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控制邮政储蓄银行信用风险的思考报告范文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后,邮储业务开展将全面参与市场竞争,调整存、贷款及中间业务结构比例,赢取最大利润成为邮储银行的终极目标。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事关银行的稳定、生存与开展。如何加强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尽快缩小与国内外同行的差距,已是刻不容缓。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目标是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商业银行传统的法有信贷决策的“6c模型和信用评分模型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根本上都是采用信用评分模型来管理信用风险。世界各大银行在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下,都在着手自己的模型研究和建立工作,央行
2、也不例外。邮储银行开展资产类业务是从零开始,在没有不良资产的良好根底上,如何有效借鉴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对邮储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省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信用风险管理也仅限于培训和自学,还未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升华。就目前而言,我认为邮储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信贷队伍人员配备缺乏。从省分行到市分行再到小额贷款营业部,从信贷管理人员到信贷员,都严重缺乏,尤其是县支行多为兼职,势必成为业务开展的瓶颈,监管不到位,极易出现信用风险。 (二)、信贷队伍专业人才缺乏。信
3、用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懂财务、金融、市场的专业性人才,通过他们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决定是否借款。目前,我们只能由省分行信贷部对信贷从业人员进行简单培训,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显然很难到达从根本上有效躲避信用风险的要求。 (三)、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缺乏。目前,我们对信用风险管理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这一方法存在明显缺陷:管理根底是过去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对未来归还能力的预测;对信贷员的依赖性过大;根底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由于邮储银行面对的主要是农户和微小企业主,很多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可行性也大为降低。 二、对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
4、思考和建议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金融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本钱利润核算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一)、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邮储银行成立时间不长,要对信用风险管理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必须首先在上层确立正确的开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展战略,把握稳步与开展的平衡点,如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到基层就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 (二)、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
5、包括操作风险、法律和商誉风险等)。风险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几种风险共同对银行的资产构成威胁,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整个机构各层次、业务单位的各种风险实行通盘管理,而通盘管理的基点就是信用风险管理。所以说,信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要涉及多个部门,既需领导支持,也需各部门通力合作,建立制度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学习和借鉴现代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充分揭示风险。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充分揭示风险的根本前提。邮储银行积极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是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
6、邮储银行要结合自身特点,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 (四)、夯实根底,建立和完善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根底数据库。信用风险体系建立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方案设计、信息采集和信息加工,而信息采集又是三项工作的根底,直接关系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因此,邮储银行必须按行业进行适当分工,通过对不同行业长期深入的研究,了解把握不同行业的根本特点、开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为管理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信用级别的决定提供参照。省分行信贷部应建立和完善客户根底数据库,并加强对市分行及县支行的指导,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检验打下良好根底,为市县级信贷调查和审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浪费。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