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成在即、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点。在这样一个重要时点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挑战,战略谋划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前瞻确定“四个全面”新布局,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把握发展规律,衔接制定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在深刻分析我国发展阶段和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未来十五年远景目标,更加突出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释放增长潜力。“十三五”时期,我国经
2、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2019年间,我国GDP增速年均值为6.6%。今年面对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全年预计实现2%左右的增长,是世界上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明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向好。综合多种方法测算,整个“十四五”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速,预计比“十三五”时期略有回落,大体可以保持在5%左右。设定与潜在增长水平相应的发展目标,将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和国家治理效用等方面建设取得扎实成效。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未来十五年的远景目标,是有机衔接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35个发达经济体,这些发达经济体的
3、人均GDP均值为48396美元,中位数为42379美元。35个经济体当中,卢森堡最高,人均GDP超过11万美元,拉脱维亚最低,人均GDP为17772美元,排名在后十位的发达经济体人均GDP均值约22000美元。过去二十年,按不变价美元折算,发达经济体人均GDP增速年均为0.7%。若未来十五年发达经济体继续以此速度增长,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预计要达到2万美元,即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适当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未来十五年我国GDP年均还需要增长4%左右。由于潜在增长水平会随着发展水平提升而自然回落,分阶段看经济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这意味着实现“十
4、四五”目标将为实现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而远景目标又是“十四五”发展成效的自然延伸。要跨越人均GDP从一万美元到两万美元的坎,需要继续付出艰辛的努力。过去四十年,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的经济体仅增加16个,不少国家在迈过一万美元关口之后,不仅没有乘势而上,反而出现了较大反复甚至倒退。当前,国际形势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力量对比格局显著调整,保守主义、单边主义倾向抬头,传统国际治理体系受到很大挑战,全球化进程面临更多逆风逆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挑战增多,发展机遇期的内涵深刻变化。国内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创新、民生、生态、三农等方面的短板较多,重大改革推进任务艰巨,社会治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
5、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并为完成2035年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就需要深化认识和充分把握新发展阶段的规律性特征,趋利避害,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首先布局沿海开放,采取“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方式,将国内低成本土地、劳动力与国际上的资金和技术结合,打通外循环、牵动内循环。随着国内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资本和技术积累能力上升,我们又强调 “引进来、走出去”和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注重内外平衡。现在我国经济体量已稳居世界第二,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门类齐全优势
6、,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多年超过30%,具备了打通内循环、促进外循环的条件。同时,美对我围堵升级和疫情阻隔,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干扰,全球化动力不足,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发展的支点还是要依靠畅通内部经济循环,挖掘和提升内部潜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结合起来。要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积极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不断提升强大国内市场优势。我国国内商品零售规模接近6万亿美元,与美国最终商品销售规模大体相当,服务消费业态和消费方式日益丰富,消费进一步发挥基础性作用潜力巨大。我国经济发展仍有不少短板,技术进步也为投资打开新的空间,投资将继续在国民经济运行和产业升级当中发挥关键作
7、用。与此同时,要坚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不断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为齐全的供给体系,但供求错配、供给质量不高、关键环节供应韧性不足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显得更加紧迫。此外,疫情暴露了内外连接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物流体系尤其是国际物流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必须持续打通流通体系堵点断点,为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架桥铺路。要坚持在开放条件下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内卷化。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改革和开放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全方面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在充分融入全球分
8、工协作体系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独立自主。因此,必须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加大制度性开放力度,加强规则和市场对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国际国内有序流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创新,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正从依靠要素扩张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持续增长更加依靠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随着发展阶段的提升,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的空间逐步收窄,美国加大对我的科技打压力度,进一步增加了技术引进的难度,因此必
9、须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增长较快,但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仍有不少改进空间。从创新投入总规模看,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为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大体上与欧盟平均水平相当,但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从研发投入结构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偏低,2019年之前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仅占全部研发投入6%,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在20%左右,日本也超过10%。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推进关键环节和重大领域改革,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我国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市场化、法治化水平。要加快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打破劳动力市场分隔,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要素的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后劲。要建立健全政府权力清单、职责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完善竞争政策、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简化行政审批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发挥价格调控作用,不断丰富宏观治理工具
11、箱。要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的阶段。从数量看,城镇化率突破60%,农村人口就地或者异地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部门转移仍有较大空间。从质量看,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大约还有27%的城镇常住人口不是城镇户籍,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落户更为困难。从国际经验看,城市化率超过60%以后,城市发展会逐步分化,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对此,必须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都市圈和城市群,进一步推动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在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绿色、包容和
12、安全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步脱贫攻坚战即将如期打赢,这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当前,部分国家种族矛盾激化、社会冲突频发、保守倾向抬头,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有关。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让最广大的人民分享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得到改善。“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根据各地发展基础和禀赋条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发挥城市反哺农村作用
13、,以城带乡,非农产业和农业相互促进,拓展农民就近就业机会,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多途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公共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后疫情时期,人类需要一场绿色和生态革命,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期间,必须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金融,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增长点。同时,加强同世界主要国家在清洁能源、低碳环保、大气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共建繁荣
14、、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我国人均收入虽已超过1万美元,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欠账和短板,社会安全网需要进一步夯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要引起更多重视。要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税费、金融支持政策,完善灵活用工的保障政策,鼓励吸纳更多就业。完善基本养老、失业、社会救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居民就业稳定了,基本生计有了保障,中等收入群体才能不断壮大,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
15、能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最后,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筑牢风险防线。未来,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在逐步加大,现代化建设征程并非坦途。国际上,大国竞争和地缘动荡的不确定性上升,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运转受到干扰。国内,老龄化进入加速期,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费用负担加重,财政支出刚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反弹、潜在金融风险延后集中释放压力较大。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社会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补齐补强。只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筑牢风险防线,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被打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在开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