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69405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水利行业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我公司水利平安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提高平安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平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标准化和制度化,根据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平安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稳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

2、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水利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三条对本单位所属的施工工程、运营设施、水文监测等的平安隐患排查治理,是平安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督查全区水利系统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五条水利企事业单位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日常平安监管工作,每季组织一次集中性的隐患排查。自治区水行

3、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督查和抽查。 第六条水利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事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单位要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事故隐患等级实行“一患一档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隐患部位、隐患类型、主要问题、公示情况、整改责任人、方案完成期限、整改资金落实情况、整改审查意见和验收结果等;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这域内的重大隐患,应建立重大隐患档案挂牌督办,并催促整改奋跟踪治理。 第七条水利企事业单位应当每月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月底前向当地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水行政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对于重大事

4、故隐患,水利企事业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当地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八条水利企事业单位对一般隐患要做到立即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水利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平安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九条水利企事业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

5、采取相应的平安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条水利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水利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平安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平安措施,

6、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水利企事业单位应对已发现的重大隐患,用警示性标牌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状态、隐患位置、整改责任人、整改开始时间、整改方案完成时间等。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季度向社会公示现存的重大隐患,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重大隐患可能对周边社会公众、公共设施等造成危害的,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报纸、播送、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进行警示性公告。第十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水利企事业单位对查出的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的,要依法查处,必要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启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采取强制性

7、措施,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第十四条经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水利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平安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平安生产条件的,须书面申请,经当地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16号 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已经202223年12月22日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

8、公布,自20222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毅中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那么 第一条为了建立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平安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根据平安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平安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平安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

9、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级平安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

10、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平安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

11、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工程、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平安

12、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十三条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

13、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平安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平安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

14、证平安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平安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平安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平安监管

15、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 的平安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平安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工程和平安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第二十条平安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