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效劳性政府妇联调研报告 建设效劳型政府 “效劳型政府背景。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效劳等政府便民行动,有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田,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问题,有“市长 、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建设效劳型政府。 其实,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是效劳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作是效劳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效劳,多开设几个效劳大厅,就是效劳型政府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效劳型政府呢。 一、效劳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人
2、民,必须效劳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效劳的现象。其实,效劳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效劳员角色。在政府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着航向,怎样提供效劳、提供什么样的效劳以及什么时候提供效劳都是由人民来决定。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表达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效劳;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效劳型政府。
3、 二、效劳型政府是透明政府。经历过非典等各类灾难事件后,人们发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时代,只有政务公开透明才能进一步实现政府与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保障人民政府为人民效劳。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比方,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其实,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政府透明了,人民知情权才有保障,才能随时观察政府是不是在为实现人民利益努力;政府透明了,人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防止
4、不当决策损害人民利益;政府透明了,政府官员才不敢懈怠,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接受监督,人民群众才会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近年来许多事实说明,群众知情有助于化解疑虑,政务公开有利于处理危机。因此,一个效劳型政府,必然也是透明政府。 三、效劳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所谓法治政府,主要是指政府根据人民意志依法组建而成;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必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行政违法必须承担责任。简单说,政府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政府成为效劳型政府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一个政府不是按照人民意志和法律程序组
5、建而成,不能依照法律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能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不接受人民监督,就不能保证它对人民负责,就不能保证它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效劳,它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效劳型政府。 四、效劳型政府是责任政府。问责制度是建设效劳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近几年,“引咎辞职、“问责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2022年非典事件、中石油XX县区天然气井喷事故,到2022年XX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再到2023年松花江污染事故,一些负有责任的人有的被免职、有的引咎辞职,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人们深有感触地说,再也没有“太平官可当了。正所谓有权必有责,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每一份权力都连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6、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现在更认识到,“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任。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不作为、乱作为或不当作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都要给人民一个“说法,都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践证明,效劳型政府必然也是一个责任政府。 “效劳型政府的原因: 一、建设效劳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效劳型政府。在我国,各级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主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既要履行好
7、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开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物质根底;更要履行好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开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而后一方面恰恰是当前政府职能的薄弱环节,因此迫切要求通过加快效劳型政府建设来改善和加强。 二、建设效劳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各有分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根底性作用的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定位更主要的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效劳和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等,通过经济调节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
8、弊端,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发动,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正。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方,政府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繁琐的行政审批带来的效率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开展的要求;政府部门职能交叉、不能依法行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1- 方“补位,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尽快实现向效劳型政府转型。 三、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客观上也需要建设效劳型政府。效劳是政府的根本职能。近年来,虽然
9、政府在自身改革和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行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政府自身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很多地方政府机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正常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失信于民,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些都与建设效劳型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现在仍处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还没有根本消除。此外,随着广阔群众法制意识、参政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政府的期望必然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
10、设。 “效劳型政府: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快职能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本钱,提高行政效率和效劳水平。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企业和社会中介,将属于自己的职能收回,要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效劳。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二、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打造公正透明的政府。公平、正义和平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行政的价值取向
11、。政府公共性的根本表达,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保障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效劳型政府应当是“阳光政府,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职能,建立完善优质高效的根本公共效劳体系。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的提供,是政府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和机制。当前,我国在公共效劳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效劳开展滞后、总量供应缺乏、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根本公共效劳体系,按照均等化的原那么,既不断增加公共效
12、劳的总量,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效劳,又着力优化公共效劳的结构和布局,努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的覆盖范围,以开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兴旺地区倾斜,逐步解决公共效劳总量缺乏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才能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四、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开展和标准民间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通过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五、加大公共效劳工程的财政支出,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13、和制度。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是公共体系运作的血液,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效劳的根底。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格局还带有比较浓厚的“建设财政特点,财政支出被大量用于那些本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经济建设支出过高,公共效劳支出偏低。因此,要发挥政府在公共效劳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根底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效劳工程的比重;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标准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六、完善法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
14、人民关系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工作规那么、公务员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在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正
15、确的政绩观:俗话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俗话说出了这样的为官为政之道:做官就要做出政绩来。当今社会,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这样的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2- 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表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必然要求。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是政绩观的根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正确的政绩观面临的问题:在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开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外表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无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