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分析.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73463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分析王金莉 高严摘 要如何将新工科与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相互融合,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问题。目前,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日益成熟,但实施效果与社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综合分析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育路径,优化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关键词新工科建设;电气工程;人才培育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6.104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6-0-020 引 言为了更好地应对新一轮科技

2、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于2023年2月开始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并发布了相关通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更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应该以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为目标,优化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路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国家开展。1 新工科建设及电气工程概述1.1 新工科简单来说,新工科建设就是国家为了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效劳创新驱动开展、实现中国制造等战略提出的建设战略。2023年2月以来,我国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并先后制定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同时也发布了相关通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可以被称为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有助于实现新工科建设目标。1

3、.2 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属于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关键学科,也是核心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说,电气工程的开展水平表达了国家的科技水平,电气工程教育非常重要。电气工程是和电气以及电子系统有关的学科,但随着科技进步,现在的电气工程已经根本上涵盖了所有和光子、电子有关的工程行为。2 优化电气工程的教学过程2.1 尊重学生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比拟成熟,且求知欲比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次,教师需要把每一门专业课看成一个整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2 转变教学方法一直以来

4、,教师都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会影响学生创新素质以及科技素质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比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应用讨论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模式、PBL教学法等,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3 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只有掌握根本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根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所以高校应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以及教学需求。同时,尽量将大一、大二的课程设计简单一些,多增添一些理论根底课程;提高大三、大四课程的难度,多增添一些综合知识。比方,可以在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单片机等课程中参加一些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5、4 实现实验教学和科研工程的结合对于电气工程等理科专业,开展实验和科研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首先,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该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出高素质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首先,高校需要坚持“以用促学的思想并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专业的电气工程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管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工程为学生设置相关课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完成课题之后,学生要根据科研论文的形式写一篇课题报告,对本次课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专业训练、专业技能大

6、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5 鼓励学生参加竞赛目前,国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办了各种科技竞赛活动,比方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高校以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增強学生的竞赛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科技竞赛。3 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需要培养卓越的电气工程师,提高工程师的技能水平。第一,需要制订科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课学习方案,将专业课学习方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有机结合。之后,高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增添电气工程类课程,也需要邀请一些在职的电气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线上或线下教育,让学生多了解一些电气工程的状况

7、。第二,高校应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使他们满足教学方案的要求。比方,高校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上这门课程。第三,增强学生的工程观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给学生讲解相关技术,分析用户需求,让学生根据现有技术和用户需求制订工程方案。学生在制订工程方案时需要保证方案的完整性,综合考虑产品开发、本钱预算、方案可行性、方案平安性、所选择的技术等各方面问题。第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社会开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五,加强法律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工程师在开展电气工程设计和实施等

8、各个环节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给学生普及一些法律知识,让学生掌握和电气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教师也需要给学生灌输一些社会科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如何沟通和管理。第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俗话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如果一个专业的电气工程师不具备职业道德就会成为危害社会的人,所以教师需要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教会学生遵守社会和职业道德,让学生学会协作和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合作、竞争等各方面能力。4 加强适应产业开展的人才培养开展电气工程教育不仅为了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更为了给国家相关产业开展提供人才支持,只有培养出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

9、适应产业开展的工程师才能推动国家开展。高级电气工程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素养以及研发技术素养。因此,在电气工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知识传授和技术创造有机结合,将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使电气工程人才更适应产业和社会开展。5 加强学科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只掌握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学科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应加强学科结合,实现专业开放。第一,需要开放课程。精简并优化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同时需要多开设一些其他学科的课程,融入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此外,教师需要对专业知识结构进行改革,要根据电气工程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特点制订跨学科方案,根

10、据实际需求扩大教学范围。第二,需要开放环节,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互动环节,开放课堂。实现跨学科融合,打造复合型人才。第三,需要将相关要素融合起来。比方,需要将创新、创业等要素融合在课程教育中。第四,需要实现多维时空培养。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在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全面思考。本科教育在根底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承当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校需要帮助学生转变和适应,也需要开展产学研共同育人。6 实现校企联合之前,高校和社会企业处于相对脱节的状态,高校没有根据社会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人才,导致毕业生出现学用脱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校企联合这种方式。简单来说,校企

11、联合就是综合利用学校以及企业的环境和资源,将课堂教学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关键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这种形式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首先,高校可以和一些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鼓励技术人员利用空余时间在学校任课,让学生多了解一些生产实际以及从业需求,以便于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及时适应岗位。高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去企业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其次,高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实践场所,定期安排不同班级的学生去实践基地学习。同时,将企业工程或者产品融入实践训练中,让学生通过实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企业

12、当作实习基地,安排毕业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7 结 语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应该加强科研训练、工程师培养以及校企联合,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比拟适合产业开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战略实现提供人才支持。主要参考文献1栾广宇,李爱传,汪东欣,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9-10.2苏南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J.传播力研究,20232:184.3孙晶.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J.科技风,20236:48.4赵岩,张春晶,曹小燕,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310:240-241.5余雷,费树岷.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35:88-89.6赵四化,袁慧,王琪.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31:104-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