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75497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XX县区产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 贺庆伟 根据工作需要近期对XX县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把调研情况简要汇总如下: 一、XX县区产业集聚区开展根本情况 1、总体开展概况。XX县区产业集聚区是省定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县城东北部,紧邻郑尧高速,交通便利,规划面积为8.6平方公里,辐射区域13.8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约3.6平方公里,主要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医疗器械、纺织服装等;北区约5平方公里,主要开展机械制造、耐火材料等产业。并按产业特色规划了六大集聚园区,初步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确的开展格局。 截止目前,已经完成土地储藏7700亩

2、。完成投资48.6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5亿元,根底设施投资15.17亿元。初步完成了区中道路建设35.2公里、绿化3.61公顷、天然气12.1公里、通水、通电、通信等“四通一平根底设施建设任务,集聚区路网框架已初步形成。 2、管理机构设置情况。202223年4月正式成立XX县区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编制40人,属全额财政事业单位,其级别和内设机构还未确定。暂按正科级落实。202223年2023月2023日成立党委。管委会成立后公开选调了20名工作人员,-1- 调入了7名班子成员,设置有办公室、招商引资科、规划建设科、土地管理科、企业效劳科、方案统计科、融资投资科、政策宣传科八个科室,根本

3、实现了分工明确,标准有序的运转模式。 3、体制机制和运行机制现状。XX县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按现行正科级级别运转。整个产业集聚区8.6平方公里区域地跨六个乡(镇)、办事处12个自然村。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调动当地资源、统筹根底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职能等方面主要起协调作用。行政区划没有套合,村庄人口、土地等资源还隶属与原乡(镇)、办事处。行政区划间推诿扯皮现象还时有发生。有关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还没有进一步下放,像国土、环保等“直通车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综观XX县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开展历程,也感觉到面临着诸多阻碍快速开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不够超前,开展空间已

4、彰显缺乏。XX县区产业集聚区规划总面积8.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较小。对引进龙头企业、国内500强企业,空间开展缺乏已是一个突出的瓶颈制约。已签约投资300亿元的建材工业城、投资20230亿元的海亮兴发工业城和投资20230亿元的纺织工业城工程所需25.3平方公里的土地需求,更显空间之缺乏。破解大开展、大突破寻求政策支持已是当务之急。 2、主导产业不明显,集群开展局面没有形成。目前,XX县区产业集聚区虽规划有非金属制品和轻工纺织二个主导产业,但已入驻企业主导产业不集中、规模小、产业化程度较低、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虽然在“十二五期间,XX县区产业集聚区初步确定以建材工业城、海亮兴发工业城、纺织工

5、业城为三个主导产业集聚城,但由于开展空间、工程入驻速度还跟不上预期,“产业+基地+集群局面的形成,还需上级很多政策支持。 3、体制机制还不太完善。集聚区管委会在调动当地资源、统筹根底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职能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工作推进协调难度大。管委会的级别、职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行政区划间推诿扯皮现象还时有发生。区域套合已十分必要。有关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还没有进一步下放,像国土、环保等“直通车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政策支持,对区中村改造、公租房建设等有关政策更应该进一步明确。 4、土地利用报批手续繁杂。两年来已经收储7700亩土地,报批手续完备、可以挂牌出让的仅

6、202300多亩,直接影响工程入驻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聚区的开展和壮大。 5、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在平台建设上创新不够,虽然也注册了融资公司,融资要素资源较少,不能符合银行大规 模放贷要求。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社会资金流很少注入产业集聚区,商业银行迫于风险压力普遍收紧对融资公司的融资业务,根底设施建设仍依赖于县财政,小范围的bt、b0t等融资模式,无法满足产业集聚区根底设施建设需要。 6、产城联动力度不够,经济开展模式单一。目前,产业集聚区仍侧重于单纯引进工程前来投资设厂,对于生活性或生产性效劳业和城市效劳平台的引入不够,产城相互渗透缺乏,像学校、商场、医院、企业效劳中心实施等配套建设跟

7、不上,单纯强调企业入驻速度而无视了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形成“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开展局面。 三、推动产业集聚区科学开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眼国内先进地区,要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布局,通过“十二 五、十三五建设,形成省内外知名的产业集聚区。具体建议如下: 1、要高瞻远瞩,超前规划,争创一流。围绕培育“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开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开展目标,大胆调整产业集聚区不合理规划,摆脱制约因素。要有敢为人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时刻抱着“开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围绕“三规合一“三化协调有机统一的原那么,积极实施跨越式开展,寻求破解开展的新途径,积极完成50

8、平方公里的规划任务。高标准打造三座产业新 城,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快速开展的局面。这离不开规划调整、土地储藏、城镇人口转换等一系列新政策的支持。 2、培育产业龙头,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开展格局。围绕“大工程-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开展方向,积极破解土地、资金、机制方面瓶颈,完善开展资源,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新模式,加快产业集聚区相关效劳功能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产业XX县区,提前做好产业规划建设。 3、加大工程入驻步伐,培育新的增长点。建议将投资 亿元以上新上工程纳入全市重点工程管理范围,实行联审联批,优先配置土地和环境容量。及时落实政策资源等事项,实行市直管,及时解决工程

9、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工程建设步伐,从思想上行动上形成“一切以工程为中心、一心为企业谋开展的良好局面。要加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设施,学校、医院、银行、商店等标志性根底实施建设,做到相关配套设施提前建成投入使用。 4、完善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结合省“松绑放权,积极形成“小机构、大效劳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管委会级别及内设机构、职责。扩大集聚区经济管理权限,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实行行政区划套合,进一步理顺集聚区与所在乡镇的管理权限。探索实施“以区管村模式,切实解决职能交叉问题。建立与省、 市管理部门“直通车制度。实现从备案、环评、立项、规划评审等“一站

10、式办结,实现区内事项、区内办理,减少中间办理环节。 5、落实土地管理权限,加快土地综合利用。要按照放权高效原那么,积极落实“直通车制度,简化土地审批、报批手续。加大土地储藏力度,完善失地农民根本保障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中村改造、撤村并点力度、加快土地置换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进一步挖掘潜力,形成土地审批、利用监管一站式办结,从而加快土地储藏力度。 6、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充分发挥省支持产业集聚区开展的专项资金作用。建立区内财政专门机构,减少中间环节。对区内工程、企业经营资金实行区内一个账户,全程监管,积极协调资金,对企业、工程适时调配和运用。随着区内工程的

11、相继竣工,bt、bot支付资金临近,财政支付将大量增加,资金企业支付风险逐步凸现,要加大财政支付债务的管理力度,要区分情况,防止一些纯商业性的融资工程所形成的债务,转嫁给政府。合理配置投资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市场化根底设施建设新机制,创造条件建立中、小额贷款公司,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融资能力和规模。 7、创新举措,积极推进产城互动开展。出台新举措, 探索新途径,加快进行XX县区与产业集聚区捆绑联动开发,有效吸引社会资金,高标准建设产业新城,通过完善区内居住、学校、医院、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积极推进城市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气、供热等根底设施及公共效劳功能向集聚区延伸,实现XX县区根底设施无缝对接。按照“群众满意、集中安置、转换身份、稳定生活的原那么,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区中村改造步伐。积极推进公租房建设,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化转移。 以上是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和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于时间和认识有限难免有片面之处,所提建议也仅供参考,缺乏之处还望包涵。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