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9962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8月18日至21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正宁、合水、xx县及局部乡镇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采取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就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把培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开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农民“五变(北部山区粮农变牧民,中南部原区粮农变果农,川台区粮农变菜农,子午岭林缘区和荒山粮农变林农,城镇和园区农民变市民)为牵引,积极培育开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

2、体,有力促进了全市苹果、草畜、苗林、瓜菜等主导产业和小杂粮、中药材、杂果、黄花菜等区域特色产业开展,初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以各类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农民增收的根底。 (一)龙头企业逐渐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按照现代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开展的要求,全市以庆城驿马、镇原中盛、金龙等五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核心,采取招商引资、工程扶持、政策优惠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资金、资源集聚,实现公共资源共享,提高规模经营和市场竞争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建设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47户,(其中:国家级农业

3、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30户,市级61户。)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5户,年销售收入2022万元以上的企业40户,从业人数3.19万人。坚持品牌培育,注重各类质量体系认证,增强市场竞争力,已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50户,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的7户,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著名)商标的19户,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17户。 (二)农民合作社增长迅速,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为了促进农民合作社开展,市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xx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认定管理方法等文件,推动了全市农民合作社快速开

4、展。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合作社3001个,其中种植类合作社1288个,占42.92%;畜牧养殖类合作社1415个,占47.15%;生产资料购置类合作社68个,占2.27%;扶贫基金协会、市场营销、劳务、农业科技等其他合作社230个,占7.66%。全市合作社社员88249人,带动农户16.95万户。为了标准合作社开展,市、县农牧部门采取强化政策宣传、提供信贷优惠政策、选派技术人员蹲点、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品牌认证等方式,推动农民合作社标准开展。全市共培育各类示范社111个,其中省级示范社36个,市级75个。有6个合作社获得农业部12023万元“以奖代补扶持资金;12023个合作社获得省级92023

5、万元工程扶持资金;市财政连续五年列支专项,为117个农民合作社配备了、打印机及培训桌椅。2023年,xx县拿出202300万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达标的80个养羊专业合作社、74个养羊专业村、202300户养羊大户进行了表彰奖励;xx县对种植烟草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给予建设5座烤烟楼的支持。 (三)家庭农场势头良好,规模经营初见成效。我市家庭农场起步于2023年,通过本地农户承包、农民返乡创业、工商资本介入等三类模式运营,数量和规模初见成效。为推进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标准建设,全市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考察学习外地经验、拟定管理方法等措施支持家庭农场开展,从加强工程支持、

6、加大资金扶持、强化金融支持、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社会化效劳、强化技术培训、鼓励创立品牌等7个方面提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奖励,对家庭农场规模流转土地,建规模养殖场,开展种养且取得明显成效的,安排农业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目前已对xx县鸿兴家庭农场等3个家庭农场进行了扶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全市已开展家庭农场36个,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33个。 (四)种养大户蓬勃开展,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市依托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等工程,大力培育农村种养大户,努力实现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掀起了广阔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截止4月底,全市农牧系

7、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41期,培训农民3.5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6万多份。多层次的培训造就了大批的种养大户,目前,全市共培育种养大户4.2028万户,其中苹果种植大户2326户,苗林种植大户1625户,瓜菜种植大户599户;规模养羊户2.60万户,规模养牛户0.38万户,规模养猪户0.34万户。农村种养大户通过承租、转包等方式流转农户土地开展规模经营,在良种选用、防病减灾等方面广泛采用先进农业机械和生产技术,带动了周围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升了产业效益。 二、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总体态势良好,但在开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着农业转型升级

8、和现代农业的开展。 一是基层农经效劳指导不到位。我市按市、县、乡三级设置农经体系,目前县(区)农经专业人员缺少,业务素质不高,业务指导能力不强,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以后,乡镇农经站全部被撤并,各乡镇没有专职从事农经工作的人员,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效劳指导等农经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加之乡镇农技、畜牧、林果等站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许多效劳覆盖不到村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开展的需要。 二是政策扶持效果不明显。近几年市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仅仅局限于农民合作社,扶持资金分散在农牧、发改、财政、林业、农发办、科技、农机、果业、供销社等多个部门,每年20230万左右的扶持资

9、金,对于3000多个合作社是杯水车薪。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财政目前还没有农业专门资金扶持,政策支持亟待加强。 三是农民培训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特别是缺乏对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农民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是松散型的合作关系,没有联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农产品行情不好时,农业经营主体不愿按订单收购,压价收购或不愿收购;行情好时,农户不愿按合同交售农产品,影响了订单种植的效果。 四是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急需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程度存在着开展不标准的问题。局部合作社运作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标准、资金

10、运行不透明、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利益联结不紧密,个别合作社类似于“皮包公司,既无管理组织也无真实社员,只求以合作社名义为个人谋取利益;局部家庭农场运行中存在着不符合家庭农场认定条件的问题。在经营主体模式中,虽然创立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等新模式,但入股要素单一,以现金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比较多,以技术、设施设备等其它要素出资极少,加工、销售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组织,开展比较缓慢。 三、意见及建议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是继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后新生的、适合我市农村农业开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大力开展。各级人民政府要

11、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根底上,本着引导不包办、效劳不干预,标准不限制的原那么,允许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共同开展。 (一)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步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奠定根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假设干意见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人民政府要紧紧抓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实际情况,切实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出台扶持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推进机制。一是研究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新形式和新方法,以适

12、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开展的须要,进而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对土地的需求。要尽快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颁证工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消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引导农民在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土地流转。二是加大对农村林、田、水、路、电、信息网络等公共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农村开展条件,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的空间。三是探索开展财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的,给予购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费补贴,并把农业“四大补贴新增资金重点向其倾斜,扶持开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鼓励社会各业、特别是工商业投资农业、开展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引领带动效应。四是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3、的信贷支持,对信用良好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优惠和效劳便利,以解决开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构建多层次效劳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开展提供优质效劳 加快构建以公共效劳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根底、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效劳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政策主导的农业经营管理效劳体系。县乡人民政府要理顺基层农经效劳体系设置,要依托县乡农经机构建立健全农业承包、农村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四位一体的土地流转效劳体系。行政村要依托村委会组建村级土地信用合作社,让村民自愿入社,民主管理。二是加快构建基层农业公共效劳体系建设。要以基层农技、畜牧、林果等机构为主体,农业科研教

14、学单位、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多元机构广泛参与、分工协作、专业化、市场化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效劳,提高农业科技社会化效劳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示范户、动物防疫员、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员、合作社辅导员等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贮运保鲜、流通营销等专业化效劳,实现优势产业及其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开展。四是建立农业投入新机制,最大化发挥农业投入的比较优势和带动作用。要整合发改、财政、农牧、金融、林业、果业、保险等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建立农业联席会议制度,依法依规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杜绝和防止注册登记假、大、空现象,做到开展一个,标准

15、一个,提升一个。 (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应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一要大力推行农牧林果等各行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的指标及技术要求贯穿到农产品生产、储运、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以此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要制定新型农民中长期培养规划,针对不同类型农民,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开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三要统筹利用好各类教育资源,依托陇东学院、庆阳理工学院、市农科院和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不断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出台工资补贴、社会保障、工程扶持、金融效劳、土地流转、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效益。 以上报告,请审议。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