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的回忆和2023年工作 “十五时期,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开展史上极不平凡的重要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振兴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万众一心谋开展,全面完成了“十五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增幅比“九五提高2.6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增长1.3倍;地方财政一般
2、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9%,提高7.7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到达332023.4亿元,增加1631.2亿元。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023.749.340。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853亿元,比“九五增长1.3倍。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倍。粮食产量连创新高,跨入全国粮食主产区行列。林牧渔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5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信息、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效劳业加快开展。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初见成效。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完成国家城镇社保试点任务,城镇社会
3、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新机制初步形成,近180万国企职工实现身份转换。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体制和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8.2亿美元,比“九五增长1.2倍。外贸进出口总额1435.4亿美元,增长93%,其中出口803.6亿美元,增长79%。引进内资1256亿元。 根底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农村电网改造、石佛寺水库一期等重点工程交付使用。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乡镇通油路。新增高速公路705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8800万吨。
4、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5%。累计造林2283万亩,人工增雨12023亿立方米。辽河水质恶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到达82%。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被评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鞍山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23.4%和8.3%,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3750元和1334元。城镇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52023.8万人。141.3万城镇贫困居民、65.8万农村特困群众被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生活得到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58万
5、人。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民减负60多亿元。城市人均住房增加3.1平方米。全省 用户突破3000万,普及率达72%,行政村实现20230%通 。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开展。加大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00项,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83万平方米,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80所,高校在校生到达7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稳步推进,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加强。“一宫三陵和桓仁五女山城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苍原、父亲、凌河影人连续三年获全国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奖。体育健儿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248个世界冠军。人口与方案生育、民族宗教、司法行政、外事侨
6、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幼、老龄、残疾人事业持续开展。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23件、政协委员提案2753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131件,制定修改省政府规章115件,清理法规、规章和标准性文件14万件。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70%以上。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不断完善保障公共平安、处置突发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监狱布局改造圆满完成,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双拥共建、国防发动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3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是我省全面迈向
7、振兴新阶段的承前启后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用科学开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开展全局,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战胜重重困难,经济社会开展迈出了较大步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局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到达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15亿元,增长12.5%,人均到达1898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4亿元,增长4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4亿元,增长2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0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分别增长12.8%和7.3%。 二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出台了深化企业改
8、革的具体意见以及配套政策,60%以上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80%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鞍本钢初步实现强强联合。大船与新船重工重组成为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锦化、华锦、抚铝等国有大型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伙伴。依法对12023户企业实施关闭破产。着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7%。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三是抓住双重机遇,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扩大区港联动范围;重点推进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辽西锦州湾等沿海经济区建设。实际利用外资35.9亿美元(
9、新口径),增长1.73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2023.1亿美元,各位代表:我们有理由为十五的巨大变化感到自豪,对十一五的开展充满信心。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开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机制创新任务艰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区域、城乡间开展不平衡,特别是县域经济开展滞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明显;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不够快,改善城乡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还很重;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开展相对滞后;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尚
10、须进一步改善。对上述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的开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回首刚刚过去的五年,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展望十一五新的征程,我省经济社会开展任重而道远。在省委的领导下,省政府组织制定了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请本次会议审议。 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开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突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开展为重点,以根底设施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和谐建设为保障,推动
11、经济社会开展切实转入科学开展的轨道,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根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根底。 十一五时期,根本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标志:一是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到达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沿海省份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2223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22年翻一番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口
12、总额年均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十五时期的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我们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这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前提。要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推动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的战略性重组,培育和开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
13、团。全面完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开展环境,支持民众创业致富,加快开展民营经济,使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的根本经济形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到达50%左右。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以完善市场功能为重点,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开展产权、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创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推进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丹东产业园区和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五点一线的对外开放,积极促进中部城市群的开发开放,形成沿海与内地良性互
14、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开展石化、钢铁、造船等临港工业,推进海上建设,使我省成为环渤海对外开放的活泼区域。做优外贸、做强外资、做大外经,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到20222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 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到2022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努力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开展。坚持机电一体化开展方向,着力开展根底设备、成套设备和运输设备,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到达35%,比十五期末提高2023个百分点。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
15、基地、中国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和新型建材基地。以铁西XX县区为龙头,建设沈西工业走廊。大力开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到达30%。注重开展轻型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分别到达50个和40件以上。加快开展效劳业,重点开展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旅游、会展、房地产、中介效劳等现代效劳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全省效劳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要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综合优势,把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以城乡区域协调开展为重点,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开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健全农业社会化效劳、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平安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00万吨。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根底,大力开展县域经济,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加快开展农村公共事业,根本形成城乡一体的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以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