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文章标题:工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宗旨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开展差距,让农民能够 公平地享受经济开展和社会开展的成果,建设成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中央要求政府及社会各界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并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会组织也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围绕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积极
2、行动,有所作为。 一、从工会自身的职能、定位出发,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推进农民工维权工作 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他们已经成为职工队伍中不可无视的重要组成局部。2023年统计显示,XX市现有职工70.47万人,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就有20.1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8.63。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工会组织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勇敢地承担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好了,让农民工得到了实惠,就会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在我国无论是农村、农业开展,还是农民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民工这个“桥梁、“纽带,建设新农村更离不开农民工的作用。在城里
3、打工的农民工不仅给农村带去可观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开展,还带去了城市文明和知识,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一)最大限度地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吸收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应打破界限,不管户籍所在,不管合同长短,不管工作年限,只要建立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只要本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都应该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要紧紧依托开发区、乡镇(村)、街道(社区)和各类行业党组织,加快区域、行业联合基层工会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独立、联合、上挂、下派、委托等多种组建形式,努力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千方百计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二)工会职业介绍机构等再就业
4、效劳资源要扩大效劳范围,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减少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盲目性。同时要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大力推进企业工资协商机制,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帮助农民工在城市平等就业,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要加大务工农民的职业平安卫生检查力度,切实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权。 (三)依托工会所属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民工总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非常少。据相关统计,小学文化程度占5.3,初中文化程度约占81.4,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
5、占13.3。目前进城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建筑、制造、运输等体力型劳动和餐饮、娱乐、家政等效劳性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入门门槛低,对就业者本身素质要求不高。工会组织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进城务工农民队伍,不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四)加大对农民工问题调研力度,推动政府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长效机制。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农民工生存现状不容无视:同种岗位工资差距中,对农民工的歧视因素达39;拖欠工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据解决;超时劳动得不到应有报酬;子女入学无门,医疗缺乏保障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
6、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工会要加大对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力度,建议政府加大改革,尽快消除体制性障碍,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制度设计,逐步建立确保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根本社会保障制度和人生平安、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 二、围绕致富农民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效劳农村经济建设作用 (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稳定器作用,推动乡镇企业快速开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企业迅猛崛起。它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乡镇企业开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职工队伍。他们作为就地转移的劳动力,从农民中别离出来,实现了与新的劳动手段和新的劳动对象的结合,成为以工资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人阶级新成员。工会要结合乡镇企业的特点,积极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社会职能,支持经营者办好企业,促进生产力的开展,为建设新农村效劳。一是要在乡镇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技术协作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的不断开展。二是要按照国家的经济法规和劳动法规,逐步建立符合标准的、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促进乡镇企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