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并在这一转化进程中,促成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与其它兴旺地区相比,县的城镇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的统筹开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的兴建和移民搬迁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特别是一部份农民在城镇“安家落户之后,工作生活在城镇,激活和拉动了城镇消费需求,城市
2、根底设施建设的加快、XX县区建设规模的扩张,由此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县抓住移民搬迁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了农民市民化进程,全县的城镇化率由年底的上升到年的。 笔者通过对年末城镇化率到达的镇的典型调查,提出对县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点滴看法,仅供参考。 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根本情况 镇是全国个重点小城镇和XX市强重点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下辖个村,个社,个居委会,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镇区规模开展,城镇化率提高快。随着移民搬迁和城镇迁建,镇区建成区规模由年的平方公里开展到年底平方公里,城镇总户数户,常住人口万人,其中“准市民在城镇居住,无城镇户口人,非农人
3、口人,城镇化率由年的开展到年末的。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镇域区实现了绿化、亮化、硬化、净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达标。建成区水、电、气、闭路、电视入户率, 入户率,网络终端入户户,移动 用户户,乡村公路公里,硬化公路公里,公交通车线路条,客运码头年呑吐量万人,货运码头年呑吐量万吨。 二、三产业快速开展。初步形成了果菜、蕌头、畜牧的特色产业。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年末的:调整为年末的:。已实施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和平方公里食品工业园区,镇域企业个,其中工业企业个,企业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人,企业从业人员人。生产加工的蕌头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 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星级家庭、五好家
4、庭、五好市民逐年攀升。医疗卫生效劳网络体系根本建立。文体设施完备,公共活动绿地一应俱全,建有文广站,高家镇生态广场。教育事业长足开展,高考上线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全镇个村的通电、 、电视、公路,个村通自来水。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年的平方米增加到年底的平方米。 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原动力 从理论上讲,一个地方经济进入高速开展时期,会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会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推动效应。工业的突飞猛进那么造就大量的就业时机,城镇丰富的精神物质生活吸引农民向市民转移,形成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拉
5、动效应。 从实践来看,农民转化为市民化决定因素是期望净收益的上下。如果农业的收入不如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收入,他们那么进城务工经商,转化为准市民;准市民是否转化为市民,取决于期望收益和最低生活本钱的比较,最低生存本钱取决于城市的消费水平、家庭人口、子女受教育费用、居住费用、获得就业的投入等。当农民放弃土地,取得城市户籍,定居城镇,那么转化为市民。 高家镇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动因。一是农民期望收益的吸引。二是农民村落和家族的攀比习惯。三是城市现代文明的吸引。四是三峡大移民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五是为改变下一代身份意识的驱动。 二农民转化为市民的途径和方式 调查显示。一是占地移民。移民安置区的占地移民就
6、近转化为城镇居民。二是原来在老镇区经商办企业的农民。三是在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逐步发家致富的农民。四是外出务工返乡懂一技之长的农民。五是在移民搬迁中从事建筑和建材销售致富的农民。六是其它乡镇的移民。高家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邻近乡镇和邻近县农民就近转移成为市民。七是局部准市民。主要是在校学生和为学生效劳的家长等在镇区内租房居住,一边照顾子女读书,一边做生意经商,成为准市民。 三新市民的观念转变和融合程度 农民和市民有其自身生存的土壤和文化传统,其文化有差异性,根源在于城乡的长期二元结构。 心态意识的不适性。新市民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老市民各有的社会交往圈,新市民仍然沿袭以血
7、缘关系和原有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方式。 行为方式的差异性。新市民在法制观念淡薄、公民意识、生活习惯上与原市民有差异,如新市民把街道、间道当晒场;乱搭乱建;把花坛、草坪当蔬菜地等。 组织形态的困惑性。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新市民成了无人管理的自由人。由此带来如住宅、计生治安等系列问题的缺位。二是差异待遇政策。城镇对新、老市民两种待遇两种政策。 (四)新市民的就业途径选择 农民选择成为市民,是因为城镇提供了比农村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从高家镇的调查显示,市民就业途径有:一是生产型的专门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木材加工、食品加工。但从业者少,“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遍布交通线,缺少生产线,且企业
8、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就业容量有限。二是从事经商。多数人从事的行业,主要经营服装、副食等。实力较强者坐地经营,实力差者赶流流场。“家家户户摆小摊,“有门面的多,经营的少;做生意的多,赚钱的少;开业的多,搞活的少;三是外出打工。尽管镇区人口规模到达了国家规划人口密度人的标准,但第二、三产业的不兴旺,年全镇第二产业占的比重为,镇区内企业为个,从业人员人。就业岗位少,收入不高,新老市民均参加“打工族行列,镇区外出务工人员近人。四是休闲娱乐行业。“条条街上有茶馆,到处都闻麻将声。 三、推进丰都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对策 一深化和提高对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重要性的认识 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没有农民的现代
9、化;丰都的全面小康,不能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目前,全社会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问题上,还存在种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农民进城抢了城市人的饭碗;二是认为农民进城后导致城市根底设施的紧张,带来社会混乱。为此,深化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认识十分必要和紧迫。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缩小城乡差异,是实现农业和全面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城市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市场。 同时,引导和教育农民积极走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之路,破除“等、靠、要思想,克服三个方面的不良心理:一是辛苦两个月,快活天的满足心理。安于现状,难于离开土地和农业。二是“在家百日好,出门时时难的畏难心理。不敢通
10、过打工等方式积累原始资本,怕上当受骗。三是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穷窝的恋家心理。只满足于农闲时打短工,不愿意扎根城市,走出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政策保障体系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县委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相应制定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农民只要在城镇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即可转化为城镇市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户口歧视的做法在有些部门依然存在。如子女上学问题、办理水电气户头问题,农民要付出比城镇市民高的本钱。为此,县委政府要进一步放宽对小城镇的户籍管理政策,敢于和蔼于制度创新,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
11、原那么,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政策,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户口控制制度。相应改革就业、入学、社会保障体制,并减少或降低农民成为市民的本钱,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社会。 完善土地使用和流转政策。建立土地流转和有偿使用转让制度,以对土地保障的有效替代和改变集中建房模式为重点,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失地农民居住方式的转变。一是要根据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状况,逐步提高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政府要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适当降低税、费,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比例,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12、使农民得到的土地补偿费用能根本解决养老保险所需的费用,并通过以土地换社保的方法,将土地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费优先用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实现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有效替代。二是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实行统一征地,全面推行土地“片区综合价。根据我县城市开展总体规划,按地段、地级等将城市土地划分成假设干个区片,每一区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在统一征地时,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三是要加快“城中村农民建房制度的配套改革。根据XX县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立足于超前思考,立足于系统设计,立足于城市居民的标准,以促进失地农民与现代城市社会的文化融合,加快其市民化进程为目标导向。坚持制度创新与机制创
13、新相结合,积极推进城郊农村特别是“城中村的土地国有化、户口非农化、资产股份化、居住公寓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进程,促进其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型态等的加速转变,最终实现完全的市民化。 改革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农民转化为市民的目的在于城市有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在于政府给城镇人口提供的社会福利及其城镇人口享有更多的公共产品。如果仅仅使农民获得城镇户口身份,还不能够对农民转化为市民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只有让进城农民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方面获得相应权利,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享受同等的经济和政治待遇,使他们有一种在城镇生活和工作的社会归属感,进城才能对农民具有真正的吸引力。因此,将进城
14、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加强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一是政府向城镇就业困难的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将那些城市公共效劳部门的就业岗位提供给就业困难人员。二是政府建立专门的就业困难群体职业免费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其就业技能。三是组织异地就业。四是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取消不合理的就业歧视限制。解决好进城农民子女在读书、服兵役等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三)构建多层面的培训体系,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 随着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能型、技能型转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决定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在劳动力市场上收入的上下。同时,农民转化为市民后,必然有一个新
15、市民与老市民的融合过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期获得城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是抓好根底教育。确保农村潜在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政治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二是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定向培训。建议政府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建立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成人技能技术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三是制定和实施农民就业定向培训方案。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岗中培训,确保农民工和企业双赢。四是建立市民道德和市民意识培训体系。通过建立社区学校,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培训活动,增强其市民意识。 (四)强化根底(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设施功能配套,为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提供有效载体 加强城镇根底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降低农民市民化的本钱,推动农民市民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是交通建设。政府要尽快考虑并抓紧实施出境快速通道的建设,缩短与主XX县区及周边省县的距离,有利于借助大中城市的辐射作用,并享受其带来的开展效应,带动自身的较快开展。 二是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和完善城镇功能配套。按照城镇建设的原理和实践,逐渐将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及生产力的布局重心向其地域相对广阔的XX县区转移,形成以效劳业为主的XX县区与以制造业为主的XX县区的城乡产业融合,建立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