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畜牧业开展成败在防疫,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带来灾难性损失,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责任重大。当前,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动物流通日趋频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增大,如何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开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急待探索解决的 重要课题。笔者根据数年来的基层工作经历,在走访调查县内及毗邻县市乡镇的根底上,就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谈点浅见。 一、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堪忧 (一)防疫队伍薄弱。一是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乡村兽医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随着畜禽养殖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养殖方式不断转变,养
2、殖户对“乡村兽医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相当局部“乡村兽医是自学成才或子承父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兽医专业学习和培训,其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治上远远跟不上现代畜牧业开展需要。二是年龄老化“断层现象十分突出。由于受财政供给及人员编制等限制,加之基层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很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基层,绝大局部乡镇畜牧兽医站已连续多年没有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基层站人员职称评定很难上高级,优秀专业人才开展空间受到约束,人才难留。据调查,目前基层一线兽医从业人员,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不少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从事收入不高且又脏又累的动物防疫工作,防疫人员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日趋严重
3、。三是工作待遇偏低。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加之强制免疫病种增加,为保证疫苗效价,常常需要23轮免疫注射。防疫人员必须翻山越岭,户户必到,每天防疫注射不过几十头,有时完成一户需要往返几十里,工作十分辛苦,而防疫人员的待遇又普遍很低,容易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工作难度巨大。一是养殖方式落后。当前,农户散养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大。由于养殖方式落后,动物防疫条件又差,加之住户分散,防疫工作既费时又费力。很难保证动物免疫效果。二是防疫意识淡薄。散养农户,甚至一些干部对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防疫工作的普及和推进难度大。三是过敏反响负面影响较大。防疫注射应急反响和死亡补偿经费低,一旦发生防
4、疫过敏反响或死亡,由于补偿经费与动物实际价值悬殊较大,导致养殖户对防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个别防疫员因害怕过敏反响而打假针或偷工减料,导致免疫密度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防疫装备落后。一是办公条件普遍较差。基层畜牧兽医站经历屡次改革,管理体制“几上几下,造成乡镇站资产流失严重,局部站办公房屋年久失修,少数乡镇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靠租房办公,工作条件极为简陋。二是设施设备落后。近年来,通过国家和省级工程补助,县级防疫机构的设施设备有了明显改善,但乡、村两级防疫机构的装备仍然落后,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现代畜牧业开展需求。 二、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动
5、物防疫工作事关公共卫生平安和畜牧业健康开展。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头等大事,乡镇政府与村委、畜牧站与防疫员要分线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真正做到工作责任、任务分解、目标考核“三到位,切实把“政府保密度,部门包质量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跟踪督查力度,制定绩效考评方法,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建立完善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 (二)切实加强基层防疫队伍技能培训。每年集中轮训乡村兽医、执业兽医、规模养殖场业主12次。一方面请进来,邀请知名专家、教授集中授课、专题培训和现场操作示范,培训畜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防检疫
6、操作、养殖风险躲避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走出去,选派技术干部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畜牧业兴旺地区进修学习和观摩取经。全面提高基层防疫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打造高素质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不断提高动物防疫水平,确保防疫工作标准开展。 (三)建立完善动物防疫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一要加大基层防疫根底设施和防疫装备经费投入。将乡镇站工作阵地、村级兽医室、无害化处理场所等防疫根底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建立防疫装备和物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确保防疫注射、检疫检验和疫情扑灭所必须的装备物资落到实处;逐步推进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动物防疫工作根底。二要保障免疫副反响和无害化处理经费投入。各级财政要
7、足额预算免疫副反响和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确保防疫注射副反响和死亡补助经费,切实维护养殖户利益。三要增加村级防疫员经费投入。目前,村级防疫员均为季节性临时用工,劳动报酬低,人均年劳务费收入缺乏3000元, 尚不够缴纳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等费用。应制定出台村级防疫员管理方法,推行村级防疫员“乡聘村用管理模式,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提高其劳务费用标准,妥善解决其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实际问题,保障基层防疫队伍稳定和后继有人。 (四)全面提升畜牧养殖科技水平。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以“巴山新居建设和扶贫开发为对 接点,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大力培育畜牧业生产专合组织,推行“公司+农户、“龙头+基地+专合+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养殖能手聚集、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载体,推广应用优良畜禽品种、科学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开展,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