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情况的报告 一、全县教育总体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县教育以创立“双高双普合格县和教育强县为契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加快学前教育开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展、促进高中教育跨越开展为重点,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开展规模和质量,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每一个适龄儿童与青少年提供充分的、根本均衡的教育时机和高质量的教育效劳,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开展。全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实现区域内根本均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根本
2、完成,全县教育结构更趋优化协调,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开展壮大,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学前教育 全县现有幼儿园193所,在园幼儿1936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20所,入园幼儿3634人,民办幼儿园173所,入园幼儿15730人。城镇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97.8%,农村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95.7%,幼儿入园率逐年 提高。(职成幼教科) 义务教育 全县公办中小学169所,在校学生50021人。其中,公办小学136所,在校学生31701人;公办初级中学(含九年制学校)27所,在校学生18320人。现有民办中小学7所,在校学生927人。小学入学率、稳固率均到达20230%
3、,初中入学率到达20230%,稳固率到达99.97%,初中毕业升学率到达95.81%,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2023%。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实现免试就近入学,“择校热明显降温,全县义务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根底教育科) 高中教育 全县现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学生15682人,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开展,中招改革成效显著,高考质量连年稳步提升。全县共有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6所。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内涵式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增幅明显。(根底教育科) 职业教育 全县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3446人,电工、钳工、焊工等各类应用专业开设齐全,创立市级骨干示范专业3个,先
4、后建成XX县区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和XX县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全县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普遍提高,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根底能力进一步加强,根本形成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业教育新格局。(职成幼教科) 特殊教育 全县特殊教育学校2所,其中公办1所,在校学生69人,民办1所,在校学生59人。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和特殊教育体系根本完善。(根底教育科)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是资金投入与教育开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受县域经济开展水平的制约,我县教育投入总量严重缺乏,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县局部农村小学仍存在办公用房紧张,
5、个别农村小学仍存在部室不全的现象,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师资仍然紧缺,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初中教师学科性缺员现象突出;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缺乏,幼儿园教师还存在一定缺口。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学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理念还不够开放,创新还不够大胆,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育人环境气氛不浓,办学目标和开展方向较为单一,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不够明显,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学校特色化不够明显。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加大经费投入,
6、提供财力保障 1.切实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落实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都要表达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从2023年起,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新增财力的20%用于教育;继续落实好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教育的政策。 2.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保障体系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建立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出资和捐资教育的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
7、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3.完善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中省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工程、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义务教育营养改善方案,建立中小学食堂供餐经费管理长效机制。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本钱的投入机制。学前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畴。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水平。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
8、依法筹集经费投入的机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做好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和资金管理工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建立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阶段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4.依法管好教育经费 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对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与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标准性、平安性和有效性。标准办学行为,加强收费管理,严禁乱收费。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计
9、财科)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十四五期间,方案投资59700万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61所,其中改扩建小学134所、初中25所、九年制学校2所。新建及加固改造校舍面积23.53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地39.84万平方米;改造大门、围墙、校园硬化绿化等附属设施,配备课桌椅、图书、教学仪器及教育信息化设备。(规划建设科)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办学活力 切实增强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高度共识,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开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
10、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防止产生大的偏差,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建立鼓励支持改革鼓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学校,在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沿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充分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别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标准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
11、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标准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按照“近联、远引、外拓的思路,进一步扩大根底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推行联合办学模式,加强与兴旺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优质、品牌教育资源。扎实推进优质、特色学校培育工程,力争再培育68所学校管理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办学特色鲜明的优质、特色学校,增强优质教育的辐射力和聚集力,推动周至教育有好又快开展。 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和“名校+改革。做到领导重视,教研带动,全员参与。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和打造,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认真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拿出新方案,加快形本钱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加强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微课、慕
12、课、翻转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课改之路,形成一校一品牌、一课一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增强开展潜力,聚集后发优势。推动“名校+改革工作实质化开展,切实发挥出实际作用,真正到达弱校变强,强校更强的效果,加速实现“九统一的目标。(根底教育科) 积极探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和XX市教育体育局XX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及评价指标精神,遵循学生身心开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制定本校学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和细那么,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学校育人模式改革。及时总
13、结改革工作,积累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细化评价标准,构建表达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开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师德素养提升工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五条标准和“四有教师要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道德教化和法律标准结合起来,制定完善教育行业标准守那么,使广阔师生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那么。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阔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改进教师评价制度,发挥好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健全教师诚信档案,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制定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制定实施XX县区中小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方法,加
14、强教师参与职评违规违纪查处工作,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推进骨干体系建设工程,加快三级三类骨干师资队伍培养与使用。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国培、省培、市培方案,加大县级培训力度。加强培训工程的过程监管和评估,抓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全员培训,十三五期间,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方案培训校(园)长和教师4万人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能力测试,并将测试常态化。加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加强校本研修成果应用。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资格国家级考试制度和教师资格定期
15、注册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推进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方案,到“十三五末,全县教师学历达标率力争到达20230%。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到达8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到达25%;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到达75%,其中研究生学历到达2.5%;学前教育全体保教人员持证上岗,教师学历合格率到达20230%,其中大专学历到达85%,本科及以上学历到达15%;高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到达20230%,研究生比例到达2023%。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机制为重点,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全面实施全员岗位聘任,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那么,择优聘用,优胜劣汰,探索教师合理流动与退出机制,认真解决好初级中学充裕教师的分流问题,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增强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因地制宜,着力推动大学区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继续实施城镇教师支教方案。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政策。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