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炼钢厂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应用有关安全管理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对37年间332起工伤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事故规律,并结合目前转炉炼钢的工艺装备条件,提出事故防范对策。某公司转炉炼钢厂从1965年建厂至今,37年间共发生工伤事故332起。认真回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总结归纳转炉炼钢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的规律,对我们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搞好转炉炼钢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1 伤害种类分析19652023年,转炉炼钢厂共发生工伤事故332起,其伤害种类分布如图1。图1 332起事故伤害种类分布由图1可知,物体打击、灼烫、起重伤害占事故总数
2、的73.4%,为主要伤害种类,称之为炼钢生产的“三大伤害。11 物体打击从事故发生的地点看,炉前、供料、锭垛区和维修工房为物体打击事故多发区占71%,见图2。对根据发生伤害的作业种类图3,可知,转炉炉前、供料区域、钢锭坯区和设备维修作业是防止物体打击的重点。特别是在这些部位使用天车作业时,更应把“防止重物坠落伤人作为重中之重,加以防范。图2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地点分布图3 物体打击事故作业种类分布12 灼烫发生灼烫的地点分布如图4所示,转炉炉前、化铁炉炉前和浇钢工位为灼烫事故易发区。图4 灼烫事故发生地点分布13 起重伤害起重伤害90%图5发生在直接使用天车作业过程中,因此,正确使用天车及司机与
3、地面作业人员的配合是预防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图5 起重伤害事故分布2 伤害度分析332起事故中,按轨伤、重伤和死亡伤害分析,如图6所示,重伤和死亡共46起,占13.8%。图6 伤害度分类21 重伤、死亡的伤害种类分布由图7可见,“起重伤害、物体打击和灼烫这“三大伤害占重伤、工亡事故总数的72%,再次证明炼钢生产作业现场所谓“三大伤害的规律性。图7 重伤、死亡的伤害种类分布22 重伤及死亡工种分布由图8可知,重视伤害重伤和死亡在工种的分布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重度伤害与所从事的工种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见,在主要生产岗位,只要遵章守纪,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可以做到防止重度伤害;反之,如果在辅助生产
4、岗位违规违制,违章作业,也有可能受到伤害。这一规律也告诉我们,安全工作要坚持“三全管理,即全员、全面、全过程。图8 重伤及死亡工种分布3 年龄分析332起事故中,受伤害者的年龄分布如图9所示。图9 不同年龄段的事故分布由图可见,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占事故人数的78%。由于青年工人的安全意识差,事故防范能力低,操作技能和作业经验缺乏,使之成为易发生事故、易受伤害的群体,应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对象。因此,应加强对青工的劳动纪律教育,安全意识培养,注意总结和交流事故防范经验,推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水平和作业技能。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青年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和考试活动,使之成为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5、4 作业区域分析及防范对策起重作业、转炉冶炼和连铸作业是转炉炼钢事故的多发区域。41 转炉作业区据统计,转炉作业区共发生工伤事故46人次,其中炉下清渣10起占21.7%,炉体维修6起占13%,炉前平台19起占41.3%,上部平台4起占8.8%,砌炉过程中7起15.2%。由此可见,转炉作业区的防范重点为“一点三面,即炉体维修作业点,炉下清渣作业面、转炉平台作业面、上部平台作业面。转炉作业区“一点三面的防范对策见表1。见表表1 转炉作业区“一点三面防范对策42 连铸作业区自1994年11月连铸投产以来,共发生工伤事故13起。事故主要集中在连铸平台,其中灼烫为主要伤害,防灼烫应是连铸的防范重点。42
6、1 防灼烫因果分析图10图10 连铸灼烫事故因果图从因果分析看,在造成灼烫事故的31条原因中,主要原因有:1劳动用品穿戴不齐全;2操作经验缺乏;3夹子不好用;4护板损坏;5场地卫生差、物品摆放乱;6氧气管接头不牢等。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尤其要注意加强对生产事故处理技能的指导,但最根本的是,要以生产的稳定保安全的稳定。422 连铸作业的“三个过程事故防范对策根据连铸作业的特点,应特别重视“三个过程的事故预防,见表2。见表表2 连铸作业“三个过程的事故防范对策43 起重作业区起重作业区是一个流动的区域,几乎覆盖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场所,其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天车司机、地面作业人员、起重指挥人员
7、、被吊物和被员物移动的范围、路线等。431 起重作业的动作分析起重作业是易发生事故的环节,我们把起重作业分为4个阶段,16个作业动作,从已往的事故中观察事故多发环节见表3。见表表3 起重作业的事故多发部位分析表从表3可以看出:1 起重作业的四个阶段中,“起吊阶段为事故多发环节,其危险程度最大。2 起重作业的16个操作动作中,有12个操作环节占总数75%曾经发生过伤害事故,充分说明起重作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应认真研究起重作业的每一个动作,认真做好每一项操作。3 “人地面作业人员一“机天车动作一“物被吊重物三者交汇点最易发生事故。如“挂钩、“试吊、“起吊、“落钩、“调整、“松绳、“摘钩等,
8、都属于“人一机一物三者交汇点,已往的55起伤害事故中,此类事故为38起,约占70%。因此,应注意防止“三者交汇,如使用专用工具替代人手,防止手与吊物或吊具、索具直接接触,以及应特别注意人的站位等,从而减少人身伤害。4 检查、检修天车与地面作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高空作业和作业时的运动性,这一特点要求作业人员应具备更高的安全素质。4 32 起重作业的安全操作要点根据已往的经验教训和起重作业“人一机一物相互配合的作业特点,我们是归纳出各阶段不同操作程序的“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见表4见表表4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要点5 结论1 从伤害种类的分布看,物体打击、灼烫和起重伤害为炼钢生产的“三大伤害,针对其特点
9、,采取有效对策,可有效地控制安全生产局面。2 从事故发生的地点分布看,转炉作业区、连铸作业区和起重作业区为炼钢生产事故多发的“三大作业区,针对不同的人员、工艺和设备特点,进行作业分析,推行标准化作业,可有效控制主要生产线的安全生产局面。3 从受伤害人员的年龄分布看,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为事故多发年龄段。针对这一特点,应把加强青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的教育做为安全工作的一个重点。4 从发生重伤以上事故的工种分布看,职工受伤害与否与其所从事的工种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生产岗位上的职工只要遵章守纪,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可以不受伤害;辅助工作岗位,违规违制,违章作业也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安全
10、工作要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总结历史的教训,目的是着眼现在,开拓未来。通过分析,掌握规律,研究现状,落实措施,减少事故,防止伤害,从而开创更长的安全生产周期。炼钢厂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某公司转炉炼钢厂从1965年建厂至今,37年间共发生工伤事故332起。认真回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总结归纳转炉炼钢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的规律,对我们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搞好转炉炼钢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1 伤害种类分析19652023年,转炉炼钢厂共发生工伤事故332起,其伤害种类分布如图1。图1 332起事故伤害种类分布由图1可知,物体打击、灼
11、烫、起重伤害占事故总数的73.4%,为主要伤害种类,称之为炼钢生产的“三大伤害。1.1 物体打击从事故发生的地点看,炉前、供料、锭垛区和维修工房为物体打击事故多发区(占71%),见图2。对根据发生伤害的作业种类(图3),可知,转炉炉前、供料区域、钢锭(坯)区和设备维修作业是防止物体打击的重点。特别是在这些部位使用天车作业时,更应把“防止重物坠落伤人作为重中之重,加以防范。1.2 灼烫发生灼烫的地点分布如图4所示,转炉炉前、化铁炉炉前和浇钢工位为灼烫事故易发区。1.3 起重伤害起重伤害90%(图5)发生在直接使用天车作业过程中,因此,正确使用天车及司机与地面作业人员的配合是预防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
12、关键。2 伤害度分析332起事故中,按轨伤、重伤和死亡伤害分析,如图6所示,重伤和死亡共46起,占13.8%。2.1 重伤、死亡的伤害种类分布由图7可见,“起重伤害、物体打击和灼烫这“三大伤害占重伤、工亡事故总数的72%,再次证明炼钢生产作业现场所谓“三大伤害的规律性。2.2 重伤及死亡工种分布由图8可知,重视伤害(重伤和死亡)在工种的分布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重度伤害与所从事的工种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见,在主要生产岗位,只要遵章守纪,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可以做到防止重度伤害;反之,如果在辅助生产岗位违规违制,违章作业,也有可能受到伤害。这一规律也告诉我们,安全工作要坚持“三全管理,即全员、全面、
13、全过程。3 年龄分析332起事故中,受伤害者的年龄分布如图9所示。由图可见,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占事故人数的78%。由于青年工人的安全意识差,事故防范能力低,操作技能和作业经验缺乏,使之成为易发生事故、易受伤害的群体,应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对象。因此,应加强对青工的劳动纪律教育,安全意识培养,注意总结和交流事故防范经验,推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水平和作业技能。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青年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和考试活动,使之成为安全生产的主力军。4 作业区域分析及防范对策起重作业、转炉冶炼和连铸作业是转炉炼钢事故的多发区域。4.1 转炉作业区据统计,转炉作业区共发生工伤事故46人次,其中炉下清渣
14、10起(占21.7%),炉体维修6起(占13%),炉前平台19起(占41.3%),上部平台4起(占8.8%),砌炉过程中7起(15.2%)。由此可见,转炉作业区的防范重点为“一点三面,即炉体维修作业点,炉下清渣作业面、转炉平台作业面、上部平台作业面。转炉作业区“一点三面的防范对策见表1。见表表1 转炉作业区“一点三面防范对策4.2 连铸作业区自1994年11月连铸投产以来,共发生工伤事故13起。事故主要集中在连铸平台,其中灼烫为主要伤害,防灼烫应是连铸的防范重点。4.2.1 防灼烫因果分析(图10)图10 连铸灼烫事故因果图从因果分析看,在造成灼烫事故的31条原因中,主要原因有:(1)劳动用品
15、穿戴不齐全;(2)操作经验缺乏;(3)夹子不好用;(4)护板损坏;(5)场地卫生差、物品摆放乱;(6)氧气管接头不牢等。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尤其要注意加强对生产事故处理技能的指导,但最根本的是,要以生产的稳定保安全的稳定。4.2.2 连铸作业的“三个过程事故防范对策根据连铸作业的特点,应特别重视“三个过程的事故预防,见表2。见表表2 连铸作业“三个过程的事故防范对策4.3 起重作业区起重作业区是一个流动的区域,几乎覆盖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场所,其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天车司机、地面作业人员、起重指挥人员、被吊物和被员物移动的范围、路线等。4.3.1 起重作业的动作分析起重作业是易发生事故的环节,我们把起重作业分为4个阶段,16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