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汪兆铭民国第一美男沉浮记民国四公子与京城四少.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760855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汪兆铭民国第一美男沉浮记民国四公子与京城四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汪兆铭民国第一美男沉浮记民国四公子与京城四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汪兆铭民国第一美男沉浮记民国四公子与京城四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汪兆铭民国第一美男沉浮记民国四公子与京城四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汪兆铭民国第一美男沉浮记民国四公子与京城四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汪兆铭:民国第一美男沉浮记|民国四公子与京城四少上台是领袖, 一生不贪钱财,不抽不赌,亦不近女色, 十足道学先生的做派。 却生就一副风流相貌, 被人冠以“民国第一美男的称号, 他到底是生错了时代还是入错行当扮错角色? 正所谓时也,命也。 一生负气成蹉跎的少年才俊,最终被时代推到了命运的死角。 小标:平民家庭的风流才子。 1893年的5月,浙江客商汪椒的家中又添了一个男孩儿。这是汪家最小的孩子,男孩儿里排行老四。王朝下,读书人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只有由士入仕。汪椒早年是读书人出生,科举多年却也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 好在那时广东沿海一带的商业较内地已经算是兴旺,功名上没了前途的汪椒便放下纸笔弃文从商

2、。汪家人丁一向旺盛,到汪椒62岁那年,最小的儿子汪兆铭出世,家里的经济虽不宽裕但也可度日。老年得子的汪椒对这小儿子更是另眼看待,将自己未圆的读书梦功名梦通通押在了汪兆铭身上。 兆铭5岁时便学着识字,凭借天资的聪颖,不到9岁便可独立看书。一晃十年过去,汪椒已是72岁的老人,老年眼花,时常叫兆铭为自己朗读诗书,其中有大量王阳明和陆游的诗词。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训练下,汪兆铭在幼年便接受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感染了陆游的豪放之气,不仅无形中为他打下了极好的诗文底子,演讲口才也在常年的朗诵训练下培养起来,这在日后他的政治生涯里为他增色不少。 13岁时,父母相继离世,少年汪兆铭在长兄的照料下渐渐成人。然而来

3、自家庭经济的压力迫使他17岁便应聘到私塾去教书。第二年他不负老父的期望,科举之中一举考取了广州府县第一名,成了晚清最后的秀才老爷。 只是时代变迁,秀才不再是当年的秀才,科举的取消让那一代的读书人不得不考虑新的出路。就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满清皇帝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搞新政。旧的框架被新气象震的是七零八落,头一项便是选派公费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取经。 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将给予举人或者进士的待遇并授予高官。这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一局部老派人物眼看着科举取消,便归隐田园;而另一局部年轻人那么纷纷参与到了这场变革中,成了中国的首批留学生,这其中便有汪兆铭。 在当时,公费留学主要是输出日本,一方面离

4、中国近,文字和文化有着相近的传承,另一方面那么是明治维新的日本人给急于变革的中国人来了一剂强心针,相似的国情和相似的文化让日渐衰落的清王朝不得不向当时的日本学习,期待有一次重新振兴的时机。 21岁的汪兆铭和众多满怀期待的留学生首次踏出了国门,挤在三等舱的乘客中,看着汪洋大海,期待着一展宏图。只是他并没有想到,30多年后他会重新回到这片土地,并且客死他乡。 两年后,他以260名学生中荣列第二的成绩从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毕业。原本应该同众多同学一样学成回国这是出国前留学生与朝廷签下的合约,另外毕业后学生们也没有了公费补助,要想在陌生的国土上生存就必须全靠自己。 然而汪兆铭选择了留下来,找了一份翻译的

5、工作,不仅能养活自己,还经常救助朋友。之所以留下来并不是逃避国难,而是和孙中山与同盟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政法大学读书期间,汪兆铭就用“精卫的笔名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其逻辑的严密文笔的犀利,迅速引起了当时同盟会领袖孙中山的注意。 这也使得他最终毕业后选择留在同盟会孙中山的旗下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一选择让他成为清廷的通缉犯。原本家中长兄早已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只等他学成归来,听闻被通缉一事,更是痛心疾首,催促兆铭悬崖勒马回国成亲。 就是在这两难的状况下,汪兆铭最终还是选择了革命,一封断绝信寄回了家中,“罪人兆铭在日本从事革命之事,已被朝廷觉察,谨自绝于家庭,以免相累。罪人与刘氏由家

6、庭作主,曾有婚约,但既与家庭断绝,那么此关系亦当随之断绝。请自今日始,解除婚约。 小标:这是一个出奇男子奇女子的时代。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汪兆铭就有了“道学先生的绰号。彼时的早期革命青年同法国早期革命青年一般,要自由、要恋爱、要革命,也要疯狂挥洒青春。他却不似他人上酒馆下窑子。他从来不近女色,抽烟喝酒一样都不沾。天生的美貌才情,再加上如此的道德操守生活作风,自然引来了众多女士的青睐。 原本民报的办公室里都是些穷书生,一日却来了一个17岁的少女,此人便是同盟会最年轻的成员,南洋富商陈耕基之女陈璧君。早在26岁的汪兆铭巧遇陈璧君之前,这位富家女就听闻了“精卫的大名,并且是他的铁杆粉丝。入同盟会一半

7、是革命,恐有另一半那么是冲着精卫来的。 出身富贵、性格强硬的陈璧君在之前不顾父亲反对,毅然退掉了父母媒妁之亲,像所有那个时代的前卫女性一样,期待革命能让自身脱胎换骨。她和她的母亲都是民报的忠实读者,在对新思想的接触中,她彻底爱上了青年才俊汪兆铭。 不过无论陈璧君怎么表白,汪兆铭都是言辞拒绝。而最让陈璧君感动的,却是汪兆铭的一句“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越是碰了钉子,这个倔小姐便越来劲,一路跟随汪兆铭左右。如果不是他们同时被卷入一次清廷的刺杀行动中,也许这个爱情的神话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就在同盟会遭遇人心松散的时刻,汪兆铭选择了刺杀摄政王载沣以鼓舞同盟会的人心士气。虽然热血依旧,却经验缺乏运气欠佳,埋

8、炸药的时候被路人发现,揭发到了当局,不过几日汪兆铭便被捕入狱。 刺杀亲王的罪名可不小,只是留在他身上的文稿救了他一命。因为涉案目标是清廷的最高层,审理这起案件的判官便由肃亲王亲自担当。 肃亲王在清廷不仅位高权重,才干为人也是少有的过于他人。他恰巧读到了汪兆铭随身带的三篇文稿,不仅佩服汪的文笔头脑,更佩服他的勇气和胆识,一心想挽救他,几次亲赴牢房与汪长谈。 汪兆铭死罪虽免,却在狱中过了许多时日。一日狱卒偷偷给他塞了十个鸡蛋,打量许久,他才发现每个鸡蛋上都写了一个小小的“璧字。身陷牢狱的汪兆铭想到陈璧君在此时居然冒死跑来北京救他,不仅热泪盈眶,随即写了一首情诗送给陈璧君,更咬破手指写下“勿留京贾祸

9、的血书,让她赶紧逃命。 没过几日,汪又收到了狱卒转来的陈璧君的信。在生死一刻,她再次表达了与他结合的愿望,“我将遵从你的忠告立即离开北京,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谈。你我两人已不可能举行形式上的结婚仪式,但你我两人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你看好吗? 最终,陈璧君的真情和执着打动了出狱无期的汪兆铭,用鲜血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诺字。就这样,连胡适都声称假设不是男子一定嫁给汪兆铭的民国第一美男,娶了相貌平凡却性格泼辣的陈璧君。 令人意想不到的却是武昌起义后,清廷为了缓解与革命党的关系,宣布释放汪兆铭。北京各界人士,小到贩夫走卒,争相走上街头,一千多人围在了牢房门口。有的是为了欢迎革命斗士,

10、有的纯粹就是为了看看民国第一美男的风采那几乎是汪兆铭人生的顶峰。他写下了著名的“慷慨歌燕市,沉着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 作为从死亡线上游走回归的英雄,如假设一生就此止步,也许汪兆铭真的可以流芳百世。然而命运让他与陈璧君结为连理,命运也让他在孙中山过世、无人接班的情况下,被混乱的时代和倾心权利的妻子推上了政治权术的舞台。然而他终究只是个诗人,不适合做谋臣,一步之差,他的人生便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小标:成也璧君,败也璧君。 孙中山的去世在彼时的中国实在是一件大事,病中他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总理遗嘱,此文被当时当世之人推为文章之典范,“三民思想之核心丰碑,只是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篇流传后

11、世的文章,没有一个字出自孙中山,而全部由汪兆铭代笔。 汪从牢房出来之时,曾兑现自己许过的承诺,革命成功后一不当官,二不当委员,归隐田园。他和陈璧君去了法国。如果不是袁世凯与孙中山政府之间越走越远,最终引发了“二次革命,他的一生也许就定格为了一个出色的诗人。 孙中山的革命召唤让他从巴黎迅速飞回了国内,不过一批文人的笔杆子并没有帮助他们打赢袁世凯的枪杆子,行动失败后他们各自亡命天涯。正是这次复辟让汪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变化,他一向认为中国腐朽毁坏的根源就在清政府,然后清朝亡了,却迎来了一个更加混乱的时局,这让他从头脑发热的革命者变成了踌躇多疑的政治家。 孙中山去世后,留下了“三民主义和刚刚建立的政府,

12、却没有留下一个后继人选的名字。这让刚刚稳定的临时政府又一次陷入了纷争,汪兆铭因为资历最老,又为同盟会流过血进过班房,自然成为了首要人选。 不过这一次又是笔杆子和枪杆子的角力。最终,掌握实际兵权的蒋介石还是争得了第一把交椅。实在地讲,汪的品格里有着对革命至真至诚的理想,他并未像蒋对部下一般许以“封官拜爵的承诺,于是在同样前途未卜的党内斗争里,愿意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少,而后起之秀蒋中正的势力陡然扩张。 从参加同盟会到几次退隐来看,汪兆铭实在是个有革命热情却无同等政治野心的人,诗人的性格适合革命者却不适合政治家,这也是他在走过人生巅峰后,却败北蒋中正之手的根由。 而汪与陈璧君的结合却似子弹上膛,一个柔

13、弱一个刚猛。性格强悍、争强好胜的陈璧君怎肯低头于上海街头混混出生的蒋某人,在汪与蒋的矛盾冲突中,陈璧君不仅常常在幕后为汪出谋划策,还几次三番跳到前台,不擅长舞文弄墨,她便泼妇骂街。汪夫人的悍名,让无论汪派还是蒋派的各路人士都避之不及,甚至蒋委员长也惧之三分。 为了实现第一夫人的梦想,陈璧君将已然落败且无意再战的丈夫几次推到台前,联俄也好,联日也罢,她期待着汪兆铭在混乱的时局里,还能江山再起。可当时的时局是谁的枪多谁说话,汪笔下的民主政治便被骤然淹没在一片枪声中。 抗战胜利后,汪兆铭也因重病去世,卖国汉奸的罪名便由陈璧君独担。蒋中正治下的法庭对其列举了种种罪状,她却不请律师,直面庭上,慷慨呈辞:“日寇侵略,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这是蒋介石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收回沦陷区,如今完璧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南京法庭的最高法官惊得目瞪口呆,敢如此在蒋治下的法庭数落蒋的罪状,实在是胆大包天。而接到法庭无期徒刑的判决书时,她更凛然道:“本人有受死的勇气,而无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 考虑到陈璧君身份的特殊,蒋不敢堂皇杀之,最终她还是死在了狱中。诚如汪派党人所言,没有陈璧君汪先生便办不了大事,而没有陈璧君汪先生也办不了错事。这对生死鸳鸯,被时代所造就,也终被时代所淹没,成了笑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