中,没有跟踪款项的落实情况,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预防村干部违法犯罪的对策 遏制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是村居
11、组织的核心,是党和国家联系广阔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村委会是群众的自治性组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克服腐败现象,防止职务犯罪发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选拔好领导班子,一方面推选党性强、作风好、素质高的党员和村党支部书记,另一方面严格执行村居委员选举制度,真正选举出顺民心、合民意,为人民效劳的村委员会主任及成员。 (二)加强村干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以培训班的形式,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例,对村干部进行法制教育,以案释法,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加强村务、财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二是加强村
12、基层组织内部监督,首先是要完善财务的审批制度和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严禁私设小金库,实行帐款分开管理,定期核对帐目,其次要强化上下级监督机制,实行互相审计制,并严格执行审计制度。 (四)严厉打击,遏制村干部职务犯罪发生。农村基层职权离不开法律监督,维护群众的利益更需要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受理和认真查办“村官在协助政府从事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中发生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对危害农村社会稳定、损害农民利益、危害农村民主管理的犯罪,要坚决依法惩罚,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开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切实加大对涉农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全面掌握新农村社情民意,及时发现、挖掘涉农职务犯罪,重点
13、查办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的涉农犯罪案件;要把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当做重头戏,讲究策略,挖掘线索,不仅要在侦破大案上下功夫,而且要把小案办理好。 (五)加强预防工作,防止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出一条切合农村工作实际的预防犯罪新路子:一是充分发挥我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局和驻镇检察室、驻镇检察联系点的优势,通过法制课、座谈会、宣传专栏、预防咨询、以案释法等方式,深入基层单位、村组进行预防教育,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他们认识到职务犯罪及其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提高自身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二是结合办案提出检察建议,做好个案预防、案后预防工作;三是开展重点岗位预防,重点防范党支部书记、村居委员会主任,严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四是加强与与纪检监察、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和农业、林业、水利、民政、扶贫等涉农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开展系统预防,把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纳入整个社会预防网络。五是加强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调研分析,探索发案规律、特点,加大犯罪预测和对策研究力度,不断调整改进犯罪预防工作,从而减少和遏制村干部职务的发生。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