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镇督导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部机关的统一部署,市委组织部全体干部进驻全市所有镇办,督导“三讲话一通报集中学习情况,同时走镇访村入户,了解贫困户生活状况、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按照安排,我被分配到XX县区大庄镇、小村镇、长宁镇、贞元镇驻点督导。从xx月21至27日,我利用五个工作日的时间,走访了xx个乡镇的13个行政村、5xx户贫困户。走访的乡镇及行政村的“三讲话一通报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已将集中学习存在问题当面反响于XX县区委组织部和所在单位。现主要将我走访中发现掌握的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和问题总结如下。 一、根本情况 xx月21日,在我到达XX县区开展督导之时,恰逢全省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X
2、X县区正在集中人力开展此项工作,对全县所有人口进行入户摸排,重新确定贫困户。我随即跟随入户摸排人员,走进农户家庭,通过一看二听三记录,把自己下去前突击学习的有关脱贫攻坚政策与基层实际做了浅显的结合。xx月2xx日至xx月26日,我对自己驻点督导的大庄镇、小村镇、长宁镇、贞元镇随机抽查走访,先后走访12个行政村、30户贫困户。xx月27日,我拿出一整天时间,解剖麻雀,集中走访小村镇马坊寺村2xx户贫困户。现以马坊寺村为例,管窥见豹。 马坊寺村位于小村镇南部,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村民589户,2685人。耕地面积1xx95亩,种植农作物一年两季,2023年种植大蒜和玉米xx00多亩,种植小麦和玉
3、米202300多亩。种植农作物除去生产投入资金,大蒜平均每亩纯收入2700元、玉米350元、小麦230元。马坊寺村内有一民办企业:舞凡秀老粗布专业合作社。该企业2023年5月开始运营,目前固定在职员工60人,每人工资2022元/月;周围村落有300左右零散从业人员,按手工费第一年2023元/米、第二年12元/米、第三年xx元/米价格长期向该企业供应手工织布。据了解,正常劳力人均每天可产出手工织布7-8米,零散从业人员每月收入亦在2022元左右。 通过三天多的入户摸排,截至调研结束时,马坊寺村暂定公示贫困户36户,8xx人。因为走访时间紧迫,我在马坊寺村共走访贫困户2xx户。初步判断入户摸排时识
4、别不准的xx户,占走访户总数的17.xx%;丧失劳动能力的11户,占走访户总数的xx7.8%;因病致贫的7户,占走访户总数的30.xx%;特殊情况1户,占走访户总数的xx.3%。见以下图。 二、存在问题 通过五个工作日的走镇访村、入户摸排、谈话了解,我对目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现总结如下。 1、政策规定不连续。XX省在2023年xx月以前,对脱贫攻坚政策的掌握,从省级扶贫部门到基层执行单位都不够准确。在走访中,我同XX县区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同志有过一次谈话,XX省扶贫办的政策在2023年就有过三次大的调整,政策短期内不断变动,基层怎么可能执行好。从和基层同志谈话中了解到,早期建档
5、立卡的贫困户户数据是由省级扶贫部门按照工作任务的性质逐级下发到基层执行单位的,加之各级领导均认为建档立卡户越多,将来从上级拨付下的扶贫工程和资金就越多,最终工程和资金也用于基层硬件设施建设,总归来说还是为人民群众办了实事,致使一些未到达标准的群众纳入了贫困户行列。截止形成调研报告时,我向市扶贫办同志咨询有关脱贫攻坚政策,得知在这次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中很多基层发现的问题上报省扶贫办后至今仍未答复。 2、精准识别不准确。2023年xx月前,绝大局部基层单位都将低保收入纳入家庭年收入予以计算,可想偏差之大。这次全省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就是为了弄准贫困户底数,做到应该纳入的完全纳入,不
6、该纳入的一个不进。但在摸排识别过程中,镇、村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未能严格把握贫困户识别标准和条件。如马坊寺村在摸排识别过程中,有户农户人均年收入已达6000多元,但因家里有大病人员,就医支出较大,村干部带着个人感情将此户纳入贫困户范围。其次,未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性与监督性。村级党组织未能全面、翔实地向群众讲解这次摸排识别的重要性和已经明确变更的有关政策,致使局部群众仍然对这次摸排识别不重视,依然认为是在走形式。在群众评议暂定贫困户环节中,有些村民代表存在不发表任何观点,对所有评议对象都举手同意的现象。 3、因户施策不精准。在走访过程中,询问镇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有关同志针对每户贫困户如何脱
7、贫摘帽,具体措施是什么时,答复根本都是给予扶贫资金。至于贫困户怎么利用扶贫资金,村级党组织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并未有进行详细指导帮助,只是简单的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 xx、医改政策不到位。目前大病救助报销比例是。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xx00元以下者,不设起付线;二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75%-80%;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55%-60%;省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55%。医疗机构级别越高,医疗设施和医师水平越高,说白了一级医疗机构就是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效劳的基层医院、卫生院。群众得了大病难病,在一级医疗机构怎么可能得到有效治疗。而省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仅为55%。一户普通农户
8、一人得一场大病,就极有可能弄得倾家荡产、债台高筑,最后落得因病致贫的悲惨结局。而大病救助报销政策中提到的“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65%、75%,在走访过程中从群众口中得到的却是“门诊一分钱也不给报。由于调研时间过短,问题究竟发生在哪里,我也不得知晓。 三、对策和思考 针对上述发生的问题,在调研结束后,我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有些问题基层执行单位可能无法解决,需要政策制定部门组织调研思考,形成行之有效的文件政策和方法手段。 1、切合实际制定政策。202322年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广州官方向世人宣布:自11月1日起,广州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免费乘坐30天。当月6日晚,免费乘坐政策又被叫停,同时承诺按
9、每个户籍家庭发放现金作为交通补贴。为什么呢。免费乘坐公交“新政实施后,公交客流同比增长超过20230%,已经超出地铁运输能力的承受范围。不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安隐患,还降低了效劳质量和市民的出行效率。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未认真进行调研,脑袋一拍,政策就出台了。2023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是目前党和国家的一项中心工作,政治性、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关政策制定部门朝令夕改、几易其政,势必让基层执行单位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建议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应该真正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农村,用搞科研、做学问的精神和态度下大力气调研思考,
10、制定的有关政策才能真正接地气。 2、坚决做到精准识别。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识贫要弄准,否那么扶的对象不对,从头就错了,第一个扣子就扣错了。扶贫攻坚工作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公信力。政策标准一旦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严格执行政策标准,才能真正做到精准识别,做到应该纳入的完全纳入,不该纳入的一个不进。当然,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同时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闹出按图索骥的笑话来。其次,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扶贫攻坚政策标准,结合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讲解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政策标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监督性。 3、切实
11、落实因户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是大政策、大政策还要细化,就像“绣花一样,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贫困户有不同的扶法。依据马坊寺村贫困发生原因,按照因户施策的原那么,经过初步调研分析,我粗浅归纳以下方法,逐步实现马坊寺村脱贫摘帽。 贫困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但仍有儿子的贫困户。如贫困户代勋,户口2人,夫妻两人均以70岁以上,已丧失劳动能力,邻居就是代勋儿子,且生活富足。此类贫困人员首先可以通过村委会劝说调解的方式,让其具有赡养能力儿子履行赡养义务,假设其儿子仍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可通过法律渠道起诉儿子,最终实现强制法定赡养后脱贫。 青壮劳力长期患病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贫困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儿子的贫困户
12、。如贫困户田元党,户口2人,田元党xx0岁,患有精神病,母亲71岁,丧失劳动能力。此类贫困人员可以通过村委会担保获取扶贫贷款资金,然后由村委会牵线联系有关民营企业,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实现脱贫。 青壮劳力长期患病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青壮劳力因照顾长期患病人员而被牵制不能远离家庭务工的贫困户。主要以产业扶持为主实现脱贫,个体问题逐户分析,突出“绣花,产业扶贫方式可多元化。如贫困户张涛,户口1人,张涛29岁,双腿三级残疾,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此类人员可以通过村委会联系协调,安排其在舞凡秀老粗布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成为合作社零散从业人员后脱贫。又如贫困户朱立会,户口2人,朱立会50岁,有劳动能力,母
13、亲常年患病卧床,本人因要照顾母亲不能远离家庭外出务工。此类人员可以采用将家庭现有耕地参加农业产业合作社,本人在合作社打工的方式实现脱贫。 家庭因特殊情况致贫或目前无劳力但近期将有成年劳力的贫困户。如贫困户朱旭州,户口1人,朱旭洲18岁,高三在读学生,父亲在其xx岁时车祸死亡。此类人员可在其学业结束后外出打工或自主创业实现脱贫。再如贫困户张帮后,户口3人,张帮后xx6岁,2023年发生车祸,身体正在恢复,母亲77岁,丧失劳动能力,弟弟xx3岁,智力障碍。此类人员可待有劳动能力人员恢复劳动能力后自主脱贫。 xx、扎实推进医疗改革。自199xx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揭开医疗制度改革序幕至今,已然23个春秋,然而看病贵、看病难依然是当今社会一个热难点问题。改革既要保证医疗工作者的合理收入,又要解决看病贵;既要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要解决看病难;既要使医生回归仁心仁术的行医角色,又要倡导群众理性就医。医改之路已进深水区,任重而道远。当然,问题中提到的大病救助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在群众口中变成了“一分不报,赤裸裸地点出了政策落实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再好的政策不能落地生根,不能让老百姓得实惠,只能变成“镜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