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残联促进两纲达标报告 两纲实施期间,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残疾人妇女儿童事业长足开展、成绩非常显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开展。中央领导同志屡次出席有关残疾人的重大会议和活动,深入基层慰问贫困残疾人,对新时期残疾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开展规划,不断加大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开展为残疾妇女儿童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底,两纲执行情况良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表达在: 一、为残疾妇女儿童效劳的根底设
2、施建设明显加快 残疾人综合效劳设施到达2125个,残疾人康复训练效劳机构到达19000多个,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到1667所,残疾人就业效劳机构到达3127个,残疾人托养效劳机构到达202356个。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创立残疾人法律效劳中心和维权示范岗5998个。地方残疾人工作更加活泼,涌现出许多鲜活的典型和经验;地方残联圆满换届,残联系统专职残疾人工作者到达9.4万人,城市社区和农村残疾人协会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到达40余万人,基层残疾人工作得到加强,为残疾妇女儿童效劳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残疾妇女儿童状况显著改善、获得更多实惠 通过扶贫开发,一局部农村贫困残疾妇女儿童解决了温饱问题
3、;实行城乡最低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措施,包括残疾妇女儿童在内的202367.2万残疾人根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儿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等重点康复工程和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包括残疾妇女儿童在内的2172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大幅度提高,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到达58.3万人,继续开展“彩票公益金助学、“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方案等工程,通过开展扶残助学活动,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为农村残疾妇女儿童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93%的农村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越来越多的贫困残疾人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残奥、特奥、
4、聋奥等运动得到新的开展,残疾人运发动到达260多万人;各级法律援助效劳机构为残疾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有力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完善残疾儿童状况监测工作 利用监测的数据,完成了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工程“中国残疾儿童监测评估报告,编辑出版中国残疾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发布监测统计成果,为制定调整、评估残疾儿童有关政策、法规、规划提供依据。 四、普惠加特惠,全面保障残疾妇女儿童根本生活 中国残联和各地都加大了调研摸底、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各地采取分类施保、优先纳入、临时救助等方式根本确保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以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根
5、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积极参与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协助政府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根本确保了残疾人平等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各项社会福利。为切实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成员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的工作,各地相继开展城镇“低收入家庭和“重度残疾人调查,为将属于低保对象的或重度残疾的学生和儿童、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纳入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范围和建立临时困难救助制度提供依据、奠定根底。城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根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局部省区正积极协助中国残联推进残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工作,为残疾妇女儿童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托养效劳机构的建设,
6、为残疾妇女儿童及家庭带来更多的实惠。 五、残疾妇女儿童文化体育生活日益活泼 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舆论气氛和社会环境,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满足残疾人参与社会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帮助残疾妇女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科学健身,增强体质。选拔组织残疾妇女儿童演员参加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残疾妇女儿童演员在开闭幕式和开幕式仪式前的表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残疾妇女儿童的风采。残疾妇女积极参加第13届残奥会、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儿童权益保护 年月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的意见(以下
7、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个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开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促进新时期残疾人开展的行动指南。意见高度重视残疾儿童权益保护,充分表达“儿童优先原那么,提出了以下具体政策措施:“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对贫困残疾儿童康复给予补助,研究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重点做好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效劳、“完善残疾学生的助学政策,保障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加快开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鼓励和支持普通高等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逐步解决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教育部门要结合中小学德育等课程,开展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教育。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