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农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3年是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实现今后五年我市开展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抢抓国发(2023)2号文件出台的历史机遇、加快开展转型的突破之年。为加快农业产业快速开展,市农委“立足三个跳出调思路,围绕四大工程定目标,实施六大战略上台阶,实现三个确保作奉献的工作思路,用生态集群经济开展理念,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区域纵横联合,深入挖掘增产增收潜力,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xx市获全省率先“整市脱贫特别奖,市农委(市扶贫办)获市政府绩效考核“一等奖。 一、农业农村经济保持高位运行
2、2023年,预计一产增加值达73亿元,同比增长202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872023元,同比增长18%,两项指标增速位于全国中心城市前列。xx区、xx区、xx区、xx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二、“菜篮子供应充足平安 坚持“效劳城市、富裕农民、开展农村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抓基地、保增收,抓质量、保平安,保供应、丰市场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城市居民“菜篮子充足供应。预计完成蔬菜播面160万亩(次)、产量205万吨,分别比2023年增长14%、13.9%;预计出栏生猪151万头、肉类产量16.8万吨,分别增长22%、20%;禽蛋产量3.57万吨,
3、增长60%;家禽出栏2600万羽,增长55%;牛奶产量5万吨,增长32%;水产品产量0.9万吨,同比根本持平;水果产量14.5万吨,增长9.8%。全年完成农作物总播面478.28万亩,其中:经济作物总播面335.43万亩(油菜籽62.5万亩,蔬菜160万亩,果树50.47万亩,茶叶9.76万亩;中药材核心基地种植面积4.2万亩,含仿野生栽培及野生抚育面积到达19万亩;饲草12万亩,烤烟18.5万亩,花卉苗木3.2万亩),粮经比实现3:7既定目标;畜牧业总产值达37.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2%,较2023年提升1个百分点。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98%,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总体上看,农
4、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菜篮子供应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开展逐步进入良性开展的阶段。 三、农业根底设施明显增强 坚持“基地跟着产业走的原那么,实施了3万亩根本农田、20230公里机耕道建设;完成了202300公里串户路、30个大中型沼气池、20个农村清洁工程、2个新农村“整乡推进省级试点工程、20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和20230个文明示范村寨改造提升工程等工程建设,完成农机具购机补贴资金3132万元,购置补贴农机具19847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39万千瓦,同比增长6%。 四、改革改制成效初显 一是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土地
5、承包经营权,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奠定了根底。二是出台了鼓励乡镇、乡镇干部和农技人员参与农业产业开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建立加速农业产业开展的良好运行机制,以先行先试、创新思路推动农业产业开展。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整合市农业办公室、市农业局、市扶贫办、市蔬菜办组建市农业委员会,实现了资源整合,为实施产业化扶贫、实现工程打捆、促进整市脱贫奠定了坚实根底。 五、工程整合效益明显 按照国发2号文件中“开展山区现代生态农业的开展定位,编制了xx市山区现代生态农业开展规划,跑部、跑省落实工程90个,其中省农委74个,省扶贫办12个,省财政厅4个;争取到位资金3.6亿元,
6、其中省农委1.7亿元,省扶贫办1.5亿元,省财政厅0.4亿元,较2023年增长50%。在省改革实施茶叶、中药材工程申报制度中,我市入围工程茶叶2个,中药材工程1个,争取资金达2300万元,为产业开展、整市脱贫奠定了根底。 六、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纪元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32023年)和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32023年)的实施意见对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出台了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核心,按照“三化兴“三农助推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加快贫
7、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和加强贫困人口农业产业化技能及非农技能转移培训,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为主抓手,全面完成了26.8万农村扶贫开发对象越过贫困线和18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实现了“整市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纪元。 七、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围绕“菜篮子工程抓结构调整,区域优势更加集聚,农业比较效益明显提升 根据xx市关于坚持走生态农业开展之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集群经济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行县联县、乡连乡、村联村、户联户的基地“集群开展模式,实行连片开发,板块生产。一是强力推进“三环以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三环以内玉米种植结构调整
8、7.64万亩,其中改种蔬菜5.2万亩、改种水果2.38万亩、改种茶叶0.06万亩,根本消除“三环内传统玉米种植。二是强力推进主导特色产业规模化开展。新(续)建万亩蔬菜基地17个,集中打造蔬菜产业带、产业板块、专业村。沿公路沿线以番茄、辣椒等品种为重点,建设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30万亩,以保障城市供应为重点建设低热河谷次早熟蔬菜基地9万亩,以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加工蔬菜基地30万亩。全市蔬菜基地面积达80万亩。围绕做特做优猕猴桃、枇杷、核桃等特色精品水果,加快水果集约化基地建设,全市果园面积达50余万亩。着力加快黔中优质绿茶产业园建设,以开阳富硒茶、久安古茶树为重点,大力实施高标准茶园建设,茶园总面
9、积达9.76万亩。三是强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产业开展。启动实施1个年出栏4万头和3个年出栏1.5万头生猪规模化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开阳生猪产业县和修文、清镇生猪产业群,全市新增出栏生猪27万头;依托贵阳特驱公司在xx县启动第二个千万羽肉鸡产业基地县建设;在清镇、息烽启动实施了40万套和15万套种鸡场建设,全市新增家禽出栏900万羽;引进马来西亚、台湾投资商新建大型蛋鸡养殖园区,实现新增蛋鸡存栏40万羽;引进澳大利亚优质奶牛320230头。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稳步提高。 (二)围绕“农民增收工程抓增收渠道拓宽,农民增收结构更加合理,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围绕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
10、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达600元以上,占农民收入比重达41.7%。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使农民从农副产品深加工、城镇建设工程、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开展中获得稳定、较高的收入。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充裕劳动力进行培训,完成“雨露方案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8060人,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700元以上,占农民收入比重达45%;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改革开展,实现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200元以上。农民增收来源、渠道更加
11、广泛,增收结构更加合理,增收效果更加明显。 (三)围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程抓体制创新,促进农村要素流动,现代生态农业开展活力不断增强 制定xx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根本完成xx县、xx区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一步保障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为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存量、增加农民收入奠定根底。在xx县开展了“三权抵押融资贷款担保试点工作,破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出台了关于加快诚信农民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五个诚信教育为核心,政府、农民、企业“三位一体诚信创立为抓手,
12、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农民诚信体系建设,建设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农民,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开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围绕“扶贫攻坚工程抓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开展自身能力不断提升 紧紧围绕“整市脱贫扶贫开发攻坚目标,按照“区域开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开展的思路,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脱贫攻坚工程,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据统计,全年新建特色蔬菜、精品水果、核桃、特色茶叶、中药材、脱毒马铃薯产业化扶贫基地9.5万亩,新增年存栏羊1.2万只,加快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二是大力实施“创业就业技能提升工程,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全年共完农业产业化
13、和非农职能技能培训4万人。三是大力实施“整乡推进行动方案工程,按照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培育和公共社会事业开展等逐项分解落实到各行业部门,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开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据统计,全年共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376处,生态移民搬迁456户、2022人,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800户,进一步提高农村养老和医疗标准。四是大力实施“定点结对帮扶工程,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据统计,全市共派出202300余名帮扶干部入乡驻村实施帮扶,实现了“规划到村、责任到人、帮扶到户,加快了
14、贫困地区开展步伐。 (五)围绕“六大战略抓产业开展,农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开展根底不断夯实 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实施粮油高产创立示范工程9个;完成粮食增产工程79.33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43.2万亩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个。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成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根底设施建设工程申报48个,实施“三百工程工程建设8个。以“阳光工程、“雨露方案等为重点,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全年培训人数达1.0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或转产0.9万人。二是大力实施“工农联盟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
15、度,引进南京海曼、上海荣膳、特驱希望等国内知名企业和马来西亚、台湾等境外企业。用工业化的理念开展农业,增强农业原材料的根本功能,协调帮助贵州龙膳坊、五福坊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联姻,开展订单农业;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新建、续建、改扩建工程和技改工程,加快企业投产或促进产能升级,拉动农业产业快速开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60亿元,同比增长30%;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114家,其中产值上亿元龙头企业达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60家,带动农户6万余户,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全面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严把“三关。全市共计开展农业执法检查152023次,查处违法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12.99吨。开展各类农资及农产品抽检2023.9万批次,合格率达99.98%。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40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使全市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认证达670个,修文猕猴桃、南明永乐桃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全面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四是大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着力打造以“黔山牌为核心的xx市农产品特色品牌,使“黔山牌覆盖范围从蔬菜向畜、禽、蛋、果等产品延伸,“黔山牌主品牌的引领全市农业产业开展的核心力量正逐步凸显。五是大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