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将扩大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建设中,实现充分就业对于开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总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我省促进就业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根据省政府领导意见,由省政府研究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成效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了全省就业工作的平稳开展根据中央部署,自xx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认真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确定了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
2、投入、强化再就业效劳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大工作目标,提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与增加投资相结合、与加快根底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与城市化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五个结合要求,并以省政府名义将就业再就业目标下达各地州,要求各地把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等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政策和操作方法,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全省就业工作平稳开展,各项就业指标根本实现。xx-xx年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01万人,年均增加约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累计54万人,年均登记失业人数1
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家产业就业人数521.6万人次,其中,省外流动就业人数为201.14万人次;累计投入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15.17亿元;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50.4万人,实现再就业42.9万人,再就业率为85.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0.55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0.49亿元,支出18.76亿元,有35.4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建立公共就业效劳机构127个,职业介绍机构共1715个,其中: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1518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359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855个。 (二)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现代公共就业效劳体系根本建立XX省劳动力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
4、开始探索,90年代逐渐培育并随着国家金保工程的实施而不断开展,至今,一批设施、功能较为齐全的地方性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框架根本建立,包含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效劳企业等内容的就业效劳体系以及职业介绍咨询效劳网络根本形成,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已经成为我省劳动用工的主导方式。一是全省城乡普遍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xx年,全省129个县(市、区)所辖的53个街道已经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1517个乡镇上已经有1301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全省851个社区中,已有637个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使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更贴近群众,窗口前移、更方便
5、群众。二是全省根本完成了劳动力市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并逐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的职能。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劳动力市场场地建设面积达82,649.84平方米,其中:州、市级为14,428.18平方米,县级为68,221.66平方米。市场内设有求职与用人登记、信息发布与查询匹配、职业指导与政策咨询、推荐介绍与现场招聘等效劳工程和窗口。全省各地先后筹集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8,026.0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38万元,省级补助691.25万元,各州、市、县自筹7,196.78万元。各级政府除资金投入外,还以其它方式支持劳动力市场建设,如房产、土地、办公用品、设备等,折合资金3,161.67万元。xx年年,云南
6、全省共有职业介绍机构1865个,其中,省级1个,地、州、市级16个,县(区)以上140个,街道51个,乡镇级1,477个,其它部门开办的28个,个人开办的169个。职业介绍工作人员2,675人。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完全覆盖了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域,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已覆盖了全省乡镇的75.2%,工作覆盖面到达90%以上。全省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形成了以省级劳动力中心市场为龙头,以16个州、市为劳动力分市场,128个(不含xx市xx区)县级公共介绍机构为骨干、其它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成效显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劳务输出)是关系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
7、大问题,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省委、省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三项扶贫工程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大了输出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全省劳务输出规模稳中有升,劳务收入稳定增长,输出区域 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已经成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省劳动保障部门数据显示,xx年年1-2023月,全省当年共输出劳务人员137.68万人次,完成年方案任务的172%。其中:境外输出0.49万人次,占0.36%;省外输出40.81万人次,占输出人数29.65;省内输出36.45万人,占输出人数26.47,县内输出59.92万人,占输出人数的43.52%
8、。预计全年输出150万人次,完成年方案80万人的187%。xx年起,我省开始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劳务输出工程,当年省级投入1,147.2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38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767.28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251人,输出劳务人员239,600人次,完成省下达方案任务43,500人的550%,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1.5亿元。xx年投入1,317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2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197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398人,输出劳务人员24,4728人次,完成省下达方案任务39,900人的613%,当年
9、实现劳务收入约11.7亿元。xx年年投入1,84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8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830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018人,输出劳务人员313,52023人次,完成省下达方案任务36,600人的856%,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4.7亿元。12 (四)失业保险有效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全省失业保险制度在稳固中不断开展,统筹级次提高,实现了地级统筹,省级调剂,财政补贴的管理方式,失业保险基金稳步增长,有效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到xx年底,全省参保人数上升到达189.2万人。5年间,全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4.3亿元,与九五相比增收15.2亿
10、元,增长166%;基金支出18.4亿元,与九五相比增加12.9亿元,增长232%;省级向9个州市调剂失业保险基金1.35亿元,与九五相比增加1.02亿元;救助失业人员到达32.6万人,与九五相比增加20.23万人,增长164%;帮助7.12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与九五相比增加2.96万人,增长71%。 (五)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xx市xx区是我省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东川的企业开展陷入困境,大量劳动者失业,最高时登记失业率达40.2%。为有效促进xx区企业的转产经营和改善劳动者就业状况,xx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东川建立再就业特区,对东川再就业特区劳动
11、就业提供许多优惠政策,为东川再就业特区经济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省其他类似的资源型城市成功探索出一条开展道路。xx年年末,xx区户籍总人口为3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万人,农业人口23.2万人;全区农业劳动力人数11万人,充裕劳动力人数1.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5,20230人。在实现就业方面,xx年年城乡就业人数17,938人(其中:在职就业农民工11,117人);在本地就业6,821人(其中:两后生826人,下岗失业人员4,836,大中专毕业生750人,技校毕业生42023人)。xx年年毕业后实现就业的两后生361人,复退转业军人就业92人,劳务输出人数11,174人。在失
12、业方面,xx年年新增城镇失业人员4,72023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400人,两后生2400人,复转军人20230人,其他人员1,82023人;外地户口到东川就业489人。xx年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在再就业资金使用方面,自xx年东川再就业特区建立以来,中央、省、市三级共安排再就业资金1.14亿元。xx年年支出再就业资金2,054.15万元。截止xx年年末,累计结余再就业资金3,72023万元。 二、当前我省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是也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需要长期艰苦
13、的努力。 (一)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就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在人口不断增加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更趋复杂。据劳动保障部门测算,我省有农村劳动力2 ,20231万人,其中还有500万人需要在今后几年转移就业,加上每年有37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以及20230万省外常年入滇就业的外来人员,特别是仍在实施的企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导致由就业转失业的人数增加,全省每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居于16-17万人的高位上,我省gdp每增加一个点,仅能带动2.6万人就业,假设经济增长保持9%的速度,我省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超过30万个。因此,就业压力非常大,就业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贫困省份,据五普资料显示,我省014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6.02%(全国平均为22.89%);每2023万人中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为2023人(全国3611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为6563人(全国11146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21233人(全国33961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44768人(全国35701人);文盲率为11.39%(全国6.72%)。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