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保护工作报告 XX县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 工作报告 202223年6月7日,我市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工程名录,今年5月26日,我市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现将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汇报如下: 一、国家级名录工程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现状 (一)淮海戏保护现状 一是制定了五年保护方案。第一个五年保护方案从202223年起,分步实施资料收集整理,建立较完整的淮海戏资料库、设立淮海戏历史陈列室、以优惠政策招
2、收学员,培养淮海戏传承人、录制优秀剧目音像资料、举办淮海戏艺术节等工作,以加强保护,推动传承。 二是建设了淮海戏博物馆。202223年9月,XX省淮海戏博物馆在我市中洲岛竣工开放,作为展示和宣传淮海戏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排演、交流淮海戏的活动场所,传播和学习淮海戏知识的课堂。淮海戏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来呈现淮海戏在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开展的概貌,为保护传承淮海戏作出了一定奉献。 三是建设了淮海戏专题网。由我市文广局的组织领导及XX省淮海剧团的支持下,筹建了中国淮海戏专题网站,网站设立剧团介绍、剧目介绍、人物简介、专题资料、视听下载、淮海戏图库、淮海戏
3、动态、演出信息、遗产保护等栏目,对淮海戏的历史渊源及沿革、根本内容及特征、重要价值、传承现状等方面作了详尽介绍,并提供大量的传统及现代剧目以供下载,进一步扩大影响,推动了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四是申报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2223年底,我们按照国家文化部及省文化厅相关要求,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工程代表性传承人工作。6月11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工程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入选,为淮海戏的传承提供了根本保障。 五是建设了传承机构。在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开设淮海戏班,由我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代表性传承人、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戏剧梅花
4、奖获得者魏佳宁等淮海戏主要传承人授课,为淮海戏的传承开展培养传承人。 (二)楚州十番锣鼓保护现状 一是制定了保护方案。第一个五年保护方案包括翻译已搜集的古书工尺谱为简谱,购置有关服装、道具,出版以楚州“十番锣鼓为题材的图书册,建设传承基地,加强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我市楚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员对楚州“十番锣鼓的盛兴年代、演出道具、演出场景及风俗等作了进一步调研。掌握了许多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料;搜集整理了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方式、演奏乐器、乐队编制、乐器定弦法等相关材料,为出版相关书目奠定了根底;完成了“十番锣鼓的十首乐曲以及几十首锣鼓曲牌的工尺谱译谱工作。 二是投入了一定资金。202223年6月7日
5、,十番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工程名录,为了更好地予以保护传承,楚州区政府克服财政困难,投入一定资金,用来添置乐器、服装等必备物品,调动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三是挖掘了一批曲目。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楚州十番锣鼓曲目,我市楚州区文化部门给楚州十番锣鼓声及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同志提供非常宽松的环境以及相应的资金,先后整理出了金盆捞月、咏花、咏蝶、到春来、前探营、后探营、归依、红楼撇子、朝天子、阳告等十首曲目。 四是开展了传承活动。培养传承人员是更好地传承十番锣鼓的重要举措。楚州十番锣鼓刚刚被挖掘整理出来的时候,演奏人员仅仅限于专业文艺人员,如文化馆专业演奏员和剧团乐队成员。202
6、223年以来,我市楚州区积极组织举办十番锣鼓演奏人员培训班,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亲自授课,发动文化馆及社会上器乐演奏培训班中的学员参加学习,尤其注意培养年轻演奏人员,以推开工程传承。办班初始,大多数人对十番锣鼓的了解不够深入,兴趣不大。楚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员分别有针对性的做相关人员工作,耐心细致解释,通过培训,学员们一改对十番锣鼓演奏认识缺乏的状况,学习投入,演奏认真,显现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已形成了以专业演奏人员和社会各界演奏者共同组成的十番锣鼓演奏队伍,促进了十番锣鼓的普及传承。 五是加强了对外交流。202223年11月,XX省XX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茶亭十番的
7、传承人员来我市进行艺术交流,与我市楚州十番锣鼓传承人共同探讨十番音乐中演奏方式、乐器种类、乐队编制、乐器定弦法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今年4月11日,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楚州“十番锣鼓应邀参加“连云港之春苏北鲁南民俗文艺精英赛。这是“十番锣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首次代表淮安赴外参加大型演出。我市楚州区文化馆针对广场演出的特点,在乐曲的旋律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作了相应调整,使舞台效果和欣赏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六是扩大了社会影响。近几年来,我市一直非常重视对十番锣鼓的宣传报道,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新华日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海商报、新楚州报、楚州电视台以及
8、多家网站和相关出版社共同参与,利用文字、图片、录像、专题片等方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今年6月份,全国多家电视台慕名而来,分别在楚州勺湖公园及吴鞠通中医馆等地,拍摄了楚州十番锣鼓专题片。 (三)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现状 我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即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于今年5月26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现有正式徒弟3人,分别为许亚玲、吴玲和苗爱华,均为国家一级演员,经其指点过的演员数以百计,现仍在我市文化艺术学校淮海戏班授课,所教学员卢蓓蓓曾于2023年5月荣获全省小梅花金花状元第一名。目前,我市正在起草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机制,明
9、确扶持和资助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方法,监督、指导、考核传承工作等各项制度,以加强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 二、采取的保护措施与经验 (一)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我市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根底上,202223年9月,我市原文化局与广电局合并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工作。202223年3月9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XX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淮政
10、办发(202223)26号),组织我局及我市财政局、发改委、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教育体育局、旅游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相关部门成立了XX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工程保护单位、协调处理保护工作,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等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是修订保护规划。结合XX省淮海剧团改制的实际情况,在202223年已经制定的淮海戏五年保护方案的根底上,指导XX省淮海剧团对原有五年方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对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更加符合剧团改制市场化运作后的实际情况。对于楚州十番锣鼓,指导楚州区文化局认真制定了楚州十番锣鼓保护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
11、作步骤,明确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确保经过五年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使之脱离后继乏人、处境艰难的为难境地,并重现昔日风采。 三是提供经费支持。尽管我市属经济欠兴旺地区,但市财政克服困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纳入预算,每年20万元,并明确要求要向国家级非遗名录工程、代表性传承人及濒危工程倾斜。楚州区为进一步加强十番锣鼓的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克服财政困难,一期投入2023余万元,建设“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利用楚州区文化馆现有20230余平方米的活动室,重新改造装修,配以与十番锣鼓相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实物等资料,添置陈列演奏乐器、多媒体设备。并利用基地这一平台,培养人才,研讨技
12、艺,组织演奏。目前,该项工程已经完成工程规划、立项及设计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竣工挂牌。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23)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3)18号)及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文件法规,起草了XX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讨论稿),制定保护传承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各级名录工程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尤其是重点加强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目前,该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是加强展示传承。一是举办活动,推动传承。利用庆祝“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契机,组织国家级
13、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淮海戏和楚州十番锣鼓参加展演。二是建设场馆,加强保护。建设了淮海戏专题博物馆,为加强宣传展示,构建保护载体,提供了平台。三挖掘创作,延续保护。XX省淮海剧团创作排练现代淮海戏续弦记(又名老县长的第二春),并对传统剧目皮秀英进行重新加工排练,为淮海戏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续弦记于202223年2023月22日在南京参加了第三十一届世界戏剧节的展演,受到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剧协的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重排传统剧目皮秀英晋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受到一致好评。楚州十番锣鼓注重挖掘整理古曲谱,完成了对咏花、咏蝶、到春来等十首古曲的译谱和整理工作。 六是加强对外交流。一是2
14、02223年6月17日19日,我们组织淮海戏晋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受到首都领导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二是今年4月11日,我们组织楚州十番锣鼓赴港城参加“连云港之春苏北鲁南民俗文艺精英赛,获“优秀表演奖,载誉而归。 (二)保护工作经验一是组织保障是根底。由政府牵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保护机构,为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根底保障。 二是经费保障是关键。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资料的搜集、整理、保存、研究等保护工作,以及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经费保障是关键。 三
15、是制度保障是重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23)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3)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市保护工作实际,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的指导、督查及考核等制度,为推动保护工作走上标准化、制度化轨道,健康、有序、稳步推进提供了保障。 四是普及传承是方向。传承和发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淮海戏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及淮海戏班等传习机构,制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机制,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推开工程传承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一)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保护经费投入尚嫌缺乏。淮安属于经济欠兴旺地区,尽管市财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自2023年起,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专项经费,但是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和任务的需求相比尚嫌缺乏,尤其是尚未将202223年及今年新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经费纳入专项财政预算, 二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