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为xx镇xx村的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严格按照要求,深入村组户进行调查走访,进一步掌握村情民情,结合其它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走访情况及全镇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xx镇地处两市(昭通、曲靖)、两县(会泽、巧家)、五乡镇(炉房、大桥、迤车、老店、崇溪)结合部,俗有巧家“东南大门之称。最高海拔老黑箐梁子3202米,最低海拔木桥虫源220230米。国土面积29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48500亩,森林履盖率达48%。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2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139户33027人,其中农业人口3
2、1313人,居住着汉、彝、苗等五个民族。202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814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956万元。全镇种植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经济作物主产油菜籽,绿肥籽。2023年和2023年该镇分别在小米地村新房子自然村和xx村新湾自然村建设卫生文明村示范点及特色产业村示范点各一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设点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产业根底得到夯实。 同时,自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该镇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点7个,修建村卫生室2个,新修进村公路23公里及客运站1个,建立仔猪基地2个,生猪养殖小区2个,扶持培养2023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9
3、00户,在根底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展方面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根底。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各个指导员的调查走访,虽然该镇在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根底设施条件产,水利化程度低下,产业根底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各村经济开展不平衡 202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xx村位居首位,分别为1946.2万元、2134元,而木桥村位居未位,仅645.8万元和20234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相关3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2倍多,导致了各村之间开展不平衡,差异太大。并且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
4、业,农业生产属粗放式的,加工能力低,缺乏产业化经营。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无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农村投入严重缺乏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根底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都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根底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缺乏。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开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
5、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缺乏,底子薄、根底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阔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着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开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效劳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8个村都没有集体经济
6、收入来源,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三、几点建议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开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调研走访情况,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为民办好事实,解决群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水、电、路的新建与改造,还是民间纠纷的调解;无论是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第2页 产业的开展,还是诸多纷繁复杂的信访问题;无论是农民的那“一亩三分地,还是群众碗里的一口粮;无论是一个扶贫点的建设,还是整个集镇的建设,都关
7、乎农村经济的开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民办好事实事,就开展方面来讲无外乎根底设施建设、产业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就和谐方面来讲无外乎民间纠纷的调解、信访问题的及时处理、社会救济等。每一方面,从大划到小,次生出许许多多,对于农民来讲,也许某一件小事,就能让他火烧眉毛;对一个社或一个村来讲,某一条路的不通或水源的缺少就能阻碍这个村的经济社会开展。为民办好事,可大可小,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农民或一个集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勿“勿以细小而不为,应尽力效劳好、做好每一件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开展的大事、小事。 (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促进社会和谐 面对当前农村开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开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
8、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开展。统筹城镇、农村开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开展。要抓好统筹规划,抓好根底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统筹开展和城镇及农村社保制度的统筹开展,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效劳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效劳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
9、生活条件,提高城乡根底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根底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效劳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平安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开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尽快抓好落实招商引资工程肉联厂、淀粉厂、采沙采石场的建设,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开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
10、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五)逐年规划新农村建设,逐年完善新农村建设机制,逐年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有总体规划,但有总体规划还不行,总体规划总是有缺点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会带来诸多不便,每年都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完善,每年都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必要的规划,根据其现有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那么,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对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管理方法、稳固提高方法等都要进行逐年修订完善,健全方案制度,严禁强迫百姓违背本意实施大规模的建新拆旧,给百姓增加负担,新农村建设应该根据当地实际,进行逐年规
11、划,逐年建设,逐年推进。 (六)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清楚等方式,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保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七)加快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开展 认真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执行好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加强中小学教师管理,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建立教师合理交流制度。稳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根底,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开展的成果,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