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75075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提示。在中央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举扭转了下滑局面,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但与此同时,专家提出,越是形势好,越是不能松劲,当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市场化的思路,协调好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丝毫不能松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根本上呈现了“一年减两年增3年一次的周期性波动。但是,从1997年开始,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都有了明显的负向调整:增产的时间缩短、增产幅度减小,减产的时间拉长、减产幅度变大。从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态势看,近年来

2、,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可等闲视之。此外,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更应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做好预防不测的准备。一是最近二三十年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趋缓、农业技术的增产效应减弱,这种现象极有可能继续下去;二是自1999年以来,各年粮食减产及粮食产不及需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国,同样出现在世界;三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国从世界市场上适度扩大粮食进口,即使不会面临进口总量的限制,也要防止面临运输可能性的制约。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该突出重点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

3、设应该突出重点。就我国而言,重点应该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或适度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工业化、城镇化过度挤占耕地,破坏根本农田,损害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此方面,近年来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和治理整顿措施,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 第二,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我国近2023年来各年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粮食增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减少的年份;减产幅度比较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比较大的年份。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之间呈现了高度一致的反向变动关系。比方,2022年和2022年的粮

4、食减产幅度分别到达9.1%和5.8%,这两年的成灾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764万公顷和520万公顷;2022年的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近1%,该年的成灾面积也比上年减少447万公顷。2022年,我国较上年减产粮食2600多万吨。有关专家估计,该年因灾比常年多减产202300万吨。可见,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第三,强化科学技术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支撑作用。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可能大于耕地面积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的国家;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开展,还将导致工业与农业之间、

5、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水资源竞争日趋剧烈。因此,在普及科学的开展观、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的同时,加大对水资源等紧缺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组装集成及其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根本农田的产出能力,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和可持续开展能力。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一步为增强粮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用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低迷,而粮食种植本钱却在不断攀升,挫伤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近年来粮食连年减产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有三个。第一,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增强其抗灾减灾的能力,以降低农民的粮食生产本钱和粮食经营风险

6、。二是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如今年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积极促进粮食的转化和加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来拓展粮食的市场空间,提高其增值能力。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需要协调处理好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关系。粮食主产区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际上是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平安做奉献。在鼓励粮食主产区稳定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要适度强化主销区在维护国家或省域粮食平安中的责任,包括投入责任;鼓励粮食主销区的地方政府及其储藏粮系统,甚至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那么

7、,与主产区之间加强合作,在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当然,对于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在国家粮食平安体系中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应将市场化的思路和国际化的视角结合起来,加强中长期研究。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要协调处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各年的粮食产量,不仅受到粮食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影响,还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民投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那么,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必然导致一定时期内粮食产量的趋势性上涨。鉴于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减产,2022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三大主要粮食品种(水稻、玉米和小麦)同时减产的格局。所以,在短期内促进粮食生

8、产的稳定上升,是其必要性,但是,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上升,应以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农民对粮食种植的选择权为条件;在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对此也应从长计议,由“藏粮于仓适度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藏粮于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藏粮于适应农村开展新阶段要求的健全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将主要通过生产环节要粮食平安,同通过改善粮食物流体系和流通体系要粮食平安有机结合起来,不应苛求通过层层下指标的方式,保证每年的粮食增产。 协调处理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仅是一个数量的概念,也应该包括质量的内容,即粮食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协调处理增加粮食产量与粮

9、食优质化的关系,要吸取过去的教训,防止为片面追求粮食增产而导致粮食品质下降;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促进粮食向优势产区的集中结合起来。要防止为片面扩大市场短缺品种的粮食生产,而盲目推动这些品种的粮食生产向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过度扩张。为此,要加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实施力度,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开展粮食产业,逐步建立鼓励主产区稳定增加粮食生产的内在机制;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建设假设干个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和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 防止为片面追求粮食增产而导致粮食品质下降,其重要途径之一是,结合加强农民培训,促进农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推动常规农业和有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的有效结合和良性互补,提

10、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当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农业技术体系,大致有常规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农业三大类。常规农业技术体系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它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虽然促进了农业或粮食增产,却也导致了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低效高耗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扩大化。目前,我国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及兴旺国家的40%,化肥中氮、磷的当季回收率分别仅为30%和缺乏20%。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强,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严重超标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与在我国普遍应用的常规农业技术体系的后续影响有很大关系。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农业的技术体系,有利于克服常规农业技术体系的缺陷,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但在解决粮食平安问题上,也有诸多缺乏之处。因此,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在加快开展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农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将常规农业和有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有效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三者的互补效应,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持续协调推进。 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