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76026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分校区办学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我国多校区办学是在1992年高等教育改革中,经过院校合并或扩建校区形成的。多校区办学在促进学科开展、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防止地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校园文化的传承、管理体制的变革、运行中的高本钱、师生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提升等。其中对新生适应性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表达在上下年级分割的办学模式中。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学校为满足扩招需要,于1996年开始分校区办学,形成了一年级新生在分校区、二年级迁回主校区的办学模式。结合一年级新生身心开展特点及分校区办学条件、日常学习与生活等实际情况,学校开展适应性教育效果等在内的问卷调查,在全校5,1

2、60名学生中,根据学生年级分布共抽取47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如下:一是新生对分校区的满意度较低,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强;二是学习适应性问题在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表现最为严重和复杂;三是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在分校区新生中普遍存在;四是心理的不适应在分校区新生中呈现出复杂化、显现化趋势。 分校区办学对新生适应大学的影响新生适应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群体年龄特点、个体主客观条件等;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学校办学环境、家庭文化与经济条件的差异等。其中分校区办学对新生适应性的影响,主要表达在分校区办学资源、教育与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三个方面。1.分校区办学资源

3、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资源短缺,配置不合理从分校区外部环境看,往往由于远离城市或主校区,周边环境不兴旺,导致新生在入学后很快且强烈地感受到大学外围气氛缺失、信息滞后、出行不便等问题。从内部环境看,校园特色建筑、人文景观、教学科研设施、校园文化等都存在一定的缺位或缺乏,如新校区很难在短时间内建成象征学校文化、地位和实力的现代大学图书馆,缺少历史和标志性的建筑,没有现成的社团和学生组织,见不到大师,师生关系淡薄,朋辈教育单一等。以上诸多问题无疑将加大新生在认识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直接导致一系列不适应问题的产生。2.分校区学生教育与管理难以满足学生开展的愿望,工作难度加大,本钱倍增多校区的形

4、成改变了原有单一校区的管理层次和组织结构,出现了条状管理、块状管理或条块结合管理等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都不可防止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工作目标上以学生不出事为主,无视学生的开展需求;工作方式上更多地表达为对主校区工作内容的延伸,如停留于传达文件与会议精神;工作手段上管理和控制意识偏强,效劳理念偏弱等。因此,很难形成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开展需求的适应性教育理念与教育体系,无法提供充足的人力与物力保证。3.分校区校园文化缺少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根本环境。大学在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将对在校学生适应大学、成长成才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分

5、校区由于在学校校区办学重心定位中居于附属地位、周边环境不兴旺、学生年级单一且流动性强、师生交流严重缺乏等原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既难以传承主校区的校园文化,也难以形成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分校区办学条件下的现有办学资源、教育与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现状等均对学生的认知、学习、生活和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影响和行为制约,加大了新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降低了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度,直接导致适应周期的延长和适应问题的多样化。 分校区办学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1.分校区办学条件下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应遵循长期性、整体性、主体性、开展性原那么适应性教育既要到达新生适应期的目标,更要效劳于高校育人的总目标。

6、要以开展的眼光将适应性教育与学校的改革开展、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致力于分校区物质环境、精神文明、制度文化等软硬件水平的提高与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和谐开展的双赢。2.构建分校区办学条件下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体系一是大学认知教育。正确认识大学是新生适应大学、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迈向成才的第一步。学校要结合分校区办学条件,以校史校情、优良传统、校训校风学风等为内容,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认识大学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分校区办学实际的过程中自觉树立主人翁精神,增强其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实践证明,认识大学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客观认识分校区的办学实际,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

7、入大学生活,顺利渡过适应期。二是学习适应性教育。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学习教育、学风养成教育、学习资源使用指导等内容。在分校区办学条件下,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介绍,为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提供方向性指导;通过专题报告、名师讲座、学习经验报告会、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和专业学习兴趣;通过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宿舍的创立和新生学习直通车活动等方式营造分校区优良学习气氛,引导新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对图书馆、实验室、机房使用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和设备开展学习和研究。三是生活适应性教育。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校园平安教育、出

8、行平安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等。针对分校区地处偏远、环境冷清、设施有限等现象,除对学生开展健康饮食与锻炼、防震、防火、防盗常识教育外,要重点加强新生平安教育与校纪校规教育。要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治安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平安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平安防范能力。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知识竞赛、考试测评等形式,强化学生对学生手册的学习,重点加强学籍管理、评奖评优、违纪处分条例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标准日常言行。四是心理适应性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情况摸底、心理适应性辅导、新生成长训练等。通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和开展心理危机排查等工作,普遍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

9、点关注有心理异常现象的学生;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危机与预防、人际交往等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谐学生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演示等形式培养学生树立网络平安意识,提高存取、理解、利用信息的能力,有效预防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等不良现象;举办成长训练营,以“适应、成长为主题在新生中开展团体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尽快适应大学集体生活。3.建立分校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多主体支持系统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重视在分校区引入教育者资源,秉承全员育人理念,通过一系列制度措施,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与学

10、生之间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效劳育人的和谐师生关系。例如,建立新生班主任制度,让任课教师课后在新生中开展学习、实践与学术指导,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功能,防止他们成为分校区的匆匆过客;建立新生成长导师制度,鼓励职能部门管理干部和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增强管理者的效劳理念和效劳力度,缓解分校区因远离本部带来的教育与管理者力量薄弱的问题;实施园区辅导员制度,选拔一批学生工作者或青年教师入住新生公寓,有效解决分校区8小时以外教师缺位的问题,解决学生中突发性事件,增强学生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二是搭建朋辈支持平台。调研结果显示,同学和学长是新生适应过程中的重要助力,其中高年级学长因为其相近的年龄和价值观、相对丰富的经历等特点,更容易为新生所欢迎和模仿,成为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针对高、低年级分校区办学割裂了年级之间的联系这一特点,有必要加强分校区年级互动机制的建设,为新生提供源于高年级的朋辈支持。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各类学生组织,在新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自由交流活动,如组织班级结对、开展交流与文体联谊活动等;另一方面,高校要开展相关制度研究,促进朋辈支持的制度化与标准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