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74973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3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一、根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开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开展加快。 (一)农村经济稳步开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近几年来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开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抓好粮食生产的根底上,立足本地特色,主攻优势产品,大力开展临武鸭、临武香芋、优质水果、大冲辣椒等特色农业。2023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2.9万亩,增长3.5;经济作物种值面积20.

2、8万亩,增长5.9;实现养殖业产值3.82亿元,增长3.8。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对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舜华鸭业成功跻身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鸿源果业、金福科技、恒丰林业创立成为省、市龙头企业。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湘南脐橙临武优势产业带建设工程完成投资2022多万元,建成脐橙基地2.5万亩;西瑶楠竹开发工程投入1200万元,完成楠竹低改2.7万亩。“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农村经济开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大力实施“村财乡管村用,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2023年共化解乡村债务576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

3、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gdp (万元) 增长 农业总产值 (万元) 增长 农业产业化经营 产值(万元) 增长 农民人均纯 收入(元) 增长 2022 168465 11.9 70045 5.0 25520 28.3 2703 5.75 2022 188542 12.3 69970 3.6 38500 43.7 2898 7.21 2022 21912023 11.4 72147 0.2 44000 14.7 3151 8.73 2022 273605 13.3 8420233 5.0 54120 23.3 3592 14.00 2023 342543 13.2 91806 2023.1 6

4、8000 14.8 402023 11.58 (二)根底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工程,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农电网改造、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等农村根底设施工程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大力实施“五通工程。“十五期间,我县紧紧抓住国债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机遇,投资9500万元,完成通乡公路改造83.1公里,新建通村公路22公里,新改建农村水泥路45公里,全县81的乡镇和31的建制村已通水泥路。农电网改造取得明显进步,全县298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电,并完成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根本实现城乡同

5、网同价。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小水电开发蓬勃开展,截止2023年底,全县共有水电52座,装机114台,总容量到达3.5万千瓦,年发电量8723万千瓦时。“十五期间,共兴建人畜饮水工程650处,解决了3.68万人的饮水困难。移动 、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拓展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底,80余个行政村完成“五通(通电、通话、通自来水、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的任务。二是大力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从2022年开始,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5年来共投资2300万元,完成改造5.7万亩,全面配套沟、渠、路、桥、涵、闸等,提高农田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促进先

6、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2.2亿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1.5万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5万亩,确保农田旱涝保收。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2.8亿元完成了7.2万亩农田和29座水库的标准化改造任务。标准化整治后的耕地利用率普遍提高,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内容加载中.推动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三是以中心镇为龙头,加大农村规划建设力度。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快了中心镇建设步伐,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开展思路,从2022年开始投入5

7、0多万元完XX县区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案,为科学决策城乡规划提供了依据。大力推进城关、武水、金江等中心镇建设,增强中心镇吸纳农村充裕劳动力和全面带动农业农村开展的能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编制完成肖家坪果林观光园区规划、“城恒假日生态园规划,为开展壮大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把农村列入城镇总体开展规划,把供水、供电、电讯、有线电视等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武水邝家村、城关曾家岭村、双溪贝溪村、麦市五星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武水邝家村成为全省基层建设示范村。 (三)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开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大力开展

8、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制订了关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假设干意见及实施细那么,大力实施“青年农民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县每年投入80余万元资助近2万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为促进培训后的农民就业,还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劳机制和鼓励机制,紧紧抓住中央扶持农民工定向培训基地建设的机遇,在全县22个乡镇建立劳动效劳站,搭建就业效劳平台,为农民工送信息、送岗位,20222023年组织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为农民增收1.2亿。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展

9、到广阔农村地区,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村民都纳入救济范围。2023年,对全县所有孤儿、五保户、特困户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人数达5800人,全年发放保障金170余万元。高度重视基层保障网络建设,在完善县社会福利中心的根底上,改扩建了城关、同益、金江、汾市等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250人,占总数14.5。切实解决农村孤儿和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困难,对全县孤儿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从2023年开始,对全县所有未成年孤儿每人每月发放20230元的生活费,对临武籍在校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5000元,切实解决他们就学和生活难题。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对乡村尤其是山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

10、,2023年全县共投入1125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改造、村卫生室建设以及购置医疗设备。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培训,发动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报名参加学历教育。目前,全县拥有16所乡镇卫生院(所),268个村卫生室,共拥有农村医务人员400余名,根本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需求。四是大力开展农村教育事业。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将生源少、条件差的中小学进行撤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从2022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2023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危房已根本消除。大力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心镇学校20230开设信息课,全部高中建有校园网,所有中学接入市教育科研网,8

11、0小学实现“校校通。 (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乡风日益文明。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龙头,在农村居民中深入开展“市民十不准的自律承诺活动,大力弘扬“和谐一体、励治一新、敢为一流的临武精神,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强了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选好配强22个乡镇文化专干,并落实好相关待遇,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开展农村政治文明。成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机构,各村委会普遍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等。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监督制度,以财务公开作为重点,逐步标准集体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将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了对乡镇、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

12、制考核内容,全县289个行政村都能按有关规定全面公开村务内容,村务公开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项根本工作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开展。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我县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开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无视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标准,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村合作

13、经济组织功能作用较弱,组织规模小,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效劳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二)农村投入缺乏。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根底财力剧减,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乡、村组织机构根本运转所需,加上各乡镇、村都负有一定数额的历史债务,拿不出更多的财力投入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由于受农村根底设施投入缺乏瓶颈制约,局部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现有的农业根底设施,大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目前有30余座水库处于带病运行状态,抗涝旱能力薄弱,各类水利灌区灌渠不齐全,标准不高,水毁、老化失修严重,农业生产靠天吃饭

14、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事物、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

15、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村总体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开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科技文化投入缺乏,底子薄、根底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缺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全面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阔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