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组员:张栋 王蔡琴陆家豪 张海涛丁沛 王晨 (一)建筑概况及总体布局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馆址选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设计者为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为了尊重古城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采用地面一层,地下一层的格式。新馆分三大块:中央局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及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博物馆旧馆忠王府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占地面积不大,约1202300平方米。整体布局及空间处理独具匠心,由传统苏州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饶有新意的造景设计。有池塘、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设置,
2、同时空间处理上也使新馆倍觉自然、深远、空灵,给人感觉景致多变,观之不尽。 (二)建筑风格 几何结构、硬朗而明快的线条,玻璃、钢铁、水泥、木头等多种质料混搭,黑、白、褐三色的主体色调,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进到博物馆内部的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的楼梯间设计了一个宏大的水幕墙。水流沿石墙面翻卷出条条白色水花,跃入下面的池水中,登楼踏阶,清心赏目。同时博物馆的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根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顶和墙面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
3、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总之,该博物馆既传承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不乏现代建筑风格的 独特个性。真可谓是“低调的华美。 (三)丰富展品彰显苏州文化底蕴 博物馆内部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系列的根本陈列,以及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展 品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各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现代艺术品展览。总之丰富的展品充分彰显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无愧为江南地区历史文 化的顶尖代表。 (四)参观学习体会在整个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苏博的屋顶的造型。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刀之作,其保存
4、了江南园林的特点,然而表达方式却又是全新的,错落有致的新馆建筑以深灰色 1 石材为屋面和墙体的边饰,与白墙相映,雅洁清新。一反传统的叠石假山,采用些较有纹理的石片和石块,与传统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点迥然不同,但各显奇趣,与水中倒影难分轩轾,构成一幅新颖的山水图景。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加以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将传统艺术升华,使我们更充分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总之,这次参观之行,让我由衷感慨大师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还有就是建筑的设计要在充分尊重外乡文化的根底上,进行创新设计,绝不可丧失文化这一建筑的灵魂。相信这次的参观体会会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 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指引性作
5、用。 第二篇:城市规划专业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实习专业及班级专业:班级: 实习人数: 二、实习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x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穿; 4、体验建筑:建筑的根本形体、构成关系; 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四、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根本原理;了解专业开展的新动向。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开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6、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开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实习报告内容 8月21日一早抵达苏州后,我们先参观了拙政园,然后就去了苏州博物馆。在这里着重介绍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一座苏州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36件,二级文物1146件,三级文物13657件,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文物收藏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0种3121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首批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之一。馆藏文物以历
7、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是苏州地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XX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23年2023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屡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效劳示范窗口,各项业务根底工作标准有序,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借助新馆建设契机,苏州博物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开展。202223年对公众免费开放后,苏州博物馆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达百万人次,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空间环境
8、组成 苏州博物馆卫星图 苏州博物馆主入口 苏州博物馆位于XX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23年2023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 建筑室内空间 建筑室外环境 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博物馆空间功能分析 a东北街大门 b主入口庭院c中央大厅d莲花池e塔放瑞光f晨光熹微g争伯春秋
9、h锦绣江南i都会流韵j宝藏虎丘k书斋长物l陶冶之珍m攻玉巧技n文芳雅事o锦绣浮生p草堂墨戏q庭院竹子r主庭院s现代艺术厅t紫藤茶室u二层走廊v吴门书画w吴门书画x临展厅 苏州博物馆平面图 该建筑群坐北朝南,主要分为三局部。中心局部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效劳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地下室设有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等。 苏 体验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与根本形体 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
10、边古建筑的最高点。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苏州博物馆侧视 桃花灿灿。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那么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效劳配套区。简洁的几何体、现代的建筑工艺,却有着古朴的建筑外形,未入大门,抬头所见的建筑体,粉墙黛瓦,灰色线条与白色墙面,以及用菱形几何体组成的屋顶,用钢结构为支撑的大门,感觉有些新意,但是总觉得有点另类。用混凝土浇注的屋顶,直接浇注出瓦片形状,省去了中式的瓦片,远看像黛瓦结构,近看确是几何体的组成,在功能上确保了博物馆的安防问题,也减少了渗雨漏水现象对展品的破坏。几何体的简洁形成的现代感,让每一个准
11、备来参观历史的人,在尚未踏入大门就感到了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是带着现代的心,去回忆历史。 建筑屋顶设计,参加了江南民居及江南园林的元素,很好的传承了当地的文脉。 屋顶 在走廊边上设一个六边形的框子,采用框景的手法,把远处的小亭子及绿化树木包含在内,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在远处的小亭子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得更加美好。恰似一幅镶嵌于镜框中的图画,增加了景色的深度,产生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就像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 是框景的真实写照。走廊窗子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 当进入苏州博物馆的时候,顿时觉得凉爽宜人。习惯性的向上张望希望看到空调出风口。可是,我转了一圈也没有
12、看见一个空调出风口。而屋顶的百叶窗却让屋内异常透亮。而为外面35度高温飘洒热度的太阳,却没有随着光线进入屋内,毫不令人拍案叫绝。 百叶窗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身高一般在1.9米之内。也就是说地上2米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而屋顶的局部我们是不用考虑降温的。虽然冷空气重量较大。会下沉到地面。但是在上面冷却的温度却浪费了能源。于是,让本身就有空气动力的冷空气直接在人类活动范围循环,会降低能耗。简单的道理,却常被忽略,而这里却没有。 出风口 把外围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安装一个空调出风口,空调的自然风,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空气墙,通过这个隐形墙割断了外界空间和内部空间的温度关系,确保存了人们的视觉需要。 阻热墙
13、众所周知,我们古代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因此,椽隼结构会让屋顶的欣赏性下降,规那么而繁琐的屋顶结构,说明了我国古人的智慧,美观略差。而大师用线 条形成了大块的结构,让简练变得繁, 让他们共同形成了新的现代艺术的简约美。材料就地取用,钢材和玻璃的参加,以及传统的灰白色调,无一不表达出 屋顶 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再点缀更为简单的灯饰,于是,美无处不在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周的实习时间眨眼间就过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了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缺乏,感觉受益匪浅。苏州博物馆的建设对于贝聿铭来说完成了一个家乡人的愿望,可是,它所带给我们的建筑理念却是全新的。从此,我们发现站在空间和时
14、间的不同端,江南园林和江南民居的无限魅力均可有非凡的景象。贝聿铭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敢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画出翻天覆地的故事,并且从此故事将延续。 第三篇:关于苏州博物馆报告苏州博物馆 班级:平面202321学号:20233032023129 姓名:倪兆玉 2023年2023月建成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成立46年来,通过多种
15、途径扩充藏品,目前收藏的各类文物约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236件,二级文物为1146余件,三级文物为13657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印章和古代工艺品见长,新的苏州博物馆共有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32间,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为目前苏州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博物馆。新馆建筑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它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更使建筑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有了可能和保障。新馆建筑将三角型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