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某村经济开展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总体部置,切实做好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帮扶工作,我行组织人员对我行帮扶的新开乡华掌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状况 1.自然条件。华掌村位于新开乡南部,距乡政府12公里,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334户1217口人,其中男651人,女566人,其中回族282户,202338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760.88亩,其中山地4660.88亩,梯田120230亩,人均占有耕地4.73亩。海拔202350米,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年日照2440小时。 2.劳动力资源。全村共有劳动力726人,其中男
2、366人,女360人。从年龄看,1635周岁194人,36周岁45周岁312人,46周岁以上220人。从文化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54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4.3%,初中文化程度17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4%,高中文化程度的1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65%。劳动力大多从事传统种养业。 3.农村经济开展情况。2023年底,华掌村经济总收入253.6万元,人均收入220233.81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3.6万元,年人均收入986元,占经济总收入的47.3%。总体来看,华掌村经济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收入,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以牛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收入占总量比重小。 种植
3、业。华掌村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5760.88亩,产量668吨,其中夏粮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种植面积3005亩,产量743.73吨,平均亩产量495斤,亩产收入519.75元;秋粮作物为玉米、谷子、糜子、高粱等为主,种值面积3360.88亩,产量120232.29吨;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400亩,产量900吨,平均亩产量750斤,亩收入750元。全村种植业收入133.6万元,人均120237.78元。 养殖业。2023年末大家畜存栏429头,其中牛存栏300头,羊存栏129只;当年存栏鸡678只,当年出栏鸡245只;当年出栏牛157头。全村畜物业收入120万元,人均986元。 4.根底设施建设。
4、全村主干道1条12公里,社道4条15公里,全部为土路。完成农电网改造8社260户,占全村农户数的77.8%。依托全乡平安饮水工程,完成自来水入户33户,202322年依托整村推进人饮工程的实施,完成华掌社占全村农户数的91.8%,还有21户没有接通自来水。建成沼气池18眼,卫生厕所22座。全村无水利灌溉设施,山地均为陡坡地。通讯设备根本普及,有移动 52023部,固定 45部, 普及率97.8%。“村村通、“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全村目前尚有5户14人居住在窑洞或者地坑庄子,占全村总户数的总人口的1.7%和1.2%,112户427人居住于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土木结构危旧住房内,占全村总户数、总人
5、口的39.7%和37.3%,以上两种情况占到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41.4%和38.6%。 5.公共效劳设施。村内适龄儿童全部就读于华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20230%。村部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无农民培训阵地、便民超市、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效劳设施。 6.文化资源。村域文化底蕴深厚,是名胜古迹蛟城庙,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7.贫困现状。2023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缺乏2022元的贫困户54户,涉及人口156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9.1%和13.7%,贫困面居全县偏上水平。贫困户中,因病因灾致贫的22户66人,分别占40.7%和42.3%,因残致贫的2023户29人,占18.9%和
6、18.6%,缺劳力的5户16人,分别占18.51%和16.0%,缺技术的2023户25人,占11.7%和11.4%。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的39户20236人,分别占全村享受低保户数和人口的40.2%和51.7%。 8.社会保障情况。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有97户205人,占到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4.3%和17.9%。全村有五保户1户1人,实行分散供养,每年领取五保户供养金2040元,生活水平根本可维持温饱。 全村共有残疾人38户42人,占全村总户数和人口的13.5%和3.7%。其中一级残疾的3户3人,二级残疾的7户7人,三级及以下的28户32人。残疾人中享受低保38人,占到残疾总人口的90.5
7、%。 全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282户1142人,占到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0230%;2023年报销门诊药费68520元,报销住院药费45000元,在民政部门报销大病医疗救助费用20人(次)66000元,分别占全村群众门诊药费和住院药费的65.7%和96.3%。全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139名,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660元。缴存社会养老保险56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9.21%。 9.基层组织建设:现有村干部4名,支委委员5名,村委委员5名,村级后备干部5名。党员47人(其中:男37人,女2023人),党小组7个,流动党员3人,贫困党员5人;25岁以下党员9人,26-3
8、5岁7人,36-45岁2023人,46-54风人,55-59岁的1人,60岁以上12人;大专文化程度1人,高中文化程度14人,初中文化程度28人,小学文化程度3人,其他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人,产业带头人8人,收入上万元党员9人,培养果产业定植大户17人;2023年开展党员2名,转正2名。近年来,通过开展有创先争优、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党员三卡管理、四议两公开、双议双评、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和谐五星创评等活动,党员致富能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 1.主导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开展根底较为薄弱。目前,全村重点开展牛产业,由于近年来,牛市场时好时坏,增收效果不明显,群众养牛
9、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农户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山地、台地、陡坡地居多,机械化程度低,土壤品质差,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突出,玉米亩产量约700斤左右,小麦亩产量不超过300斤,种植业经济效益微薄。群众养牛多为役肉兼用,黄牛品质差,黄牛养殖以散养居多,饲养方式比较粗放,年出栏量偏少,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尽明显。 2.国家政策扶持较少,根底设施建设欠账大。该村近年来根本上未享受到国家较大规模的工程扶持或倾斜,社组道路都还为土路,202330亩山地均为陡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均未实施梯田建设工程。现在大多数农户沿沟边居住,住房多数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危房较为普
10、遍。同时,由于建设时期没有详细统一的村庄规划,致使现居民点比较散乱,道路不通、排水不畅的问题非常突出。村文休活动广场、农民培训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效劳设施未建设。全村总户数仅为20232户,并且人户别离户居多,人口稀少,工程建设很少涉及,致使全村根底设施建设因资金短缺而长期停滞不前,目前村社道路全为土路,且沟壑纵横,溪流蜿蜒曲折,地形复杂,阴雨天气群众出行困难;群众吃水困难,不平安卫生,自来水入户率为0。 3.社会贫困面大,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目前,华掌村共有贫困人口54户156人,贫困面积达24.5%。受低保指标影响等因素,现在享受低保的人数仅为39户20236人,享受大病救助的人数为20人,
11、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与群众的期望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群众开展意识冷淡,安于现状的现象普遍。受自然环境影响,一局部群众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强烈开展的愿望不强。45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点80%以上,不善于学习,不善于研究国家的政策,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低,紧跟时代开展脉搏的少,地主导产业开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顾虑较多,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全村全面快速开展。 三、开展思路及对策 1.以加强肉牛繁育为重点,增加群众收入。依托县民族宗教局支持民族群众开展畜牧业的大好时机,抓建下苏养牛示范社一个,培育养牛大户30户,新增根底母牛95头,充分调动群众开展牛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方案建立
12、“纵向包抓到户的牛产业包抓帮扶机制,即:纵向包村干部包抓20个农户、村社干部、计生自管小组长每人包抓2023户,党员代表每人包抓5户;包片领导抓建一个示范社,支部书记、村主任各抓建50个养殖大户,做到人人都有养牛示范户,户户都有帮扶人。在管理措施的落实上,坚持走牛、沼互促互支的路子,大力扶持群众开展畜牧养殖业,年内新购根底母牛一头补助500元。 2.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改善通行条件。围绕全乡地膜双垄沟播种植工程,在华掌、下苏、坷老、东岭四社种植全膜玉米300亩,通过玉米种植,切实增强农民收入。缴请县交通局技术人员对新开至华掌通村主干道进行全面规划设计,5月份全面拓宽整修并铺砂。什对新修生产道
13、路2公里,并对全部路段进行砂化,改善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3.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提高群众素质。将培育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关键位置,通过“村村响播送、党员远程教育设备、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接受终端等传媒设备,在广阔群众中大力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最新的科学理论成果,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弘扬正气。继续深入开展“和谐五星创评活动,在去年开展创评活动的根底上,将创评活动与产业开展、尊老爱幼、子女教育、道德模范、助人为乐与公益事业的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评选内涵、创新工作机制、活化组织形式,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依托村党支部、村调委会、工青妇等村级组织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村干部“一定三有
14、等管理机制,发挥党员、共青团员、妇女等各层次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创机关报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4.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根底设施条件。采取“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规划集中居民点2处,力争五年内全村70%以上的农户都建成新房,入住集中居民小区,彻底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住房难、行路难、排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积极争取工程扶持,健全完备村部、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便民超市等公共效劳设施,实现根底设施完善、公共效劳配套、根底条件提升的目标,使全村的根底设施建设实现全乡最完备,到达全县平均水平。 5.加强党的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共青
15、团员、妇女等日常教育管理,发挥各方面先进人物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施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培育党员致富明星户,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各类建设工程、方案生育、低保评定、宅基审批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工作,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接受群众监督,推进工作民主决策。注重从产业大户、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中推选工作能力强、办事公正、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库,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12 8月18日至21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正宁、合水、xx县及局部乡镇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采取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
16、查阅资料等形式,就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把培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开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农民“五变(北部山区粮农变牧民,中南部原区粮农变果农,川台区粮农变菜农,子午岭林缘区和荒山粮农变林农,城镇和园区农民变市民)为牵引,积极培育开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全市苹果、草畜、苗林、瓜菜等主导产业和小杂粮、中药材、杂果、黄花菜等区域特色产业开展,初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以各类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