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摘要: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在一起,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长远的发展下去,就要保持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引导并建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革命与建设的契合点,继承创新革命文化;找准现实与未来的聚合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文化自信;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当今时代,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如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的缘由及影响是全球性的,其有效解决有赖于全世
2、界各国的通力合作。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期盼,也是应对当前挑战、加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华文化始终固有“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有“四海一家”的普世关怀,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意识总之,中华文化有以“天下为怀”的境界,始终坚守发展自身、回馈世界的理念,“一带一路”、亚投行、新万隆精神就是中国在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相应承担的大国责任。坚定文化自信,肩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中华文化定能乘势而上,对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化自信,就是其在对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
3、深刻把握中,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文化自信既然是对中华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那么,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是:理性的认知和深厚的情感。一、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悠久的优秀传统的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也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丰厚的养料。但是现在中国社会,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传统文化被搞得热火朝天,合理的、极端的纷纷出场,很
4、少有人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精髓,而是将经典阅读变为僵化表演,将迂腐死板的思维定式包装成附庸风雅的做作,这不仅无法将传统与现实对接,而且败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 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才会引起民众的关注和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承接悠久的历史,它只有介入现代日常生活实践,才能真正“存活”。例如,2016 年电视节目中国成语大会总决赛当晚收视率登上了全国第一,该节目在文化开掘上颇费苦心,选手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两脚书橱”般的知识储备,令不少观众赞叹不已,这就是文化的胜利。还有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百家姓汉字英雄等,这些有文化分量的节目,不仅可以形成生动鲜活的普遍参与局
5、面,还可以留住观众的目光,引起观众的思考,诚心正意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找准革命与建设的契合点,继承创新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范例,革命文化在革命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特征。2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期,展现的主要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在长征时期,主要体现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勇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体现的是不屈不挠、同仇敌忾的牺牲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体现的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心系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这些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获得成功的重要源泉。革命与建设的契约是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历史在前进,沿着理想的海岸前进。
6、已确定的道路继续向前推进。3通过95年的风雨历程,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接过接力棒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斗争的历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革命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难前进的强大精神。革命精神是永远不会丢失的,它不仅继承革命精神,而且赋予革命精神更多的时代内涵,使之生动传神。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本意,继承革命革命的文化,对我们的文化充满信心。 三、找准现实与未来的聚合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事关国之大计,民之福祉。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
7、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历史经验表明,文化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战线中的一条战线,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认同度如何,关键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否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大众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现实与未来的聚合点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通过文艺作品,将国家层面的文化自信转变为社会层面的文化自信。文艺作品不能仅仅充当大众放松娱乐、宣泄压力的出口,应该自觉摒弃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弘扬真善美的东西,呈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厚度的内容,以坚守自身的文化担当,坚信自身的价值引领作用。文艺作品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文艺作品的一种底色、一种基调,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大众的心灵,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大众践行,才能夯实文化自信的群众基础。参考文献: 1周峰.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J.岭南学刊,2016,(05). 2封海清.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20 世纪 20-30 年代中国文化走向的转变J.云南社会科学,2006,(05).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